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2季度伊始,国产大豆剩余总量随着时间推移再次减少,南北产区大豆虽有区别,但整体状况却相差不多,多数地区基层粮源见底,豆价没有因为供量减少而稳步攀升,反而呈现向上突破无路、向下掉无可掉的僵持局面。豆价能否上涨,不仅尚有大豆库的存贸易商翘首以盼,即将春耕播种的农户也非常关注,虽然国家鼓励种植大豆面积增加,但农业补贴政策迟迟不出台,该不该种还是差了那么一份火候,如果豆价上涨,总会坚定农户的选择。豆价僵局何时能够打破?中国粮油信息网大豆市场分析王洪亮认为,僵持仍会继续,豆价突破或要到6月以后。
阻碍豆价上涨的“矛”
国产大豆剩余总量虽然逐步减少,但下游市场需求清淡局面同样难有改变,销区市场需求如何清淡,要从两方面说起:1.豆制品消费淡季到来,清明节后长江以南销区因为气温回升,新鲜时令蔬菜大量上市,销区逐步进入豆制品消费淡季,据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等地经销商反映,进入4月份,大豆走货明显转慢,后期将以消耗库存或随销随采为主。2.环保检查严格,近期河北、山东等沿海一带受环保检查影响较大,除环保设施完善的大型蛋白厂受影响较小外,多数豆制品厂、小作坊均停业整改,下游采购主体的缺失,减少了产区大豆的外发走货,市场购销呆滞限制豆价上涨。
另外国产大豆走货困难,低价进口豆抢占食品市场份额也不可忽略,我们可以先看一组数据对比:
由上图可以明显看出进口豆与国产大豆价格相差悬殊,春节以后,进口豆港口分销价格持续下跌,并一直流入食品市场,截至今日,港口美西大豆分销价格3500元/吨,安徽豆装车价格4940元/吨,东北商品豆装车4060元/吨,其间价格相差之大,对国产大豆市场冲击可想而知。
国产豆价的“盾”
相较于阻路长矛,国产大豆的“盾”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戳破的,由于2016年国内大豆种植区旱涝交替,南北两大产区皆出现减产现象,部分地区减产高达2/3,为后期国产大豆余量短缺提前到来埋下诱因,据本网了解,截至4月中旬,东北产区大豆剩余总量1.5成左右,安徽河南沿淮一带产区大豆剩余总量不足1成,距离2017年新豆上市还有近5个月的时间,这种情形下,国产大豆日益短缺将成为利多豆市的坚实盾墙。
而且近期2011年国储豆以3500元/吨的底价议价销售,目前已经少量流入市场,黑龙江齐齐哈尔、绥化等地2011年国储豆做商品装车报价在3960-4000元/吨,与部分地区现货价格基本持平,对现货大豆市场支撑作用明显。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进入5、6月份,养殖行业进入补栏旺季,对饲料需求将大量增加,虽然美豆到港量仍是不少,但油厂执行豆粕合同,进口豆投入贸易市场比例将会有所减少,这样一来,留给国产大豆市场份额就会增加,相较于目前国产大豆余量,一点儿的市场份额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要是国家商检对进口豆严格检查,被美豆挤占压制的烦恼也就荡然无存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国产大豆的“矛”与“盾”此消彼长间,或将在6月迎来改变。目前国产大豆余量虽逐步减少,供应需求清淡的市场仍不是问题,短期内豆价远达不到供应紧缺而上涨的局面。后期豆价沿淮一带产区或率先迎来改变,随着新季小麦上市日期临近,5月下旬,产区大豆将有一波集中出库的局面,豆价会有所下滑,但不同往年的是目前沿淮一带产区余粮见底,下跌幅度有限,进入6月以后随着国产优质高蛋白大豆进一步短缺,豆价会有稳步上涨空间;东北大豆受国储豆、进口豆抢占市场份额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但后期随着天气渐热,国储陈豆做出豆制品存放时间较短的缺点显现,现货商品豆成为销区使用主体,价格或将在6月份左右迎来上涨局面,但蛋白含量较低大豆面临有价无市局面的可能较大,而优质大豆率先提价,待优质大豆出尽,且新豆尚未上市,低蛋白大豆或将有相对较好的市场环境。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