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颗粒饲料硬度的六大因素和调整措施

网络 2021-09-22 08:36:30

在颗粒饲料的加工过程中,影响颗粒硬度的因素有很多,除饲料配方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因素影响颗粒饲料的颗粒硬度的工艺,它们包括:原料的粉碎工艺;原料的膨化工艺;原料的混合、加水、喷油工艺;蒸汽预调质工艺;制粒过程中的模具的选择;后熟化、后喷涂工艺;干燥冷却工艺等。接下来,本文将深入探究并一一阐述饲料加工环节中颗粒饲料硬度的影响极其调整措施。

粉碎工艺对颗粒硬度的影响

粉碎工艺中对颗粒硬度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原料的粉碎粒度:一般来说,原料粉碎粒度越细,在调质过程中淀粉越容易糊化,

 

在颗粒料中的粘结作用越强,颗粒越不容易破碎,硬度越大,在实际生产中,根据不同的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环模孔径的大小,粉碎粒度要求作适当的调整。

膨化工艺对颗粒硬度的影响

通过对原料的膨化处理能够脱除原料中的毒素,杀灭细菌,消除有害物质,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变性,淀粉充分糊化。目前膨化原料主要用于高档乳猪料和特种水产料的生产。对于特种水产料来说,原料通过膨化后,淀粉糊化度增加,成形颗粒的硬度也增加,有利于提高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对于乳猪料来说,要求颗粒比较酥脆,不能太硬,有利于乳猪的采食。但膨化乳猪颗粒料因为淀粉的糊化程度高,因饲料颗粒的硬度也较大。

混合加水喷油工艺对颗粒硬度的影响

原料的混合能提高各种粒度组分的均匀度,有利于保持颗粒硬度基本一致,提高产品质量。在硬颗粒饲料生产中,在混合机内添加1%~2%的水分,有利于提高颗粒饲料的颗粒的稳定性和硬度。但是由于水分的增加,给颗粒的干燥和冷却带来负面效应。也不利产品的贮存。在湿颗粒饲料的生产中,粉料中可以添加高达20%~30%的水分,在混合过程添加10%左右的水分,比在调质过程中添加更容易。高水分物料成形后的颗粒,硬度小,湿软,适口性好。在大型养殖企业可以采用这种湿颗粒饲料,湿颗粒一般不易贮存,一般要求即生产即饲喂。在混合过程中添加油脂是目前饲料生产车间普遍采用的一种油脂添加工艺。添加1%~2%的油脂降低颗粒的硬度效果不显著,添加3%~4%的油脂时能够显著降低颗粒的硬度。

蒸汽调质工艺对颗粒硬度的影响

蒸汽调质是颗粒饲料加工中的关键工艺,调质效果直接影响颗粒的内部结构和外观质量。蒸汽质量和调质时间是影响调质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高质量的干燥饱和的蒸汽能够提供较多的热量来提高物料的温度,使淀粉糊化,调质时间越长淀粉糊化度越高,成形后的颗粒结构越致密,稳定性越好,硬度也越大。对于鱼饲料来说,一般采用双层或多层夹套调质,以提高调质温度和延长调质时间。更有利于提高鱼料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颗粒的硬度也相应增加。

制粒模具对颗粒硬度的影响

饲料制粒机环模的孔径和压缩比等技术参数影响颗粒的硬度,采用相同孔径而压缩比不同的环模成形的颗粒,其硬度随着压缩比的增大而明显增大。选择合适的压缩比环模,能够生产适宜硬度的颗粒。颗粒的长度对颗粒的承压能力有明显的影响,相同直径的颗粒,在颗粒没有缺陷情况下,颗粒长度越长,测定的硬度越大。调整切刀的位置,保持合适的颗粒长度,能使颗粒的硬度保持基本一致。颗粒直径截面形状对颗粒硬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环模的材质对颗粒的外观质量和硬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普通钢环模和不锈钢环模生产出来的颗粒饲料有较明显的区别。

后熟化后喷涂工艺对颗粒硬度的影响

为了延长饲料产品的贮存时间,保证一定时间内的产品质量,需要对饲料颗粒进行必要的干燥和冷却处理。在测定颗粒硬度的试验中,通过对同一个产品多次分别在冷却时间不同的情况下,测定颗粒的硬度发现,硬度低的颗粒受冷却时间影响不明显,而硬度较大的颗粒随着冷却时间加长而颗粒硬度减小。这可能是因为随着颗粒内部的水分散失,颗粒的脆性增加,影响颗粒硬度。同时对颗粒进行大风量快速冷却和小风量缓慢冷却后,进行比较发现,前者较后者硬度有所降低,颗粒的表面裂纹有所增加。另外值得一提是对大的硬颗粒进行破碎,使大颗粒成为小的碎粒,能够使颗粒的硬度显着降低。(资料来源:禾牧商城)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