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切实将严格禁止“一刀切”摆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突出位置加以推进;
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中,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
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一刀切”问题的查处力度,对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再次指出,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环保“一刀切”问题,必须态度鲜明、坚决反对、严格禁止。这充分彰显了生态环境部对相关问题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鲜明态度。
对环保“一刀切”说“不”!专家强调:要从生产阶段解决问题!
生态环境部始终坚决反对“一刀切”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各地工作压力可谓是与日俱增。一些地方平时不努力、不作为,等到督察检查来了,用“一刀切”的方式临时抱佛脚,非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制造出更多新问题。
一些地方出现的环保‘一刀切’问题,既损害了党和国家形象和合法合规企业权益、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违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针对“一刀切”的问题,生态环境部一直以来态度鲜明、坚决反对,对出现的问题坚持第一时间现场核实,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第一时间加强应对,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并要求地方举一反三,严肃处理。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解决环境问题,不能孤立起来看问题,要充分考虑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关系。
李国祥: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本身的问题,它往往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这几年,环境治理力度加大,但在一些地方已经走向了极端,只看到环境问题,而没有看到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农业方面,一般要搞养殖,必然就会涉及到环境问题,如果废弃物不处理或者处理不好的话,没有形成循环,那么势必会造成污染。有的地方从环境角度出发,闻到一点味,就直接把养殖企业关掉了,农民对此做法的意见很大。如果从整个经济社会角度来看,大家都把养殖企业关掉,那么我们的肉禽水产品的市场供应就出问题了。
所以说,解决环境问题,我们就必须合理地处理好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把环境控制好、保护好、治理好。
对环保“一刀切”说“不”!专家强调:要从生产阶段解决问题!
防止环保“一刀切”要从生产阶段解决问题
今年10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学合理设置指标,视内容区分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乡村、地方与部门、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等,体现差异化要求,避免“一刀切”“一锅煮”。生态环境部也提出,未来将从三方面措施深入扎实推进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包括出台一个更加详尽的坚决禁止环保“一刀切”的文件,组织两个环保“一刀切”专项检查,查处通报一些典型案例等。
生态环境部表示,要针对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任务,按照污染排放绩效和环境管理实际需要,科学制定实施管控措施。对于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不得采取集中停产整治措施。对工程施工、生活服务业、养殖业、特色产业、工业园区以及城市管理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要出台细化防止“一刀切”的有效措施。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需要更新理念、合理布局,注重从生产阶段解决问题,避免事后“一刀切”。
李国祥:保障生产生活,改善生态环境,确实要有细化的政策,或者说相应的具体操作规定,才不至于走极端。
我个人认为,解决环境问题最重要包括政策制定、督查,以及地方的执行要更新观念。也就是说在进行生产时不要污染环境,比如养殖企业出现了粪污,必须要有处理设施,把它变成有机肥,形成生态农业,这个才是治本之策。
如果出现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要有一定的容忍度。要合理地规划,比如在养殖企业布局的时候,我们要让它远离居民地,或者有相应的隔离措施,才能避免一定的环境破坏,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如果我们能够在发展生产的时候注意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的时候,有好的观念,有一定的容忍度,再采取一些合理的设施,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治标治本。
对环保“一刀切”说“不”!专家强调:要从生产阶段解决问题!
为你推荐
- 安徽、河南等四省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市场又有新变化,稻农必看!
- 领3种补贴要办3张卡?是时候给农民手中的惠农补贴卡“瘦瘦身”了!
- 粮食补贴是发给土地所有人,还是承包人?什么人能拿更多的补贴?
(三农中国)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