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变化的影响,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可持续大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和未来趋势”。
日前,在“中美可持续大豆贸易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区域资源与环境综合研究室副主任刘爱民称,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肉、蛋、奶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高,预计未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1亿吨左右的水平。
过去10多年,中国自巴西、美国的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但自巴西进口大豆的增幅更快,从2013年开始巴西超过美国,成为我国进口大豆的最大来源国。
刘爱民介绍,2015年中国自巴西、美国、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分别为4008万吨、2841万吨和944万吨,占我国大豆进口的比重分别为49%、35%和12%,合计占96%。
然而,巴西、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的增加,主要源于对亚马逊热带雨林或稀树草原的开发。这使得稀树草原生态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土质日趋退化,生物多样性日渐丧失。此外,巴西政府在亚马逊地区的大规模垦殖计划,因大规模、无节制的滥伐,使亚马逊雨林遭受严重破坏。
前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局长戴夫-怀特(Dave White)回顾了美国上世纪30年代,由于长期过度毁草开荒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历史上著名的“黑风暴”,以及因为这些教训让美国政府和农民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所建立起的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其中包括美国大豆可持续障计划(SSAP)。
3年前,美国大豆产业组织,连同数州大豆基金会和行业伙伴,制订了美国大豆可持续保障计划(SSAP)。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张晓平介绍,SSAP是以美国水土保持各项法规和超过27.5万个美国大豆农场的最佳实践为基础的、由第三方进行的可持续认证的体系,证明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方式和方法。目前,近400万吨美国大豆已得到认证并运往全球十四个国家。
美国大豆基金会的董事艾美诗(April Hemmes)是一位农场主和牧场主,经营着家族位于艾奥瓦州汉普顿南部的百年农场。她表示,对美国大豆农民而言,不断改进可持续的耕作方式不仅仅是一个持续80年努力的成果,也是既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的长期的奋斗目标。”
刘爱民认为,开发热带雨林、稀疏草原等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将越来越受到严重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制约,可持续大豆生产及贸易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而由于各国资源环境条件、农业生产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统一的大原则下,应建立适合各国或各地区的可持续大豆生产和认证体系。
美国阿肯色大学可持续办公室执行主任马惕-迈特洛克称,SSAP项目是美国的国家标准,目前在加拿大已经得到了采纳,法国、荷兰也正在考虑当中,也有可能上升到ISO的标准来进行推广。
价格行情录入:陈陈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