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又到采暖季了,国家早已发文,今年没有停工令。
前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名为《治霾在加力 不搞“一刀切”》的报道。各地方也相继报道相关内容,其中不乏各种“贯彻”,“落实”,“加强”云云。
今年的“蓝天保卫战”战绩如何我不知道,也不预测。但是如果有小说平台以这个主题跟我约稿,我会这么写:
(角色请参考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赵瑞龙:“丁市长,今年政策有口子啊,怎么样,能不能操作一下?”
丁义珍:“不行啊,今年环保任务很重,出了问题兜不住啊!”
赵瑞龙:“只要政策倾斜一点就行。你那份还是老规矩,再想想办法呗!”
丁义珍:“好吧,我想想吧。”
翌日――
丁义珍:“达康书记,愁啥呢?
李达康:“老丁啊,环保压力大,我看这GDP怕是保不住了!”
丁义珍:“今年不是不让一刀切吗?XX集团是我们这的龙头企业,我考察过了,他们的环保设施很先进,完全符合要求。我们把政策倾斜一点不就?”
李达康:“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但是注意,一定要注意尺度和方法,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
丁义珍:“放心吧,我的能力你还信不过吗?”
赵瑞龙:“哈哈,丁市长好手段,佩服佩服。”
丁义珍:“你赶紧把环保设备上齐了,千万别坑我。”
翌日――
侯亮平:“丁市长,跟我走一趟吧。有点事情需要你协助调查一下。”
环保这个事,确实不能“一刀切”,要三刀才够
(以上内容纯属文学创作。言归正传)
之前的一刀切虽然弊端很多,但成绩还是有的。现在不让一刀切了,那到底该怎么切?真能切的恰到好处吗?会不会又出现“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的情况,最后让养猪户,运输户,洗车行,小饭馆来背锅?会不会又“督查来了万户空,督查走了全轻松”?对此我深表怀疑。
环保是个关乎子孙后代的长期问题,一刀切确实不够,要三刀才行。
第一刀,切掉以往的执政观念
周星驰的《美人鱼》中有一段令我记忆深刻。邓超的公司在青罗湾放了声呐,将海豚赶跑,填海批文就此到手。一块地皮立马乌鸡变凤凰。
显然,给批文的单位考核的对象只是有没有海豚。至于原来有现在为什么没了,这就不是他们管辖范围内的事了。虽然这只是电影桥段,但艺术来源于生活不是吗?
环保这个事,确实不能“一刀切”,要三刀才够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把发展放在第一位。这无可厚非。国家只有富强了才能不被欺负。如今我们已小有成就,该是回过头来为子孙考虑一下的时候了。这也没毛病。但对于已经保持了几十年旧思维方式的地方政府来说这确是痛变。工作重心从一个变成两个,而这两个还恰恰是有冲突的。以前的虚假整改,推诿敷衍都是思想守旧不愿变通的结果。所以执政观念不变,环保问题,难。
第二刀,切掉政商不正当关系。
《资本论》中写道:“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环保这个事,确实不能“一刀切”,要三刀才够
环保重压之下带来最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相关产品利润的暴增,但前提是你要生产出来。我相信在利益面前,只要有一丝操作的空间,商人都会不惜一试。以往“一刀切”还能作为借口挡一挡关系户,如今有了口子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不正当的政商关系不切断。环保问题,难。
第三刀,切掉环保工作与地方政府的从属关系。
环保部门是环保工作的制定者,但是具体实施是地方。各地环保部门与地方政府是从属关系,而不是牵制关系。工作中不可能不兼顾地方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以资源和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地方作为问责第一人,一边是经济和民生,一边是环保。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搁谁都难受。所以,切断环保和地方的从属关系,各司其职才是上策。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