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俄罗斯大豆进入中国 大豆进口渠道再扩围

dingjing8327 华夏时报 2019-08-17 01:56:21

首批俄罗斯大豆进入中国 大豆进口渠道再扩围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杨仕省 北京报道

中俄签订大单后,首批大豆抵达中国。

8月5日,来自俄罗斯的4400多吨大豆从我国南通海关入境。这是今年6月,中俄双方签署深化大豆合作发展规划之后,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俄罗斯大豆。

海关总署7月25日宣布,在俄罗斯境内所有产区种植的大豆,经检验合格后可以进入中国市场。此次南通海关共完成4431.677吨俄罗斯大豆的口岸放行。

自今年5月以来,我国主流油厂豆粕总成交量高达331.61万吨,环比增加19.06%,同比增加219%。“近几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大豆需求激增,国产大豆产需缺口较大。”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国祥表示。

那么,中国需要进口多少大豆?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事业单位的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消息显示,预计2019/20年度中国大豆进口8900万吨,比上一年度增加90多万吨。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此前曾透露,中国一年生产大豆1600万吨左右,但需求在1.1亿吨,缺口在9000万吨左右。

“中国为此及时出台了‘振兴国产大豆,扩大种植面积’的政策,今年种植面积明显好于去年。”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大豆全产业链预警分析团队首席张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19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到1.36亿亩,比上年增加1000多万亩,正逐步缩小大豆的进口量。

首批俄豆进入中国

8月5日,4431.6吨俄罗斯大豆经南京海关隶属南通海关完成检验检疫后通关放行,这是中俄两国签署协议以来首批入境的俄罗斯大豆。

据悉,该批大豆为中粮旗下中粮贸易从俄罗斯采购,从俄罗斯海参崴装运至南通,是南通口岸首次以海运散装方式进口俄罗斯大豆,拓展了长江流域对接“一带一路”进口粮食海路物流通道,也标志着《关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发展规划》成果正式落地。

据南通海关介绍,此批大豆采购自俄境内最大粮食贸易企业俄罗斯农业集团公司,以一般贸易海运散装方式进口,此举极大推动了中俄两国企业的合作逐步走向纵深。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东北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不谋而合。“中国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优势明显,俄罗斯土地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潜力巨大,中俄合作的前景广阔,商机巨大。”中国豆协一位副会长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中粮贸易综合贸易部总经理柳林则表示,鉴于中国市场对于俄罗斯大豆的需求,中粮将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开展海外订单农业,将产业链向俄境内延伸。

据张振介绍,当前,进口大豆成本上升,豆粕的成本也随之抬升,豆粕的需求却很疲软。正如近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月报那样,2019/2020年度因豆粕需求下滑,大豆进口量较上月预估下调200万吨,至8700万吨,但仍高于上年度的8400万吨。

根据豆粕消费需求推算,2019/2020年度我国大豆榨油消费量为8850万吨,同比增加200万吨,增幅2.3%。其中,包含200万吨国产大豆及8650万吨进口大豆,预计大豆进口量为8700万吨,年度大豆供需缺口21万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7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4690.5万吨,同比下降11.2%。援引上海汇易消息,由于卸货延迟,7月份还有百余万吨进口大豆顺延至8月,预计8月实际卸货量可能在900万吨左右,9月预计到货量超过900万吨。

记者了解到,8月至9月大豆到港量较大,大豆供应充足,但随着巴西大豆出口速度放缓,四季度大豆到港量会明显下滑。“眼下,随着大豆集中到港,大豆库存增加,油厂开机率上升。”张振说。

李国祥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鉴于当前我国对美豆市场的进口仍未全面展开,即便近期允许俄罗斯对华出口大豆,但这与庞大的中国大豆需求仍相差甚远,因此最近中国进口大豆还会以巴西为主。

扩大进口来源国

至今,中国仍在加大巴西大豆的采购量。

目前,巴西大豆价格到中国CIF价已涨至每吨400美元,高于此前的380美元/吨。去年7月,中国宣布对美豆加征25%的关税之后,巴西大豆价格随即水涨船高,超过美豆价格,加之受国际大豆供应渠道限制,中国大豆买家不得不继续采购巴西大豆。

数据显示,去年7月份以来,巴西取代美国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大豆进口来源国,今年1-7月份我国共计购买3922万吨巴西大豆,占我国大豆总进口量的80%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大豆进口量近亿吨,约占全球大豆贸易的三分之二以上。当前,美国、巴西大豆出口量占到全世界大豆贸易的80%以上,贸易市场的高度集中,使得中国在全球大豆贸易中“很受伤”。

“从当前我国大豆市场供应而言,依旧需要探索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平衡利用问题。”张振认为,在国内,我国近两年持续加大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大豆种植面积,而在对外方面,最主要的是鼓励企业走出,在全球市场开拓粮食进口市场。

张振还认为,中国亟需从大豆产业链各环节入手,以现代化的产业结构、组织方式、技术手段为抓手,实现大豆产业由“大而弱”向“强而精”的转变,促进产业链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升级。

对此,李国祥认为,要注重大豆生产环节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提高大豆生产竞争力,做大做强优势产区,针对不同区域分类施策。他称,改革大豆价格形成机制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当务之急,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包括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豆产业合作,拓宽大豆进口来源渠道。

今年1月,我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国为巴西、加拿大、阿根廷,2月份大豆进口来源国中美国比重开始增加,至3月份逐渐演变成美国、巴西两国,4月份之后,巴西大豆进口比重激增。从2018年至今,中国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转而大量进口其他国家的大豆,至今进口量仍然还是国产量的5倍多。

面对复杂的大豆贸易,中国出台了对大豆种植者的扶持政策。在李国祥看来,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量,能够弥补进口大豆减少的缺口,但还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