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是当前核心任务。很明显,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畜牧行业、养猪行业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环保加压!2017这些区域不能养猪了,有些河流还会设置河长
先来看养猪行业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成绩,“十二五”期间,6.1万家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成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全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累计下降12.9%、13%、18%、18.6%。
而根据此次发布的十三五生态环保保护规划的目标显示,国家还将继续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并提出以下几点具体目标:
一是划定禁止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区域,加强分区分类管理,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途径,整县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二是养殖密集区推行粪污集中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
三是2017年底前,各地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
四是大力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和建设。
五是推进健康生态养殖。
六是在环渤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重点排放源氨防控研究与示范。
在上述几大目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畜禽粪污的处理和禁养区的设定已经成为畜禽环保治理的重点,尤其对于禁养区的设定,更是提出明确的时间执行表。
其实早在去年11月,农业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中,对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10省的生猪养殖业做成调整优化,涉及的重点地区包括珠江三角洲水网区、长江三角洲水网区、长江中游水网区、淮河下游水网区、丹江口库区等133各县。
而今年5月18日,环保部发布了关于征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根据该意见稿中的信息显示,全国目前已经有150个县市被划入禁养区。
随着政策的层层加压,禁养、限养对养猪业的区域布局也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根据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副处长杨军香在《首届猪场污水处理和废弃资源利用技术论坛》上的介绍, 该政策推出一年来,共计减少上述10个省份的生猪存栏数量近2000万头。
在本次发布的十三五生态环保保护规划中,对于环保保护的追责也达到空前严苛的地步,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具体要求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领导干部离任后出现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并认定其应承担责任的,实行终身追责。
环保加压!2017这些区域不能养猪了,有些河流还会设置河长
无独不偶,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根据该《意见》内容和目标,在纵向上,省级主要领导、市委书记市长、区委书记区长、镇委书记镇长、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各级“河长”形成治水“首长责任链”;在横向上,发展改革、财税、水利、国土、农业、交通、环保、经贸、住建、工商、公安乃至监察组织人事部门各有分工、各具使命。限制向河湖排污、防治水体污染,严禁侵占河岸、乱采乱挖,河长制不仅负责河流“水质达标”,更是管好整个河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
比如在浙江,衢州龙游县委书记刘根宏履新第二天,就来到了钱塘江源头衢江附近认河、巡河。近日浙江衢州市5个县市区主要领导集中到任,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认河、巡河,签订河长履职承诺书,立下军令状,挑起河长担子,而第一步就是进行畜禽污染的治理。
环保加压!2017这些区域不能养猪了,有些河流还会设置河长
于是出现了一组这样的数据,从2013年到2015年,浙江省生猪存栏量从1338万头降到730万头,减少608万头,锐减45%;年生猪出栏量也从1895万头减少到1316万头,减少579万头,下降31%。
因此,综合来看,明后两年将是养猪业环保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全国生猪布局来看,养猪业也将向西北、东北等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迁移。对于政府来说,粪污治理是必须的,但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对于养猪人来说,不论我们的猪场是否被划进禁养区,都要积极地做好转型升级,争取达到国家对环保的要求。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