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诊断要点: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仔猪,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缓慢,常在寒冷、气候多变及阴雨连绵的季节发生,环境卫生差、拥挤、长途运输等因素可导致本病发生。
临诊症状:典型症状是持续下痢,呈慢性经过,部分仔猪还有肺炎症状。急性型(败血型)多见于断奶后不久的仔猪,体温升高,病初便秘后下痢,病后期腹部、耳、四肢皮肤呈深红色或青紫色斑点,病猪呼吸困难。慢性型(结肠炎型)便秘与腹泻交替进行,有些病猪咳嗽,病程2~3周或更长。
剖检病变:大肠黏膜有典型的坏死或溃疡,或黏膜呈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失去弹性;肝、淋巴结等干酪样坏死。
2.预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首先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消除发病的应激因素,给予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增强仔猪抵抗力。
对本病常发地区,用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进行防疫接种。发病后,将病猪及时隔离治疗,被污染的猪舍彻底清扫消毒,粪便堆积发酵。耐过猪生长发育停滞,应及时淘汰。病死猪应深埋,禁止食用,防止中毒。
3.治疗:每吨料中加入磺胺二甲基嘧啶100克混饲,有预防本病的作用。对病猪的治疗药物可选用土霉素、磺胺-5-甲氧嘧啶与TMP按5:1混合等。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