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如何?

dingjing8327 网络 2019-08-14 09:22:00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强制报告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由于缺乏临床可用的疫苗等预防手段,该病在非洲、东欧、北高加索、俄罗斯等范围内蔓延,并于2018年8月传入我国,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ASFV疫苗研究的现状,分别介绍了ASFV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对非洲猪瘟疫苗的开发起到借鉴作用。

  一、灭活疫苗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ASFV灭活疫苗的相关研究,包括疫苗抗原的培养方式(接种肺泡组织悬液、感染猪脾组织匀浆)、灭活方式(加热、甲醛、甲苯、复方碘溶液、结晶紫、乙酰氮丙啶、β 丙内酯等理化学方法)、疫苗效果评价等。但前期研究表明,灭活疫苗不能产生针对ASFV强毒的有效保护,这可能是由于产生的ASFV特异性抗体并不具有中和活性。

  二、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ASFV减毒活疫苗的研究主要采用分离鉴定天然致弱毒株、细胞(猪骨髓来源细胞、Vero 细胞和COS-1 细胞等)传代致弱毒株、重组致弱毒株进行。现有研究证明,通过天然分离或基因重组的致弱毒株(OURT88/3 或NH/P68)制备的减毒活疫苗,对同源ASFV可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但对异源病毒保护率低或没有保护,而细胞传代致弱毒株抗原性发生改变不能产生免疫保护。但目前ASFV减毒活疫苗的安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评估,天然致弱毒株免疫动物存在发热、肺炎、关节肿胀、流产、死亡、慢性感染等诸多不良反应,而且使用活疫苗需要配套可与野毒感染鉴别诊断的技术和产品,否则不利于ASFV的净化。

  ASFV对稳定细胞系适应后,会引起病毒基因组的大部分区域自发缺失,导致病毒毒力严重致弱,丧失对同源亲本毒株攻击的保护能力。

  三、基因工程疫苗

  ASFV可编码多达150多种蛋白,选择合适的抗原基因用于研究基因工程疫苗至关重要。目前,ASFV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72、p30、p54、CD2v 等抗原基因及其蛋白。

  1、亚单位疫苗

  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293(HEK)细胞等蛋白重组表达系统,高效表达ASFV 的保护性抗原蛋白或多肽,配以新型疫苗佐剂制备疫苗,是亚单位疫苗研究的主要策略。

  2、核酸疫苗

  现有研究证明了DNA免疫作为开发ASFV候选疫苗的潜力,证实了疫苗诱导的CD8T细胞对ASFV反应的重要性,而且针对ASFV 有效疫苗的设计需要诱导覆盖SLA 异源猪群和中和抗体更广泛的CTL应答。

  3、活载体疫苗

  ASFV活载体疫苗的研究,目前主要选用腺病毒(Adenovirus)、痘 病 毒(Poxviuses)、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甲病毒(Alphavirus)等载体表达ASFV 主要的抗原基因,以期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和CTL 应答。

  非洲猪瘟病毒(ASFV)现已进入我国,开发用于该病防控和净化的安全有效的动物疫苗及快速诊断试剂,构建严密的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已迫在眉睫。我国现已启动ASFV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疫苗创制、检测技术、流行病学、专用消毒剂和虫媒防控等专项研究,将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非洲猪瘟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如何?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