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环保青年群像:我们的青春正当时

lidong 新京报 2019-05-03 12:02:36

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奋战在生态环保战线上的青年人们也在挥洒热血,奉献青春。身为“80后”“90后”的他们,每天在平凡的岗位默默付出,执着坚守,为了北京的蓝天绿地,努力发光发热,贡献智慧。

“80后”苏学田:让移动源执法不留死角

今年39岁的苏学田是一位“80后”,作为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监察科副科长的他,主要承担组织指导全市开展机动车排放执法监管的工作。他十几年如一日坚守一线,丰富的实战经验为他的工作提供了强大助力,成为一名敢于创新的“老环保人”。

五四环保青年群像:我们的青春正当时

移动源污染是本地排放的“主力”,为此,生态环境部门加大力度检查排放超标的重型柴油车。早上六点多出门,晚上八九点钟到家,对他来说已是常态。“早上到单位后,必须尽快换上工作服准备出发赶往各个检查站。” 苏学田说,有时要去密云司马台综合检查站、怀柔汤河口综合检查站等较远的检查点,来回路程就要超过400公里。

由于检查长期接触尾气,苏学田患有严重的鼻炎,但为了方便和司机沟通,他平时却很少戴口罩。大货车台阶高,每次检查都要“爬上爬下”,一天至少几十次。“冬天气温低,关节不灵活,有一次下大车的时候把脚崴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要靠拄拐行走,至今还未完全恢复。”苏学田说。

北京的天越来越蓝,苏学田的工作却未因此变得清闲。为了提高效率,苏学田组织开发了机动车执法APP,利用大数据支撑全市机动车执法工作。

“以前机动车执法,都靠人工记录和录入,不仅用时长,检测结果也不能形成大数据库进行有效利用。”苏学田介绍,去年6月APP上线后,只要打开APP对着车牌号一扫描,车辆的基本信息就出来了,同时还能看到该车的历史检查记录,效率比之前提高了至少十倍。

有了大数据库,有黑历史的“脏车”再也无处遁形。苏学田介绍,去年有一辆车一年中被查出超标64次,相当于不到一个星期就被记录一次。对于这类“屡教不改”的超标车辆,APP都会记录在案,成为重点监管对象,执法人员则会入户对车进行复检,直到车辆排放达标为止。

据悉,2018年共有17万多辆车被查处后进行了整改,最终由排放不合格到排放合格,从而退出了“黑名单”,真正达到了减排的目的。苏学田透露,今后,非道路机械的执法情况也将全部录入机动车执法APP,让移动源执法不留死角。

蔡金娜:不愿一成不变,喜欢尝试新挑战

23岁大学毕业后,蔡金娜选择成为一名环保执法人员,今年已是第15个年头。担任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执法二科科长的她,负责组织全市大气类执法检查。

五四环保青年群像:我们的青春正当时

由于负责固定源一线执法,蔡金娜最常打交道的就是排污企业,每周至少有两三天都要在外面奔波。为了防止一些企业利用休息时间偷排,总队这两年还特别安排了周末和夜间的“全时执法”。

然而,除了加班加点,与严寒酷暑战斗之外,有时还要直面危险。有一年冬天,蔡金娜和同事们在查处一家排污企业时,遭到了企业的暴力抗法。“当时正值冬天,天寒地冻,那家企业的负责人不仅煽动工人将我们围起来,还反锁了大门,双方在冷风中僵持了几个小时,报警之后才得以脱险。”谈起这次经历,蔡金娜仍记忆犹新。

随着企业的法律意识增强,现在这种情况大大减少,但同时也要求执法人员更加严格执法,充分举证。为此,工作之余蔡金娜没有放松自己,不断学习新法律法规、新标准,思考尝试新的工作模式,力求不断创新,让执法工作更有成效。这也正对了蔡金娜的性格,不喜欢一成不变,而愿意尝试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从2017年8月开始,北京市环境执法部门依托“热点网格”反映的线索,开展精准大气执法,现在已经实现全市范围500米精度的自动报警分析,大大提升了执法效率。蔡金娜透露,下一步还将把这一技术系统地推广到街乡镇,推动区域环境持续改善。

通过蔡金娜和同事们的努力, 2018年全年,北京市固定源共立案查处4929起,罚款金额22956.22万元。其中,大气类违法行为立案处罚2279起,处罚金额6241.55万元,分别占总数的46.2%和27.2%。

在高强度工作的同时,蔡金娜还身体力行地传播环保知识。应女儿学校的邀请,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次走进学校讲解大气污染和治理、垃圾分类等环保小知识,播放执法视频,不仅让女儿理解了自己的工作、为妈妈的职业骄傲,还为更多的孩子树立了环保理念。她希望,通过一代代的传递,环保理念会越来越牢固地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

“90后”环保尖兵:潘锦秀

“8时PM2.5浓度,城六区:64;西北部:58;东北部:55;东南部:71;西南部:53。”每天早上9点之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官方微博都会准时发布当天的第一条消息,这也是潘锦秀一天工作的开始。

五四环保青年群像:我们的青春正当时

“90后”潘锦秀是一名空气质量预报员。“刚来时没想到工作会这么忙。”值班人员每天八点上岗,发布微博、数据检测、预报会商……每天的常规工作流程就有20余个。一旦遇到重污染天气,微博更新的频次要提高一倍,会商时间也会延长,有时早上五点要上岗,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下班。

周末加班也是常态。比如有一年秋天连续发生了四次重污染,每次都赶上周末,需要不停地更新微博并进行解读、写材料分析,那个月潘锦秀只休息了一次。她笑称,“周边的外卖点的都不想吃了。”

潘锦秀在学校时研究方向为京津冀空气质量数值预报,通常参考一种气象模型,而老预报员们则更谨慎,会综合中央气象台、欧洲中心等多家气象数值预报产品,并结合空气质量数值模型的预报结果,形成最终的未来一段时间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结果。

“分析的结果特别准。”潘锦秀第一次值班碰到的红警,同事们提前一周就成功预测。这让她非常震惊,于是下定决心潜心钻研,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并学习经验丰富的老预报员们的匠人精神。

只有准确还不够,空气质量预报专业性强,关注度又特别高,如何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语言成了难题。为此,她每天翻阅单位编写的常用术语小册子,一点点摸索语言表达,努力让预报变的活泼有趣,收获了网友不少好评。几年下来,她已经成长为一名骨干力量。

虽然平时工作忙,但潘锦秀却很有成就感。“刚开始朋友们听说我的工作都会吐槽没成效,空气怎么还是这么差,微博上也有很多网友不理解,现在随着北京的天空越来越蓝,得到的认可也越来越多。”在朋友晒蓝天的时候,她也会把图片保存下来。

新京报记者 沙璐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