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申明:本微信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以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新购仔猪,由于捕捉、长途贩运、相互挤咬等因素,到达一个新环境后,心理因素、环境、饲养方式、饲料适口性等均有所变化,致使仔猪处于高应激状态,身体生理机能相对不适应,抵抗力及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疾病, 生长速度放慢, 出现高热、下泻、便秘等症状,引起死亡。因此, 猪场饲养人员应做好事前准备,采用综合保健方法, 保证仔猪持续、快速、健康成长。
控制贩运仔猪应激综合症,是提高仔猪成功养殖的重要技术,通过扶正祛邪、净化机体环境,正确用药,是控制肠道疾病的关键。
一、应激因素与症状
1、应激因素
(1)眩晕:猪苗在长时间运行中,因路面不平颠簸震摇,猪苗受折腾和惊扰异常剧烈,机体内耳前庭感受器受到强度刺激而产生晕眩。
(2)高湿高热:受外界高温和运输车厢内水分、粪尿蒸发的影响,形成车厢内小气候的高湿高温。引起猪体体温调节紊乱,体内积热。
(3)挤压、踩踏:因运输颠簸、刹车以及车床面打滑;猪群前推后拥、相互挤压、踩踏、不安和受损。
(4)饥饿和缺乏饮水:运输途中不便投料和供水或猪眩晕反应后的厌食,被运猪在胃肠内容物排空后长时间处于饥饿、缺水状态,造成体温和体组织耗损,酸类代谢产物蓄积、而产生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
2、应激症状
起运初时,猪苗经短时间的骚动后,即呈惶恐姿态,继而蜷缩伏卧,1~2小时后,个别出现呼吸浅表,肌肉紧张,腹围阵发性收缩,口吐白沫、流涎、呕吐、闭目、呻吟。行车4~5小时停车后,可自行站立,张望,随运输刺激加深,大部分猪表现疲乏、 静卧,对外界反应迟钝。当内外环境温度升高时猪体表湿淋、灼热,呼吸促迫,呈犬坐式张口喘息,眼结膜潮红,由于挤压和踩踏,有的出现脱肛,有的跳行、尾骨折等。严重反应者,表现疲乏无力,站立不稳,全身震颤,口腔干涩少液,可视黏膜发绀,体温升高40.5~41℃,并稽留数天,最后四肢僵硬、虚脱、昏迷死亡。病程达7天以上。
运输途中,由于猪消化道内容物和体内水分和组织的消耗,所有猪苗表现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
3、剖检
对死亡猪进行剖检,其病理变化:尸僵完全,尸体体表发白,黏膜发绀。手压体表凹陷恢复较慢,肌肉组织间隙多,柔软度大。缺乏黏滞性,肌肉切面粗糙无光泽,出现较多的PSE肉(苍白、多水、松软),各脏器淤血,喉头、气管、支气管粘膜出现轻微 水肿。胃肠胀满,内容物酸臭;盲肠和结肠浆膜有散在的出血点分布;心脏扩张,心内膜有出血点,心肌变性呈淡红色:肝肿大淤血呈紫红色;脾脏无明显的异常现象。
二、预防措施
1、在炎热季节运输时,应切实加强防暑降温措施,妥善安排起运时间,避开高温时分,下午装车晚上行走。如出场的猪苗处于饱食状态时,不宜立即装车起运,必须在休息1~2小时后,方可起运;否则,由于运输颠簸、挤压等,容易压迫、损伤内脏,加剧呕吐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2、设置防护措施。在运输前可根据运载数量,先将车厢用隔板隔成2~3个横格或直接用专用的拉猪笼,拉猪笼一般分2~3层,每小格可装5~6头猪,最好装同体重和同性别的猪。搭盖好顶棚,周围用绳网扎严,以利于通风换气,防止日晒雨淋和途中逃脱;切勿用不透气的帆布等封盖。
3、加强运输途中的护理。车行一段时间,应停车观察猪群,及时赶散堆压的猪只,要投喂一些多汁青饲料,用长嘴塑料瓶逐头给予饮水,饮水中加少许食盐;在当日最高气温时分,应停车蔽荫休息,并用冷水冲刷车厢,以降低车内温度。
4、接猪。猪苗运到猪场,要先在隔离舍观察7天,没出现异常情况,再补打相应的疫苗,饲养7天后,没出现疫情,进行整体消毒后进入猪场分栏饲养并按大、小分开,每栏饲养10~15头为宜。
5、治疗。对出现运输应激综合征的病猪,及时对症治疗。
(1)出现全身震颤、高热的用盐酸氯丙嗪2~3mg/kg体重一次肌肉注射。
(2)对重症者同时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7~10mg,一次肌注。
(3)出现脱水、酸中毒时,及时使用碳酸氢钠溶液150~200mL,一次静注;在酸中毒现象得到缓解后,用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mL,加维生素C 0.2~0.5g,一次静脉注射。疗程不得少于2~3天。
(4)调理消化机能, 预防和控制肠道感染,维持微生态平衡是提高小猪免疫力、降低肠道综合征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建议在日粮中添加抗贩运应激产品,有效缓解贩运应激,减少腹泻发生,提高仔猪机体抗病力,提高贩运成活率!(资料来源:互联网)
猪精彩资讯尽在“猪市快讯”
养猪手机微媒体互通平台,点击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