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猪倌”和他的16年养猪史

datong 网络 2012-10-19 08:16:30

  阳谷县景阳冈,当年因武松打虎名扬天下。最近,这里又出了一个 养猪 大户孟现壮,因为温家宝总理亲自与他座谈,向他问养猪之计而闻名四方。除了一年卖出4万多头 生猪 ,这个其实已是职业经理人的“猪倌”,究竟还有哪些过人之处?孟现壮从北京回来的第十天,记者专程来到阳谷县张秋镇孟楼村,探访了他的 猪场 。

  与温总理座谈的“猪倌”

  2月7日下午,***第一会议室,走来了阳谷县养猪大户孟现壮。作为全国唯一一位 养殖 户的代表,孟现壮与其他11位基层代表一起与温总理座谈,提建议。总理还与孟现壮讨论了当前肉价、养殖技术等问题,孟现壮的建议得到了总理的赞许。

  从北京回来后,孟现壮一下子成了名人。报告会一个接一个,参观者一拨又一拨,作为一个职业养猪人,虽然出了名,但他最愿意讲的话还是怎么养猪,最愿意进的还是那他再熟悉不过的猪圈。

  确切地说,孟现壮早已不是一般“猪倌”,仅凭他一年卖出4万多头生猪这一点,就说明他不一般。

  2月21日,在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孟现壮的正式称呼是阳谷景阳冈良 种猪 繁育场总经理兼阳谷县景阳冈养猪专业合作社社长。

  憨厚朴实的孟现壮话不多,但喜欢笑,憨厚的笑声中透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当记者问起他是如何养猪时,他的话匣子打开了,并兴奋的拉着记者前去参观这个现代化的 养猪场 :“我们这里,不管是谁,进猪场之前都要穿上一次性隔离衣,在门口的消毒处先消毒,否则是不能进出养猪场的。”

  走进他的养猪场,几乎闻不到一般养殖场的臭酸味,干净整洁的猪舍、现代化的通风排气设备、完善的排污设施,已与记者多年前看到的猪场不可同语。

  记者边参观边听孟现壮介绍他的养猪史。

  今年38岁的孟现壮已有16年的养猪史。

  16年来,从12间简易猪舍20头 仔猪 起家,发展到如今占地200多亩,拥有种猪场一处、育肥场四处、年产12万吨 饲料 加工厂一处,成为集饲料加工、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沼气发电和沼液沼渣肥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畜牧龙头企业。2011年向社会改良优良种猪4200头,出栏商品猪42374头,销售收入7200万元。 1 2 3 上一篇: 从打工者到养猪场老板的蜕变 分享至:

一个“猪倌”和他的16年养猪史

腾讯微博

一个“猪倌”和他的16年养猪史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越养越好,越养越多

  在孟现壮的猪场,猪们生活得很“幸福”。

  猪场远离主干道和居民区,周围树林庄稼环绕。室外春寒料峭,室内暖意融融,瞧瞧温度计,24度。场内,一只锅炉烧得正旺。孟现壮说,一个冬天得烧400多吨煤。小猪仔们跟猪妈妈生活在特制的产房内,又舒服,又干净。到了夏天,猪舍温度保持在二十五六度左右,既无粪臭,也无蚊蝇。

  “你对猪好,猪才对人好,你才能吃上好 猪肉 ”只有初一文化程度的孟现壮,无意溜出的这句话颇有哲学意味。

  但猪们在孟现壮这里的幸福生活是从不幸福开始的。猪大批死亡,让他认识到防疫的重要性;猪肉卖不上好价钱,让他认识到品种的重要性; 母猪 怀不上猪仔,让他意识到技术管理的难度;赔得多赚得少,让他想到规模生产多么迫切。

  1998年,有人建议给猪打疫苗,但孟现壮看到猪活蹦乱跳的,一支疫苗好几块钱,舍不得,就没有打。不久,猪就大批的死,死了200多头,那年他亏了17万。从那以后,孟现壮就把防疫作为猪场头等大事。

  随着猪的增多,猪粪便到处都是,一到夏天蚊蝇满天,光粪场就占了5亩地。猪生活得不舒服,人也难受。有人告诉他,环境好猪才少得病。这才有了日处理粪便3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发电工程。

  1999年,孟现壮的猪场已经有五六百头的规模,但是在卖猪的时候,人家说你的猪品种不行,肉不好,别人家的猪肉每斤2.3元,而他的猪只有1.8元。这让他开始了猪场的品种改良。

  虽然引进了新品种,但接着问题又出现了,买来的母猪该配种了,但是试过多次就是配不上。后来一位专家告诉他,猪配不上种是因为管理技术的问题,洋品种的猪不能按照传统的养猪方式养。这让孟现壮意识到,随着规模的扩大,要把猪养好,没有一定的技术管理是不行的,要有专业化的人才才行。

  养了七八年了,他还是个普通的养猪户,因为规模小,在 猪价 上没有话语权。自2005年开始,他的猪场规模开始不断扩大。

  一路走来,在不断失败中,孟现壮的猪越养越好越养越多。

  “想让吃肉的放心,

  就要让养猪的赚钱”

  说起这几年的猪肉市场的起起伏伏,孟现壮颇有几多感慨。

  如今的猪肉市场外部干扰因素太多,甚至于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也能传导到猪肉上来。“你一个普通的养殖户想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也难。”

  “养殖户一怕疫病,二怕价格大起大落。市民想吃好猪肉,价格适中的猪肉,你首先得让养猪户赚钱,养猪的赔钱,养不好猪,你吃不上好猪肉。”

  养猪要想赚钱,孟现壮的感悟是,首先要有信心,有恒心,不能赚了就养赔时就摞挑子。孟现壮说,现在养猪户1/3在赔,1/3在赚,1/3不赔不赚,或者说赔的更多一些。平时要多和加工企业、饲料企业、养猪同行交流沟通,获取信息,别盲目跟风。 1 2 3 上一篇: 从打工者到养猪场老板的蜕变 分享至:

一个“猪倌”和他的16年养猪史

腾讯微博

一个“猪倌”和他的16年养猪史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为了稳定生猪生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标准化养殖场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冻精补贴等,但有些问题解决起来还有难度。

  “在***,我向总理提了意见。建议国家成立 生猪价格 基金,搞好产销对接和生猪储备,防止生猪市场价格过度波动。保持母猪的保险业务和能繁母猪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连续性。建议在奖励生猪调出大县的基础上,对养猪大户也进行奖励,稳定生猪生产。”孟现壮说,“总理对这些意见都很赞同,相信国家会进一步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养猪业的日子会好过起来。”

  孟现壮对未来的生猪市场依然看好。今年他将再扩建一处1.5万头的自动化育肥场,五一之后投产;养猪合作社进一步扩大,会员从600户扩大到1000户以上;用一年的时间做企业文化和品牌,发展到出栏10万头之后,将与屠宰场合作,做出自己的肉类品牌。

  ■ 延伸阅读做好一个职业养猪人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局长 冯继康

  孟现壮作为省里的典型被我们推荐到***,去给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与总理面对面亲自汇报工作,这既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我们山东畜牧业的光荣!

  总理能把一个普通养猪户请到***,亲自询问养猪情况,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养猪业的重视,我们行业部门应该感到压力和动力,切实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孟现壮16年的养猪经历,展现的不仅是一个职业养猪人的成长史,也是我省千千万万规模养殖群体发展的缩影。孟现壮今年38岁,初中文化程度,是一名残疾人,身处偏远乡村,能做出这么大的事业,不简单!他可以说是我省新型农民的一个代表,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孟现壮的养殖场是我省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生态化、组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了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和能动的要素,是推动畜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先进的物质技术装备只有通过人的运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人力资本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畜牧业发展的水平。传统畜牧业技术水平比较低,生产手段比较落后,而现代畜牧业则越来越注重用科技的手段,用现代的物质装备来改造畜牧业,普遍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科技在畜牧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推动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目前,市场供应的生猪,56%是靠像孟现壮这样的规模养猪户提供的,但是当前遇到的问题是还有大部分养殖群体整体养殖水平还比较低,迫切需要提升发展。所以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养殖群体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培养具备畜牧业专业生产技能的职业化养猪人。

1 2 3 上一篇: 从打工者到养猪场老板的蜕变 分享至:

一个“猪倌”和他的16年养猪史

腾讯微博

一个“猪倌”和他的16年养猪史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