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老人从源头探游3000里汉江:一边游泳一边宣传环保
水上花甲背包客,汉江千里走单骑。
“黄鹤楼,南岸嘴,龙王庙,我游回来了!”10月28日,65岁的武汉老人鲍政斌在汉阳南岸嘴出水,上岸后他十分激动,高声吟诵自己写下的千字《汉江赋》。
8月底,老鲍独自前往陕西汉江源并顺江而下,一边游泳,一边记录风物人情、呼吁环境保护。在两个月内,他完成了从汉江源至汉江口1500公里的探游。这是他对自己母亲河的一个长久的梦想,如今终于完成。
喝了几十年汉水 决定一探其源头
常言道“饮水思源”。鲍政斌家住汉口,汉江水养育了他六十多年,他也在汉江里畅游了五十多年。家住汉江尾的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很想知道这流淌千万年的汉江,为何有如此丰沛的水量,源头在哪里,是个啥模样?
今年8月29日一早,鲍政斌背上行囊从武汉乘高铁出发,当天傍晚就到达了陕西省宁强县。次日清晨,他背上旅行包,租电动车前往汉江南源玉带河。一场秋雨后,河床裸露,老鲍在雨后湿滑的山路上步行了三四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玉带河的源头――锦绣汉源,四个字由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
第二天上午还是下雨,老鲍又去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确定的汉江源头――古汉源。这里是汉江距离最远的正源,常年流水不断。不过,老鲍到达时却发现已彻底断流,出水口金牛洞十分干涸,就连带他上山的村民母子也十分惊讶,他们说古汉源从未断过水。
“其实,汉江不只这两个源头。”老鲍说,他还去过汉中市留坝县的石门,这里是陕西省地方志记载的汉江源头,水量最大,形成了一个水库。
从汉江源头下水与古人交流对话
9月1日上午,老鲍在国家确定的汉江正源――陕西宁强县六安镇汉王山汉江第一桥举旗下水,开启了“三千里锦绣汉江单人徒手耐力游环保之旅”。
汉江源头之水清凉甘甜,只是今年水量剧减。老鲍顾不得冰凉,或身浸其中,或举旗涉江。
“浸泡在清澈的汉江源中,深感人生易老汉水不老,江河万古流淌。”老鲍说,“这是养育了我们的母亲河,我感恩、敬畏,任何污染她的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
老鲍真正开始下水游泳,是从第二站陕西勉县开始的。9月3日上午10时,老鲍在勉县汉江定军斜拉大桥上游百米处下水,诸葛亮就葬在勉县的定军山,定军大桥由此得名。游在这三国古战场,穿越千年时空,用这种方式与古人交流对话,老鲍觉得别有情趣。
9月25日,老鲍到达第十站陕西白河县,下水游向对岸的湖北十堰郧阳区。此刻,老鲍心潮澎湃:汉江游子,终于要游回家了。
老鲍8月底从武汉出发的时候,只带了两套换洗的衣服,都是短袖夏装。山区温度忽高忽低,十多天后到达陕西石泉县时,气温一下子降了十多摄氏度,他自恃有冬泳的底子,觉得能扛过去。结果游泳上岸后,冷风一吹瑟瑟发抖,只好花150元在县城购买了一套长袖运动装。再后来到了襄阳,气温又降了,他又加购了一件毛背心。
“要是提前一个多月出发就好了。”老鲍说,25摄氏度的水温是最适宜游泳的,一开始他每天还能游两三个小时。后来水温只有十多摄氏度了,长时间浸泡能量消耗太大,又没有专门的后援补给,他不得不缩短每天的游泳时间。
汉江上大坝太多 为畅游留下遗憾
2010年,老鲍曾历时一个月,从武汉沿长江游到上海看世博会,当时有雇船跟随补给,还有同事在陆上做后勤保障。这次不同的是,汉江上游水量较少,加上沿江20多个市县几乎都有坝,有的还不止一个坝,老鲍很少能够畅游。
汉江上游的水量较小,到了第6站陕西石泉时,老鲍发现这个汉江段的支流较多,水量和水质都比较好。但汉江的河床因为之前采砂,形成许多坑洼和乱石堆,阻碍了水流,仍然无法畅游。
9月19日,老鲍到达第7站陕西紫阳县。“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的木船可直达汉口龙王庙。现在不行了,因为上下游都修了水坝,我想从一个县游到另一个县的计划也就落空了。”老鲍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你没法体会不能畅游的痛苦!”老鲍说,在很多的江段,他都是在有坝的地方提前上岸,不由得心生感慨:“还是武汉大江大河大湖多好,游泳爱好者的福气!”
到了陕鄂交界的十堰郧阳区,汉江水面才宽阔了起来,几乎一眼望不到边。老鲍很想一口气游到丹江口,却苦于没有后援安全保障,只好作罢。到了丹江口大坝下游,水质清澈而且水流不快,他才畅游了两三天。
老鲍说,虽然说畅游的各方面条件很有限,但“逢县城必游,逢桥必穿”是他必须坚持的原则。一直到了仙桃、汉川一带,才没有了坝和发电站。
汉江航运博物馆将收藏此行物品
游历两个月,老鲍也遇到了许多令他感动的人和事。
有次在陕西城固搭车时,本来司机不愿去偏僻的位置,老鲍愿意出40元双倍的路费,司机这才答应送他。一路上聊天时,司机得知老鲍是从湖北远道而来,为了保护汉江奔走呼吁,大受感动,体贴地询问老鲍一路上肯定花费不少,坚持不收一分钱的车费。
9月24日,老鲍在陕西旬阳县参观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时,遇到了来自古巴的一家三口,对他游走汉江全程之举大加赞赏,合影留念并欢迎他去畅游加勒比海。老鲍离开时,该馆馆长刘贵棠提出,想收藏他此行的物品以供展出。老鲍答应了刘馆长的部分要求,回汉后准备将旗帜、环保资料、泳镜、泳裤等装备快递过去。
“这确实是值得收藏的环保之游。”老鲍说,伟大的汉江水系,养育了汉民族、催生了汉文化。正因为有了“一泻三千里,泽被秦与鄂”的汉江,才有了五百年的大汉王朝,五千年的龙凤文化。而我们的血脉、名称与汉江的“汉”紧密相联:汉族、汉语、汉字、汉服,就连家乡大武汉也是因汉江而兴起的风水宝地……
“汉江,中华民族之根、之源,创造了多么灿烂的文化,涌现了多少张骞那样的英雄豪杰!”老鲍说,此行他游走过的宁强、勉县、汉中、城固、洋县都属于仰韶文化区域,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游走在这样一条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河流中,怎能不激动?怎能不感恩?“而感恩汉江的最好方式,就是敬畏她,呵护她!”
(原标题:江城“游侠”两月探游1500公里汉江)
来源:楚天都市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