中兽医肝脾治法研究与临床应用

ainuo 网络 2015-12-24 11:25:00

摘要:中兽医“治法”是中兽医“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治法不等同于具体的“治疗方法”或“治疗措施”,而是在辩证的基础上制定的,对具体治疗方法起指导作用的原则。本文在教学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上,总结了肝胆、脾胃的治法,并提出临床常用药物、方剂,使其应用更为具体,有章可循。

关键词:中兽医;肝脾治法;药物方剂;应用

中兽医“治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极其丰富,它包括疾病的治疗原则和特定的治法,前者针对某一大类病症而言,后者则为针对某一病症而言。

治法是在中兽医整体观念和辨证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前承临床辨证,后启具体治疗措施,三者必须咸能准确,前后呼应,才能收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治法不等同于具体的“治疗方法”或“治疗措施”,即方、药及其他方法(如针灸等),而是对后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如辨证为风寒表实证,治法为辛温解表,方选《麻黄汤》;辨证为腑实证,治法为泻下,方选《大黄承气汤》。因此,中兽医辨证施治过程可以概括为:辨证求因,审因立法,据法施治。

在中兽医教科书中多把治则概括为治本与治标,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治常与治变,三因治宜。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正如清・程德龄在《医学心悟》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尽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表里、虚实、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之法则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字尽之。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虽多变,而法归一。”而在教学和临床实践中,深感“八法”过于宽泛,又不具体,临床疾病种类繁多,治法又岂能以八法尽概之?如阳明腑实证,当用下法,但应急下,缓下,润下,温下?如温法,“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等症,而“温肾壮阳”则适用于肾阳亏损、阳痿早泄等症,用词近似或仅一字之差,其义却大相径庭,由此可见治法往往左右处方遣药的正确与否,并影响治疗效果,务必泾渭分明、不容混淆。

1 肝胆疾病治法

1.1 舒(疏)肝

即增强肝的疏泄功能,包括理气、解郁、活血等治法,常用于气滞血瘀的病症。

肝郁证,肝功能一时障碍,发病较急,症状迁延,时作时止,腹胀腹满,胁肋胀痛,睾丸胀痛,瘤胃臌气,肠痉挛等。药如当归、芍药、郁金、金铃子、香附、川芎、枳实、木香、青皮、陈皮、槟榔。方如《逍遥散》、《桔皮散》、《越鞠丸》、《四逆散》、《柴胡疏肝散》。不宜久服,中病即止。以散剂为好,不宜久煎。

1.2 清肝

清除肝的热象。

肝热证,发病急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有热象而不太盛或热象盛而体虚不宜重剂者,肝热由阴虚所致。药如丹皮、栀子、夏枯草、青蒿、黄芩等。方如《丹栀逍遥散》、《夏枯草膏》、《青蒿鳖甲汤》。应和滋阴养血药配合,煎剂为好,但不宜久煎,久服。

1.3 泻肝

即清泻肝火,和清肝法相似,但为重剂。

肝火炽盛证,发病急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目赤肿痛、眩晕、耳鸣、带下(子宫内膜炎)、阳萎、遗精、早泄等由肝热引起的症状。药如龙胆草、大黄、黄连、黄芩、黄柏、青黛等。方如《龙胆泻肝丸》、《左金丸》。只能暂用,煎剂为好。

1.4 柔肝

肝本身阴血虚不能濡养筋而呈现亢进紧张,使之柔缓的治疗方法。

素体阴虚,或失血、失精,发病缓,时作时止,疼痛、拘急痉挛、振颤为主证。药如芍药、甘草、当归身、山萸肉。方如《当归芍药散》、《芍药甘草汤》、《一贯煎》。宜配合健脾和胃之品,否则易出现腹满、纳减。疗效缓,亦有方有守,煎剂为好。

1.5 平肝

肝功能亢进或紧张状态时,强制使其安静的方法,和上三法不同。

肝胆旺证,素体阴虚、失血、失精者,以惊痫、抽搐,或烦躁不安,不能自己为主证。药如天麻、钩藤、僵蚕、全蝎、羚羊角、草决明等。方如《天麻钩藤饮》、《羚羊角散》。平肝法仅治其标。如阴虚肝旺配合养阴法;气虚肝旺配合益气法;热盛肝旺配合清热法。镇肝为平肝之重剂,选用金石重镇之品。

1.6 养肝

滋养,肝阴不足者以补充肝阴,和柔肝相似,但性质不同。

肝阴虚、肾阴虚证。发病缓、缠绵难愈,热性病后期,头晕、耳鸣、视力减退。药如黄精、何首乌、山萸肉、五味子、酸枣仁、阿胶等。方如《当芍地黄汤》、《四物汤》、《胶艾汤》。

1.7 清胆

清除胆热。

胆湿热证,湿热偏盛、阳黄,烦躁不能自已,失眠,眩晕,口苦,呕吐。药如茵陈、青蒿、栀子、大黄、芒硝、龙胆草、青黛等。方如《茵陈蒿汤》、《蒿芩清胆汤》。中病则止,不宜久服。

1.8 温胆

激发或旺盛胆的功能。

肝胆不和,痰热内扰而惊悸不宁、癫痫,呕吐、呃逆,无明显气虚,亦无明显实热。半夏、陈皮、南星、菖蒲、远志等。方如《二陈汤》、《温胆汤》。久服宜配合益气养阴药。生半夏、生南星有毒,须炮制。

1.9 疏风

即疏通肌表,使气血运行正常,祛除风邪的方法。和疏肝相似,但疏肝作用在肝、在里,疏风作用在表与四肢。

有肝风内动和风证特点者。全身关节痛、麻木、运动障碍、口眼歪斜;外感风寒,发热、身痛、鼻流清涕;荨麻疹、风疹、皮疹而搔痒者。药如荆芥穗、防风、羌活、川芎、细辛、白芷、辛荑、苍耳子等。方如《九味羌活汤》、《辛荑散》、《荆防败毒散》。中病则止,以散剂为宜。

2 脾胃疾病治法

2.1 健脾

即增强脾胃的功能。

用于脾胃气虚,发病缓,病程长;急性病恢复期,需调理脾胃功能。常用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生姜……,常用方如《四君子汤》、《扶脾散》、《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疗效缓慢,应有方有守。典型脾气虚而用此法进展不大者,须考虑肝、肾病。

2.2 滋脾

滋补、滋养,即滋补脾在运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

脾运化功能失职,同时伴有阴虚证者,长期低热、失血、失精、热病脾胃症状明显者、阴虚便秘。常用药物如沙参、玉竹、麦冬、生地、扁豆、山药、天花粉、火麻仁……,常用方《益胃汤》、《沙参麦冬饮》、《脾约麻仁丸》等。在运用上要适当加入补气、行气、消食药,否则出现腹满、便溏、纳减。

2.3 温脾

温指温脾阳,即激发脾的运化功能。

脾阳虚证,或素体阳虚、吐泻腹痛、脾气虚用健脾法进展不大。常用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吴萸、肉豆蔻、丁香、砂仁……,常用方如《理中汤》、《附子理中汤》、《温脾散》、《神香散》等。应用时应配伍养阴药,如服后有呕吐者,可加入胆汁、黄连、黄柏苦辛合用,不宜久服。

2.4 醒脾

脾胃功能失调不是由于本虚引起,而是在病因作用下一时性失调。

常用药物如砂仁、蔻仁、藿香、佩兰、菖蒲、厚朴、陈皮……,常用方如《藿香正气散》、《平胃散》等。

2.5 温胃

温运恢复胃的受纳功能。

用于胃寒证,素体阳虚,发病较急,呕吐,胃脘胀痛,喜热饮,得热则缓。常用药物如吴萸、丁香、胡椒,常用方如《吴萸汤》、《理中汤》。中病则止,热服为宜。

2.6 养胃

即滋养胃阴,同滋脾。

用于胃阴不足,胃脘疼痛,得食稍安,或口腔溃疡,此起彼伏,便秘。药物和方剂同滋脾。

2.7 清胃

用于胃热、胃火证。常用药如石膏、黄连、黄芩,常用方如《白虎汤》、《清胃散》等,适当配伍益气或养阴药。

2.7 和胃

又称消导,即使滞气、积食消化于体内或排出体外,恢复胃的受纳和消化功能。

用于气滞、食积,和饲养有直接关系。常用药如山楂、神曲、炒麦芽、木香、枳实、槟榔、陈皮、莱菔子。常用方如《曲麦散》、《保和丸》、《木香槟榔丸》、《查曲平胃散》、《前胃舒散》。因脾虚而气滞、积食,应配合健脾、养胃法,不宜单用;同时应节制饮喂;以散剂为宜,中病则止。

2.8 泻胃

清泻胃火、肠中燥结。

用于阳明经证、阳明腑证等胃实证,腹痛吐泻与暴饮暴食有关。常用药大黄、芒硝、枳实等。常用方《大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当归苁蓉汤》。以汤剂为宜,不宜久煎。空腹冷服,亦可灌肠,中病则止。

2.9 降胃

降胃气。

用于胃气上逆证,呕、吐、呃逆,排出饮喂失调者。常用药物如旋复花、代赭石、半夏、竹茹、生姜等,常用方如《橘皮竹茹汤》。里热、里实证,和暴饮暴食有明显关系的病证禁用,胃脘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绝对禁用。以煎汤为宜,经沉淀取上清液灌服,其沉淀物不能用。


  分享到: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