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环保(300172)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契机,紧紧围绕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认真审时度势,科学组织生产经营,努力提升经营业绩,保持了公司稳定健康的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79,839.8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25.3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6%(如果本期不计提股权激励费用1,534.5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45%)。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固废处理板块的污泥耦合处理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水务板块的工业水处理业务平稳发展;同时,公司打造的产业创新平台获得了收益。报告期主要经营情况回顾如下: 1、巩固已有优势市场,产业持续创新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在水务、固废、烟气治理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业务模式也不断创新。 已从原来以工程总承包EPC为主,拓展了环保设施运维、产业创新平台运作。其中,污泥耦合处理基地的投资布局及设施运维,污水处理厂及分布式污水处理站的投资布局及设施运维,产业创新平台的投资及运维。其资产和营收占比越来越大。 水务业务:公司持续抓好水务市场开拓,成功承接了新疆新特高盐废水零排放、山东盛鲁电厂零排放等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巩固在工业水业务领域、特别是废水零排放业务上的竞争优势;"分布式污水处理站"水体水质净化及水质提升业务取得较大突破,成功承接了江宁泵站前池水质提升项目,继续保持细分领域的龙头地位;成功承接了江苏德邦化工水处理、延长石油污水处理、国电投分宜水岛、新疆天业(600075)中水回用、伊拉克鲁迈拉精处理等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大工业水处理领域的优势地位;固废处理业务:公司加大固废处理业务市场拓展,加强污泥处理基地全面布局及EPC业务开拓力度,各在运项目新增污泥处理合同的开拓及签订、新布局温州(苍南)、曹妃甸2个处理基地;持续推动污泥耦合处理业务快速发展,成就污泥耦合处理示范基地和行业领军企业;公司积极参与国家污泥耦合处理试点项目申报,由公司参与投资建设、技术支持并合作申报的项目共7个获批试点(约占25%),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在污泥耦合处理行业地位。 烟气治理业务:公司推进烟气治理市场业务开发,成功承接永皓脱硝改造、平煤朝川焦化消烟除尘改造、信发脱硝及中煤新集脱硫脱硝等项目,巩固半干法脱硫技术的领先优势,并实现石灰窑炉脱硝新领域的突破,稳步推进公司在非电烟气治理市场开拓进程。 报告期内,公司新承接合同额6.70亿元,其中:水务5.12亿元、固废处理0.70亿元、烟气治理0.88亿元;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合同金额合计为29.06亿元,其中:水务10.26亿元、固废处理17.96亿元、烟气治理0.84亿元。 2、加强项目全面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项目全面管理,按照合同要求科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严格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细化责任分工,明确责任单位,做好统筹协调,按时保质的完成了一批重点项目。 水务业务:三门核电1#2#机组、海阳核电1#2#机组、田湾核电3#4#机组、阳江核电5#机组等核电水处理项目投入商业运行;登封市政污水处理、江宁泵站前池水质提升项目进入系统调试,银川第七污水处理厂项目进入商业运行。 固废处理业务:常熟、南京化工园、河南驻马店、深圳海丰等污泥耦合处理项目相继建成、调试、运行。 烟气治理业务:中煤大同超低排放、山西焦化(600740)脱硫脱硝等项目顺利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克服原材料价格及汇率上涨等因素造成的成本压力,从手续、设计、采购、监造、实施、运营等方面加强项目全面管理,各部门通力合作,控制项目成本,保证实施质量,实现各大项目顺利实施并平稳移交。 3、技术创新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专注于水务、固废处理、烟气治理等领域的技术开发,积极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创新产业化等工作,推动了公司技术的提档升级,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培育发展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打造的产业创新平台,完成"十二五"水专项、江苏省成果转化通过验收,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国家级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万人计划"、省生态环境产业创新集聚区、南京市科技顶尖专家。公司技术团队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共获得新授权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件。 4.人才激励方面 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不断健全人才开发机制,团队素质显著提高。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发展实际和团队建设要求,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充分使用各种渠道大力发掘人才,对内继续推行"英才计划"提拔英才人员走上关键岗位,建立了健全商学院、E-LERANING高绩效经理等人才培训机制,鼓励和引导员工自我素质提升。同时,公司实施了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发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公司长远健康快速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节能环保服务业 1、生态环境治理综合解决能力优势 公司作为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致力于水务、固废、烟气治理,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具有生态环境治理的研发设计、核心装备制造、设备系统集成(EP)、工程总承包(EPC)、设施运维、项目投资及产业融资等一条龙服务能力;公司始终致力于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系统解决能力,为工业和城镇客户提供全生产过程和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服务。 公司立足于水务及固废处理领域,通过"工业和城镇废污水处理"向"工业和城镇污泥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延伸,特别是利用积累的技术和客户优势资源,成功拓展了污水及污泥处理的新商业模式,即,以分布式污水处理站为核心的水质提升、以污泥耦合处理为核心的固废处理业务;同时引进的专业化团队,开拓了烟气治理、余热利用及VOCs治理市场;通过并购常熟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提供环保高端核心设备支持。上述各产业均已具有成熟的团队、技术、业绩、研发储备和项目实施经验。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公司利用打造的"环保产业创新平台",整合多方资源,以"产业+平台"双翼模式发展产业,有效提升了综合解决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2、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优势 公司始终重视"水务、固废、烟气治理"新技术及新工艺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坚持持续性地技术开发和研发投入,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拓展需求。同时,公司打造的产业创新平台,以市场需求导向研发,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创业、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孵化高科技企业,赋能公司业务创新发展。 公司牵头组建了国家级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联盟单位共同承担了多项科技及产业化项目;承担了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水专项、省科技成果转化、省战略新兴产业示范项目等科研项目二十项,相继组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平台。近年来,公司还积极创新合作模式,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引入高端研发团队等模式,积极消化、吸收先进环保技术,促进并完善公司研发体系,持续加强了自主创新能力。 报告期,公司新增专利20项,截至2018年12月31日拥有专利共计318项,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新技术、新产品的强力支撑。 3、业绩和品牌优势公司深耕环保行业近二十年,凭借着领先的环保技术和和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完成了众多大型优质工程,并获得多项 国家级环保示范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 公司业绩覆盖电力、石化、冶金、建材等国家重点工业和城市环保领域,其中在某些细分行业,如核电的水处理市场占有率位于全国前列,客户遍布全国并拓展至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海外市场,承接模式包含EPC、BOT、PPP等多种模式,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断加大污泥耦合处理布局力度,已在全国范围内合作投资、建设、运营十余个污泥耦合处理基地,总处理规模达100万吨/年,已成为国内污泥耦合处理示范基地及行业领军企业。公司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不仅有利于公司保持现有用户,同时能够帮助公司以更低的成本争取新用户、推广新产品、进入新的市场领域。 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积极维护公司在行业中的品牌形象,不断扩大"中电环保"品牌影响力以及社会公信力。进一步加强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4、人才和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人才引领、敬业精业、价值共享"的人才观,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完善人才激励和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同时通过各类项目实施的历练和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水平,促进员工职业发展,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通道及成长机会。同时,公司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更新队伍结构,不断提升团队能力,以适应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公司按照发展战略,并根据有关规定,在2018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一步激发了公司管理团队和业务骨干的积极性,有效推动公司的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通过多年培育、锻炼,组建了一支团结、精干、进取的高素质管理团队,核心经营管理人员均拥有多年的环保行业经验,对于行业发展的敏感度高,创新意识强,具备驾驭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能够很好的把握公司发展方向,带领公司更快、更好的发展。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归纳为:企业宗旨:改善环境、创新务实、合作共赢;经营理念:诚信、创新、卓越;人才观:人才引领、敬业精业、价值共享;使命:以改善环境为己任,实现"天蓝、水清、地净";愿景:百年中电,驰名中外的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经营计划 1、市场开拓方面 按照"改善环境、创新务实、合作共赢"的企业宗旨,全面调动公司资源,加大新产业拓展力度,夯实水、固、气及创新平台的"3+1"产业格局,做强主业、做大平台,争做国内一流、国际水平的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各产业保持高成长水平,巩固各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水务业务:继续巩固工业水市场行业领先地位,加快工业水综合利用及零排放、中水回用、市政污水提标改造及再生水利用、特别是河道水体水质提升及分布式污水处理站等重点业务开拓,环保高端装备基地实现产品规模生产销售。 固废处理业务:以污泥耦合处理业务为核心,拓展污泥、垃圾、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耦合处理以及危废处理等新领域;加强污泥耦合处理BOT、EPC业务等市场开拓力度,加强优质污泥处理基地布局,推动重点项目开发进度;投产项目扩大污泥来源,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扩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收益水平;巩固与华润电力深度合作关系,并积极向各大发电集团拓展。 烟气治理业务:根据市场情况以及客户需求,扩大半干法脱硫超净排放、石灰窑炉烟气脱硝等新技术领域的业务量,抢抓提标改造的有利时机,积极拓展非电烟气治理市场领域。 产业创新平台:加强平台建设,发挥平台的"人才引领、市场导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功能,按照"平台+产业"的双翼模式,以市场需求导向研发、促进科技应用,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平台空间延伸,增强产业创新平台的影响力。 2、技术创新方面 公司秉承"诚信、创新、卓越"的经营理念,以改善环境为己任,为实现"天蓝、水清、地净"做出贡献;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发展战略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突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技术创新研发、技术改造和成果运用水平,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水环境处理产业围绕提升非电水处理市场提升技术研发实力;固废资源利用产业加大垃圾、生物质耦合发电的技术研发;烟气治理产业加快推动非电烟气治理市场的相关技术研发。 3、团队建设方面 公司突出"人才引领、敬业精业、价值共享""的人才观,持续按照企业规范治理准则的要求,科学定岗定员,强化编制控制,突出任用"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进一步完善员工梯队建设工作。首先继续推行"英才"计划实施,为员工实现价值创造更好的平台,有效激发公司的内生动力。其次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助推公司快速健康发展;最后是加强员工素质提升,借助公司内部商学院等培训平台,狠抓员工素质提升,持续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对员工自我提升进行奖励。 4、项目运营方面 完善项目经理负责制,优化设计,不断积累实施经验,凝聚技术核心能力;突出预算管理,控制项目费用,降低采购成本,拓宽合格供应商范围,利用公司招标平台,做到公开透明,严格杜绝内部腐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把控实施进度。 加快推进陕西渭化脱盐水站、江苏德邦兴华化工水处理等总承包项目实施,保证项目按要求达产达效。 5、公司治理方面 公司将持续完善内控体系建设,继续强化公司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内控风险控制,保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公司将进一步提高董事会及总经理办公会决策效率,确保公司重大战略和项目加快实施和执行。强化内部财务稽核,全方位推进预算精细化管理,建立预算考核体系框架,合理控制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完善差异化考核体系,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刚性约束和多种激励。探索研究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6、资本运作方面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带动优选并购,完善产业布局,将围绕主业积极进行产业的横向和纵向并购,横向并购重点以整合同行业的产业资质和市场等资源为主,纵向并购重点关注产业上游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研发、环保装备制造等企业。公司将凭借资本市场的有利平台,适时采取银行、再融资、绿色债等多渠道的融资方式,积极推动产业链延伸和行业内整合等外延式发展,做大做强做优生态环境治理产业。 二、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十三五"期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以及"美丽中国"战略的实施,未来环保产业将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给予整个环保行业带来了有利的发展机遇。同时,环保行业领域,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行业内细分领域的企业较多,各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谋求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业务领域,抢占市场空间。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导向,更多的优秀企业和社会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环保产业,导致行业竞争将日趋激励。为此,公司将发挥自身团队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创新企业发展模式,通过与政府及产业基金合作等方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2、管理风险 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业务布点的区域越来越广,新成立的项目公司越来越多,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如果公司的管理水平以及人才队伍建设不能适应公司规模扩张的需要,内部控制体系未能及时调整完善,公司将面临较大的管理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根据发展实际不断完善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各子公司及项目公司的有效控制。目前公司已经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正在实施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了管理人才和核心骨干,并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逐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效降低了业务发展带来的管理风险。 3、成本控制风险 公司致力于为工业(包括电力、石化、冶金、建材等)和城镇提供环保系统解决方案,商业模式包括:研发设计、核心装备制造、设备系统集成(EP)、工程总承包(EPC)、设施运维和项目投资(PPP、BOT、TOT)等。营业成本中,设备和原材料制造采购成本占比较大,钢材和化工产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相关成本。随着国家去杠杆、调结构、去产能等政策的实施,钢材和化工产品价格受产能受限影响总体保持增长,同时美元汇率的上升,也导致了进口零件价格的上升,上述市场的变化对公司的营业成本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公司面临融资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风险,对公司财务成本的上升及利润水平带来较大的压力。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实时做好备品备件工作,对冲采购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通过拓宽采购渠道、优化供应商配置、强化审计稽核等措施,完善采购管理流程,进一步强化了营业成本控制能力。公司加强财务统筹管理,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及资金集中管理,根据资金需求规划适时启动再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4、应收账款风险 随着公司市场范围拓展越来越广,主营业务呈现快速增长,公司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同时也造成了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回款周期相对较长。公司客户主要为各地政府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客户资金实力雄厚,履约能力良好,但如果发生大额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将会给公司现金流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强化了项目实施履约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合同管理、跟踪客户征信状况、加大催收力度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