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成活率低是什么原因,鹅成活率低怎么办

yi286068034 兽药网 2016-06-17 03:05:00

  在农村养鹅中,有时育雏条件差,用的旧房舍等等原因都会导致鹅成活率低。为了大家更好的了解本文详细总结了鹅成活率低是什么原因,鹅成活率低怎么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鹅成活率低是什么原因,鹅成活率低怎么办

鹅成活率低是什么原因

  1、育雏温度忽高或忽低

  在农村养鹅中。育雏时很难掌握合适的温度,温度过高雏鹅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缓慢,死亡率升高。如果温度过低。雏鹅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平衡,会导致部分雏鹅相互扎堆、呼吸困难、下痢等。甚至出现死亡。

  一般育雏温度是。1。2日龄28~26℃。3。7日龄26。24c|C,第2周温度为22。2l℃,第3周为20~18。E.育雏舍的温度18~20℃。夜晚的温差不能超过l。1.5℃,一般温度以恒定为好。

  2、密度过大、互相挤压

  由于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数量少。放置的位置不当,或者环境突变、有异物刺激等,常导致鹅群互相挤压,抢食物、饮水等,可造成雏鹅的死亡。

  每平方米鹅舍的养鹅数量。一般l~2周龄。可养雏鹅25只,随着周龄的增加,每周可减少5只左右。至3周龄以后,可饲养18只左右。还可根据鹅的品种、大小、强弱不同,进行分群饲养,以免互相挤压。

  3、鹅舍通风不良

  育雏舍的空气要保持新鲜,在育雏期。由于雏鹅新陈代谢旺盛。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如果浓度达到5.8%。雏鹅就会出现异常,浓度增至15.2%。雏鹅则出现昏迷。另外。雏鹅排出粪便。蒸发出大量氨气,浓度过高也会引起发病,严重时将会引起死亡。

  育雏舍要注意通风换气。在寒冷季节。通风应选在上午的10点至下午13点。在通风时。先提高舍内温度2~3℃。通风30~40min.然后关上窗户。或将通气孔打开,但不应使空气直接吹到雏鹅身上,尤其是冬季。外界气温非常低时。更要防止冷风吹入而引起感冒。

  4、雏鹅开食过迟或过早、营养不全

  在农村养雏鹅中。通常有开食过迟或过早。过迟,体内能量消耗过多,体质衰弱;过早,则休息不好,影响体内残余卵黄吸收。造成消化不良。食欲较差。开食一般都是选择自产的玉米、大豆、剩饭或青菜喂雏鹅,缺乏动物性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饲料。不能满足雏鹅的营养需要。严重阻碍雏鹅的生长发育。雏鹅表现体质弱。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症。

  一般雏鹅在出壳后12~24h内开食。不能超过48h。雏鹅开食饲料应含粗蛋白质20%~22%,代谢能11.92MJ/kg,粗脂肪3.2%,不需要在开食饲料里加蛋黄、牛奶等高蛋白饲料,以免1日龄的雏鹅因食入过多的蛋白质而消化不良和增加饲养成本。用开水浸泡煮成七、八分熟的破碎的黄玉米、小米。撒在牛皮纸上由雏鹅自由采食,有助于防止雏鹅糊肛。雏鹅先开水,后开食。保证有充足和清洁的饮水。2。3d后,就可用配合饲料添加青绿饲料饲喂。

  5、光照不合理

  雏鹅的光照管理有时不合理。采取24h全天光照。使雏鹅得不到休息;或者是缩短时间,雏鹅很不适应。雏鹅碰到停电时,发生惊群、骚动,表现不安。

  雏鹅的光照管理:头2d应使用24h光照,4日龄以后采用23h光照。1h黑暗。在3日龄前,为了让雏鹅熟悉饲槽、水槽位置和舍内环境,可用较强的光照。每平方米4,5W,其余时间使用弱光照。每平方米1W左右,一般20~30m2有一个25~40W电灯泡挂于2m高处即可。这样有些弱雏在吃不饱时可以继续采食而其它雏鹅仍然可以照常睡眠。此外,夜间给光还能有效防止兽害,又不会引起雏鹅不安或惊群。

  6、湿度不适宜

  雏鹅出壳后体内水分含量很高,如果室内湿度过低。会导致雏鹅发生脱水现象,表现为绒毛发脆,大量脱落。脚趾干瘪,雏鹅消瘦,食欲不振,饮水频繁,消化不良,或由于干燥,舍内尘土飞扬。使雏鹅发生呼吸道病。

  适宜的相对湿度对雏鹅发育有利,不仅能促进卵黄吸收。而且能有效控制雏鹅饮水量,防止雏鹅脱水。育雏舍的湿度应是:1~1013龄为65%。70%。1013龄以后为55%~60%。前期雏鹅采食量和饮水都很少。排便也少。垫料中水分蒸发的少。环境干燥。应增大环境湿度,可以在育雏舍内搭湿麻袋调节。或勤向地面、过道或四周墙壁撒水。随日龄的增长,排便增多,粪中水分蒸发的多。环境湿度大,尤其阴雨天,更应注意防止潮湿。应在保持舍内温度的前提下,尽量通风,降低湿度。

  7、不重视鹅舍环境卫生

  在农村养鹅中。一般不太注意鹅舍环境卫生。地面和炕面的垫料长期不换,不经常打扫,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雏鹅粪到处堆,给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感染传播创造条件,增大了传播几率。从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要搞好鹅舍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和垫料。保持鹅舍干燥,定期对雏鹅舍、饲槽、水槽、用具进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0.3%百毒杀进行消毒。再给予药物预防,就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8、疾病预防不到位

  在农村。有许多养鹅场(户)不及时进行小鹅瘟、大肠杆菌病的免疫,对于育雏阶段的两大重要传染病――雏鹅沙门氏菌病和球虫病,也不能很好地把握预防时间和方法。等到病鹅出现症状。才采取措施治疗,造成死亡率增高。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是保证育雏成功的重要环节。养鹅场(户)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选好疫苗并注意正确保存使用。疫苗接种一定要认真。除了建立健全常规消毒外。还应注意坚持带鹅喷雾消毒。每周进行带鹅消毒1次。要搞好雏鹅舍的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的粪便和垫料,保持育雏舍干燥,定期对鹅舍、用具进行消毒,并给予药物预防。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

鹅成活率低是什么原因,鹅成活率低怎么办

鹅成活率低怎么办

  一、改善育雏环境

  (一)育雏舍整修与消毒。育雏舍要求温暖、干燥、保温性能良好,空气流通,无贼风。进雏鹅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育雏室,整修门窗及育雏设备。进雏鹅前2~3大,清扫育雏舍井用消毒药液消毒。墙壁用20%的石灰乳涂刷,地面用5%的漂白粉悬混液喷洒消毒,密封条件好的育雏舍可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密闭门窗熏蒸48小时),饲料盆、饮水器等先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或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垫料(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天。

  (二)控制温度。适宜的温度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可根据雏鹅的活动及表现来判断。温度过低时,雏鹅靠近热源,集中成堆,挤在一起,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安,饮水频繁,食欲下降;温度适宜时,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食欲旺盛。育雏期间切忌温度时高时低,以免雏鹅患病。育雏保温应遵循以下原则:群小稍高,群大稍低;夜间稍高,白天稍低;弱雏稍高,壮雏稍低;冬季稍高,夏季稍低。一般来说,0~7日龄的雏鹅舍温在28℃左右,而后随其日龄的增加每周下降2℃,但昼夜温差不能超过2℃。

  (三)把握湿度。育雏室要保持干燥清洁,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防育雏室湿度过大,要经常更换垫料,切勿使饮水外溢,加强通风。

  (四)合理分群。在雏鹅开水、开食前,应根据出雏时间迟早和体质强弱进行第一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开食后第二天,根据雏鹅采食情况进行第二次分群,将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雏鹅分出来另外喂食。育雏阶段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及时淘汰病雏。

  每群雏鹅以100~150只为宜,群内再分若干小栏,每栏25~30只,安排适宜的饲养密度。雏鹅喜欢聚集成群,温度低时会挤堆,易发生压伤、压死现象。出现挤堆时,饲养人员要及时赶堆分散鹅群。

  二、加强饲养管理

  (一)科学开水和开食。雏鹅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开水或潮口。一般在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育雏室内有2/3雏鹅有啄食现象时开水。开水的水温以25℃为宜,可用0.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10%的葡萄糖水和含适量复合维生素B液的水。开水时轻轻将雏鹅头按至水中蘸一下,让其饮水即可。开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料可用雏鹅配合饲料,或颗粒破碎料加上切碎的少量青绿饲料(比例为1:1),或蒸熟的籼米饭加一些鲜草。

  可将配制好的全价饲料撒在塑料薄膜或草席上,引诱雏鹅自由吃食。也可自制长30~40厘米、宽15~20厘米、高3~5厘米的小木槽喂食,周边插一些高15~20厘米、间距3~5厘米的竹签,以防雏鹅跳入槽内弄脏饲料。第一次喂食不要求雏鹅吃饱,只要能吃进一点饲料即可。过2~3小时,再用同样方法调教,经几次调教后雏鹅就会自动采食了。

鹅成活率低是什么原因,鹅成活率低怎么办

  鹅成活率低是什么原因,鹅成活率低怎么办就介绍到这里,提醒大家鹅属草食水禽,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忽视防疫免疫,极易引起发病和死亡。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