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需要的养分有哪些呢?
碳氢氧、氮磷钾等大量元素、钙镁硫等中量元素。铁、锰、锌、铜、硼、钼、氯、镍(nie)微量元素共17种元素是植物需要的。其中:大豆对锌、硼和钼这三种元素比较敏感,缺少这三种元素产量就会减产。极度缺乏,导致大幅度减产。
「建议收藏」大豆高温及空荚问题解决方案
大豆关键时期:
选种、拌种、播种、出苗、开花、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
大豆的生长过程也是很艰辛的。中间有病、虫、温度,饥饿,自然灾害等过程。
大豆的管理者要为大豆创造一个理想的生长和环境。
大豆的生理特性
1、大豆是短日照作物,早熟品种对光照的敏感性较弱,对短日照条件要求不太严格,达到一定的积温就可以开花结荚;晚熟品种对光照的敏感性较强,要在一定的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结荚;中熟品种对光照的敏感性介于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之间。
2、大豆属豆科作物,与根瘤菌共生。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游离态氮,供给大豆,同时需要大豆供给根瘤营养物质。大豆根瘤菌的生长状况与氮肥的施用有关,施用氮肥过多时,根瘤数目减少,固氮能力降低,同时还会引起大豆营养生长过旺,而生殖生长受到抑制。一般根瘤菌固氮作用提供的氮,占大豆生长所需氮总量的1/3―1/2。
「建议收藏」大豆高温及空荚问题解决方案
近几年,在大豆生产上,不断有种植户反映:
1、大豆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但开花较少,结荚稀疏,甚至基本不结荚。
2、有的也开花结荚但是出现空荚瘪粒;籽粒发育不完全,造成产量低,商品差。
3、有的到了生长后期,植株贪青晚熟,生育期延迟,籽粒不能按时成熟。叫:症青。结果造成大豆不结实,不能正常收获,严重影响大豆产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大豆结荚前管理
开花后到结荚前,要促进开花多,开花早,开花齐,这个时期也是看苗期的保控等措施,避免植株旺长,防控要结合。
底肥以低氮高磷中钾型肥料为主。在大豆的复叶达到6片叶时要进行喷施补肥,促进根系发育。
追肥可以在大豆开花后期追施12-18-15复合肥20-30公斤,或14-15-16复合肥20-30公斤。
大豆空荚和不结荚的原因
1、大豆对温度和生殖元素比较敏感,补充钙、锌、硼、钼、等中微量元素很有必要。
2、大豆花期适宜的温度为23℃-28℃,相对田间湿度70%-90%。(近几年,黄淮海气温普遍升高,高温对大豆花期不利)。
「建议收藏」大豆高温及空荚问题解决方案
3、大豆花器受高温影响,花粉就容易干瘪,授粉容易失败,造成只开花不结荚,或空荚。如果气温长时间维持在33℃到40℃,大豆可减产30%-50%。
4、大豆对硼、钼元素用量虽然也不大,但不能缺乏,缺乏硼、钼很大程度上就完不成开花授粉。但是,根部施肥不现实,因为用量少,所以只能进行叶面喷施。
预防措施
1、品种差异、品种自身退化、引种不当
(1)大豆不结荚现象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中晚熟品种、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时间较长,在条件适宜、氮肥偏多的情况下,常常营养生长过旺,影响光合产物向花荚转移,造成花荚脱落和秕荚。
「建议收藏」大豆高温及空荚问题解决方案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大豆播期一般掌握:春播大豆在4月25日至5月上中旬,夏大豆在6月5日至20日。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种植密度,同时按照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的原则,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
3、科学施肥,保持营养均衡
(1)缺钾、缺锌、缺硼等,都会增加秕荚率。
(2)氮磷钾大量元素比例失调时,空荚瘪粒的现象较多。(如,偏施氮肥和未施磷、钾肥的大豆田)
所以:
(1)及时补充叶面肥,和中微量元素,来促进大豆生长正常。让大豆吃饱穿暖才能有力气干活。
(2)合理使用氮肥,大豆鼓粒期及时增施钾肥。
4、高温影响,改善田间小气候,在大豆花期前进行喷水,后促进大豆叶片面积最大化,遮阴来促进大豆花期的授粉的完成。利用玉米兼种来提高产量。
5、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
大豆重茬连作,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尤其是土传病虫危害加剧。影响根瘤菌的繁殖,降低固氮能力,导致大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导致大豆贪青晚熟。
「建议收藏」大豆高温及空荚问题解决方案
(1)合理安排茬口,采取3年或3年以上的轮作制度,继而减少荚而不实,现象发生。
(2)合理利用微生物菌剂是个不错的选择。
6、综合防治病虫害:
对于大豆的病虫害,应及早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
(2)药剂拌种。对种子用杀虫杀菌复配制剂拌种。
(3)苗期,混喷除草剂时候,添加杀虫剂和杀菌剂,防治蚜虫和其它病虫发生,减少病毒病的传播。
(4)开花至结荚期,根据情况调控生长,防治病虫害。
总之,防止空荚:
1、品种及温度
2、合理密植、茬口轮作
3、施肥合理、叶面补充中微量肥、病虫害防治
文章来源:农资联盟
声明:文章内容有参考媒体文章,图片来源网络,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欢迎关注中国农资宝典,了解更多农资知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