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大豆种植面积缘何明显萎缩

dingjing8327 农产品期货网 2019-08-26 10:47:51

安徽太和县是农业部认定的大豆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县和生产基地,每年种植面积都在110万亩以上,是仅次于小麦种植面积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据国家统计局太和调查队近日对该县20个行政村60个调查样方夏播作物遥感测量调查,今年该县大豆种植户收益相对较低且不稳定,种植面积连年下滑较为明显,在被调查的样方5047亩耕地中,在地大豆种植面积仅1830亩,占样方耕地的比重为36%,分别比2017年、2018年下降54个和25个百分点。为何在国家“大豆振兴计划”及每亩“玉改豆”政府补贴150元的利好形势下,当地大豆面积明显萎缩?

单产连年下降

前些年当地农民种植大豆亩产都在150~200公斤,但近年大豆单产不断下降,去年该县许多乡镇亩产仅100公斤,同时市场价格也连年降低,由2015年的平均价格每公斤5.00元下降到现在的3.00元,致使今年农民种植大豆意愿下降,种植农户骤然减少。

比较效益偏低

在太和县,农民夏播习惯是小麦-大豆或小麦-玉米模式,与大豆种植相比,玉米产量每亩600公斤左 右,按现在每斤0.90元,收入超过1000元以上,扣掉生产成本,每亩纯收益普遍在600~700元。而大豆去年亩收入仅400元左右,每亩净收益仅200元左右,种植玉米比较效益是大豆的一倍多,同时种植大豆不享受国家良种良法补贴,机械收割破碎率较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农业结构调整

太和县大豆播种期一般在6月20日左右,成熟期一般在9月下旬,生长周期短,受天气影响较大,7月底8月初进入开花期,8月底9月初进入鼓粒期,当时天气正处于高温易发阶段,一旦遇到高温,将严重影响大豆产量。近几年该县大豆产量下降就是8月下旬高温干旱造成的。同时近年来当地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确保总产”原则,农民夏种作物重点发展玉米、红薯等高产、高效作物,加之“玉改豆”政策补贴主要给予种植大户,散小种植户拿不到补贴,导致农民种植大豆面积越来越少。

劳力明显不足

现在当地许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很多关键技术得不到有效落实、推广和应用。农民种植大豆习惯上基本不施肥,使得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由于科学种田意识差和生产水平不同,导 致户与户之间、村与村之间、乡与乡之间、年与年之间产量差异较大。

加工能力不强

尽管目前当地农民种植的大豆多以高蛋白大豆为主,但由于许多农民在生产上混收混贮,盲目引种,专用品种稀缺,使得当地商品大豆籽粒颜色、大小、蛋白质、脂肪含量不一,与进口大豆相比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当地农民生产出来的大豆大部分出售给市场,而当地上规模的大豆油及豆制品加工企业基本上空白,难以带动全县大豆增加加工收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豆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发展大豆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丰富大豆产品,提高大豆产业附加值成为当务之急。

为进一步激发农民种植大豆热情,重现当年满地大豆景象,建议农业专家加快培育高产稳产的蛋白及油脂含量高的大豆新品种;在国家层面制订大豆种植激励和保护等政策,加大种植大县和种植大户奖补力度;地方政府把重振大豆产业和恢复豆农种植信心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引进外地大豆加工企业落户生产,不断扩大种植户补贴范围;农业部门加大生产管理指导力度,加快创建大豆产品地方自主品牌,抓紧推进大豆生产一、二、三产融合,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来源:粮油市场报;作者:邱永林;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