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外网民对瑞典环保少女的评价如此不同?

yilucaihong 新京报 2019-10-16 11:40:27

撰稿丨徐悦东

最近,16岁的瑞典环保少女葛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在上个月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流泪发表了咆哮式的演讲。她愤怒地谴责各国领导人对全球变暖的漠不关心,认为他们窃取了她的“梦想”和 “童年”,“我们正处于大规模灭绝的开始,你所能谈论的只有金钱和永恒经济增长的童话。你们怎么敢这样?”因此,她也成为了中国社交网络上的红人。

与西方媒体和主流精英对她的赞扬不同,在中国社交网络上,葛蕾塔・桑伯格并不讨喜。“作秀”、“戏精”、“天真”、“何不食肉糜”、“心理有问题”、“幼稚”、“被大人利用的小丑”……对于葛蕾塔・桑伯格的言行,中国网民多是挖苦讽刺,这是为什么呢?

为何中外网民对瑞典环保少女的评价如此不同?

葛蕾塔・桑伯格

葛蕾塔・桑伯格的激进言行,体现出西方环保主义者和保守派在气候问题上的两极分化。近年来崛起的激进环保主义,也成为了西方政治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今年5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主打环保议题的绿党备受年轻人的青睐,已经全面崛起。最近,西方各国群众在一些环保组织的倡导下,成功抵制了许多文化艺术机构接受石油公司的赞助。在美国,“绿色新政”已被104名国会议员以及明年民主党提名的四名总统候选人采用,若能实施,就意味着一场重大的权力分配。

这种激进环保主义的极端性和深具民粹的特性,和这些年不断崛起的另类右翼有着众多相似之处,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左翼对不断极端化的右翼的一种反应。他们都想利用大家对生存的恐惧,通过非理性情绪化的演讲来煽动群众,并会制造和利用社交媒体事件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最终试图影响群众并介入政治,去实施他们设想的激进政策,以消灭或排除掉他们的“敌人”。这也体现出当下西方左右政治势力的极化和民粹化。

瑞典环保少女葛蕾塔・桑伯格是如何成名的?

葛蕾塔・桑伯格最近才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其实她在欧洲成名已久了。

葛蕾塔・桑伯格生于2003年,其父母是瑞典的著名演员。在一年多前,她因看了老师给她放的一部有关环保的电影,就立志做一名环保主义者。在她的倡导下,她全家都开始吃素。她妈妈是个歌剧演员。为了支持女儿,她妈妈放弃了许多全球巡回演出,只为了降低坐飞机的次数,来践行低碳生活。

去年,欧洲两百年来最热的夏天过后,葛蕾塔・桑伯格意识到,她得让更多人重视环保,环境才可能有所改善。她开始罢课。在去年瑞典大选之前的十几天,她每天都到国会门口,拿着“为气候罢课”的牌子静坐。在大选结束后,她每周五罢课去国会静坐,她把这个行动叫做“Friday for Future”。

为何中外网民对瑞典环保少女的评价如此不同?

葛蕾塔・桑伯格的“气候罢课”

后来,葛蕾塔・桑伯格干脆休学抗议。她的故事激励了许多欧洲学生。许多欧洲学生把她当成了偶像,也追随她的脚步,一起为环保罢课抗议。到今年3月份,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万学生响应葛蕾塔・桑伯格的号召罢课抗议。

在今年八月份,《时代》周刊选她为“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为了践行低碳生活,她还专门和摩纳哥王子一起乘坐帆船来到纽约,来参加联合国举办的“青年气候峰会”。

无论她在达沃斯论坛演讲,还是到美国国会山演讲,抑或是在联合国“咆哮”。她的演讲内容都大同小异。她要求大家感受她“每天都感到的恐惧”,她还说“我们甚至可能再也没有未来了”。“我希望你们恐慌,希望你们害怕,像我一样每天都在害怕,然后,我希望你们能够行动起来”。她号召全欧洲青少年大罢课,希望世界各国政府在十年内实现零排放,并取缔燃油车和飞机,还呼吁全人类吃素。

葛蕾塔・桑伯格的“布道”内容,很可能来自气候活动家玛格丽特・克莱因・萨拉蒙2016年的一篇题为“引导公众进入紧急模式:气候紧急行动简介”的文章。现在,这篇文章已被几个激进气候组织奉为圭臬。他们相信,只有通过煽动人类对灭绝的恐惧,才能让大众进入紧急状态,最后才能解决地球上的问题。葛蕾塔・桑伯格在演讲里常说的“想象一下你的房子着火了”就来自于此文。

为何中外网民对瑞典环保少女的评价如此不同?

葛蕾塔・桑伯格在达沃斯论坛演讲

而她每一次情绪化的演讲,都被西方的许多媒体大量曝光,并表示赞许。因此,她拿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呼声非常高。只不过,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并没有颁给她。

葛蕾塔・桑伯格惹争议的背后,是经济利益的纠纷

葛蕾塔・桑伯格的激进言行也受到了西方许多人的批评。在10月10日,葛蕾塔・桑伯格的人偶被一个名叫“觉醒”(

Gli Svegli

)的右翼组织悬吊在意大利罗马的一座大桥上,人偶上面还用英文写着“葛蕾塔就是你的上帝”。意大利政府随即严厉谴责了这种“可耻”行径。除去不认同气候变暖的保守派之外,认同气候变暖的一些严肃的专家学者也批评她的倡议太激进了。

为何中外网民对瑞典环保少女的评价如此不同?

被悬挂在罗马一座大桥上的葛蕾塔・桑伯格人偶

俄罗斯总统普京还回应了葛蕾塔・桑伯格的激进言论。普京表示,他相信葛蕾塔・桑伯格是一位善良且真诚的少女,如果有人利用了她,那人应该要受到谴责。普京说,“没有人向她解释,现代世界是复杂且不同的,生活在非洲和很多亚洲国家的民众想要生活在与瑞典同等财富水平之中,那应该怎么做呢?”

赞同不赞同气候变暖,其背后也是由其经济利益决定的。俄罗斯是石油出口大国,其经济依赖石油出口,普京不认同葛蕾塔・桑伯格的言论也是正常的。美国共和党长期受美国石油工业集团的支持,一直有着敌视环保主义的传统,这几十年来他们通过其阵营的媒体、智库和研究院,一直否认着气候变暖。而根据《卫报》报道,随着石油公司在近年来对共和党的更多赞助,美国两党在气候变化的议题上的分歧拉至史上最大。

对于一些民粹主义领导人来说,为了获得中下层民众的支持,也可能成为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因为许多中下层民众从事的行业是在环保上表现不佳的。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若实行西方环保主义者对全球气候变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这无疑变相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据《卫报》报道,许多西方的大型石油公司通过政治游说、赞助学术研究和媒体宣传,在这几十年来一直在为自己的责任“甩锅”。他们将气候变暖的责任个人化,希望每个人自己承担起减排的责任,他们还将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归咎于贫穷得多的发展中国家,使他们摆脱主要责任。

因为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利益相关者自然会倾向于否认气候变暖或将其碳排放责任进行“踢皮球”。《卫报》专栏作家Rebecca Solnit认为,甚至在立场偏左的美国硅谷,其网络公司的发展,也助长了气候变暖。因为其技术让大家使用了越来越多的电力,来管理我们越来越多的活动。仅在2013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中,数字技术全球排放量的份额从2.5%增加到3.7%。在未来,这些亿万富翁们没准也会出于自身利益,而做出反对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决定。

为何中外网民对瑞典环保少女的评价如此不同?

为了减少碳排放,葛蕾塔・桑伯格坐帆船去美国

对于一些环保主义者来说,环保也可以成为一种谋利的生意。有人就批评美国著名环保主义者艾伯特・戈尔打着环保的旗号捞金。他已成了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公司的大股东,也为环保这个市场提供咨询和演讲赚取了上亿美元的财富。而戈尔自己却乘坐耗油量极大的私人飞机,和住着耗电量极大的豪宅。此外,各国的环保产业也发展得蒸蒸日上,环境保护本身也融进了资本主义体系的运作当中,成为越来越有利可图的产业。

为何中外对葛蕾塔・桑伯格的评价如此不同?

对于瑞典环保少女葛蕾塔・桑伯格来说,西方主流媒体的评论多是赞扬的,因为环保也符合西方的“政治正确”。虽然西方也有她的批判者,但这种批评大多体现为政治立场的不同。而在政治立场的背后,代表着不同团体的经济利益。

而在中国,网民们对葛蕾塔・桑伯格却极尽嘲讽。这难道是中国人不支持环保,没有环保意识?恰恰相反,中国正在认真地执行减排协议,政府的多项措施也体现着落实环保政策的决心。在中国的舆论场上,批评葛蕾塔・桑伯格的人大多也赞同环保,这跟葛蕾塔・桑伯格在西方的批判者是非常不一样的。

中国网民讨厌葛蕾塔・桑伯格的第一个原因是对西方环保主义者口中的碳排放机制的“不信任”。对于大部分中国网民来说,“发展就是硬道理”是大家的共识之一。他们口中的碳排放机制会不会成为西方变相剥夺中国这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工具?西方国家不能先发展和污染地球了,在治理好环境之后再用和他们同样的标准来限制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首先要承担自己的历史义务。而这种“不平等”的感觉和瑞典所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上所处的高位,自然会引发中国网民觉得她“何不食肉糜”、“白左”的嘲讽。此处的抵触心理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民族情绪。

为何中外网民对瑞典环保少女的评价如此不同?

网上嘲讽葛蕾塔・桑伯格的微博网友

此外,她为某项社会责任“博出位”、“作秀”、“戏精”、“被大人利用”以及她在公共场合下带有民粹性质的“极端”言论,还有她作为社会活动家所搞的包括“气候罢课”和坐帆船去美国的社会活动,都是中国网民非常不习惯的地方。环保已深入人心,我们的舆论场上少有像共和党那样公然反对气候变暖的“异端”。对于一个能影响决策的众声喧哗的开放舆论场来说,越“出位”的言论似乎越容易脱颖而出,对手辩驳的言论也会“升级”。在当下政治两极化越来越严重的西方,这种激进言论也随着政治极化而变得不那么敏感,也成为了可鼓励的话语。

而且,我们还不习惯于这种社会活动。对于社交媒体时代的社会活动来说,其实很难区分其在“作秀”还是在搞活动。有人指责“地球一小时”的集体同时断电其实会浪费更多能源,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作秀。其实,这个活动并不在于关灯的那一小时能节省多少电,而在于通过这个“秀”来传播节能环保的理念。通过制造媒体事件来获得更多关注,是许多成功的社会活动的重要部分,我们更应该看重“秀”背后的理念。

为何中外网民对瑞典环保少女的评价如此不同?

讽刺葛蕾塔・桑伯格“嘴炮”的帖子

有网友认为她“被大人利用”而可悲,这则说明,我们其实没那么相信或推崇孩子们是可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被利用”是一种非常实用世故的阴谋论视角,为了天真的理想总是可笑的,因为背后总有不为人知的黑手,被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其实“被利用”是个伪命题,因为“利用”是相互的。对于所谓的“幕后黑手”来说,他们利用了葛蕾塔・桑伯格宣传了他们的环保理念,没准有益于他们的利益;而对于葛蕾塔・桑伯格来说,她也利用了他们,赚得了名气和身份。这当然是一种很市侩的视角。葛蕾塔・桑伯格就算是为了她天真的激进环保理想,她也算是许多人做不到的知行合一了。

还有人批评她“空谈”。其实像她这样的社会活动家,在那样的决策体系下“空谈”、“嘴炮”也是一种参与决策的方式。实干当然重要,专业决策有专业人士去做,而她的角色也就止于“空谈”和提出批评,进而影响更多的人和更大的决策机构。这整个机制也是中国网友不习惯的地方。

在左右极化的西方舆论场上,在右翼崛起之后,激进环保主义者的这种激进的“空谈”也是对激进右翼势力的一种反击。西方极端右翼势力的民粹领导人“空谈”、“嘴炮”也曾甚嚣尘上,领一时“时髦”。其刚横空出世时也很令许多人震惊,也掀起了我们反思西方“政治正确”的潮流,许多人在其中寻找到自己新的主体位置。而激进环保主义的言论第一次如此受中国网民关注,震惊和不解自然也是正常的反应。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9/oct/11/political-polarisation-climate-cr***-trump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9/oct/09/polluters-climate-cr***-fossil-fuel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9/oct/11/election-climate-brexit-green-policies-mp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9/oct/12/if-they-dont-do-it-we-will-greta-thunberg-warns-climate-strikers-of-long-haul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9/sep/23/greta-thunberg-speech-un-2019-address

https://www.theguardian.com/australia-news/2019/sep/25/morrison-responds-to-greta-thunberg-speech-by-warning-children-against-needless-climate-anxiety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9/oct/10/power-silicon-valley-climate-cr***-big-tech-profitable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9/oct/11/greta-abiy-ahmed-nobel-peace-prize

https://finance.***.com/a/20191012/007434.htm

http://www.sohu.com/a/339728738_562531

http://www.sohu.com/a/343278605_600501

http://global.sina.cn/szzx/article/20190930/0587ae88e7851000.html

https://news.ifeng.com/c/7qSz35bFJQw

https://new.***.com/rain/a/20190929A0B5A700

撰文 | 徐悦东

编辑 | 余雅琴

校对 | 薛京宁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