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洞宫葬十互联网节地环保殡葬模式应成为殡葬改革首推模式

mojianren 渝龙宝99611585070 2018-09-16 04:03:50

原创:洞宫葬十互联网节地环保殡葬模式应成为殡葬改革首推模式

生死无小~。纵观目前国内外殡葬模式,无论如何千方百计的节约用地,还是程度不同的存在占用土地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是达不到殡葬业标本兼治的效果。

有的逝者家属在把亲人遗体火化后仍然装进棺材重新土葬,死人与活人争地现象依然存在,丧~大操大办,墓穴贵,一墓难求问题日益凸显,死不起问题日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惟有洞宫葬十互联网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避免死人与活人争地,减少人们日趋严重的丧葬费用负担,夏门大易孝德文化产业公司董事长沈杰斌为主首创了洞宫葬十互联网的地下洞宫殡葬模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国内十五家媒体,十六个网站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国家九部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把洞宫葬十互联网葬式作为重点推广。今年五月二十四日,民政部高晓兵副部长率团到河北调研殡改工作,特邀厦门大易孝德公司作了洞宫葬十互联网的专题发言。

这种新型的殡葬模式的最大特点即亮点,一是洞宫安葬二是互联网络祭祀。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中央电视台采访制作的专题片中出镜讲话,他说,洞宫葬十互联网模式节地环保,值得推广。目前,洞宫葬十互联网模式己获国家二十一项专利保护,它将成为世界殡葬模式的典范。

洞宫葬十互联网殡葬,主要是利用山体自然溶洞,废弃矿洞,防空洞,隧道进行改造建设。建成富丽堂煌,金碧辉煌的地下宫殿。在洞宫内,划若干区域,按不同规格建成若干骨灰合灵寝台,供亡灵入地为安。在地面上,建有孝德文化广场社会公祭广场,周易广场等五个广场。每逢清明祭日,陵园管委会出面,在祭祀广场举办大型祭祀活动。变家庭祭祀为社会公祭,把葬埋逝者的伤心之地变成孝德生命文化教育园地,省钱节地移风易俗。洞宫葬+互联网的四大特点:

一、存放容量大,节约土地资源。洞穴殡葬是利用自然山体挖洞穴、隧道,把骨灰盒集中有序的寄存洞穴、隧道里,顺应入土为安,节地安葬,变传统的山体地表坟墓为洞穴公墓,50亩的山体即可建设一座安放40万个骨灰盒的新型智能陵园,而传统的地表露天陵园安葬40万个骨灰盒约需5000亩土地洞穴殡葬可节约4700亩左右的土地,最大限度减少殡葬对土地的占用。同时,由于骨灰存放实现了规模化和集约化管理,陵园开发成本大幅降低,人民群众的负担随之减轻,加之洞穴殡葬不影响生态植被和地表耕作,不受土地使用年限的限制,骨灰盒能长享安宁,避免了因到期动迁或延续收费而引发的社会矛盾。采用此模式,即可对已到期的地表坟墓逐步迁入地下洞穴集中安放,恢复青山绿水,实现节地生态安葬,又可把忌讳的露天墓地转化为孝德文化教育旅游公园,恢复地表生态,形成地下是陵园,地上是公园的格局。

二、运用互联网成熟科学技术,改进祭祀模式。互联网祭祀是通过对互联网、物联网深度的应用,先进庞大的网络技术可支持随时播放逝者影像,点对点进行网络点香、点烛、点花、点读碑文,实现跨地域、跨国界远程实况祭祀。祭祀者可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各种电子工具看到洞穴陵园和祖先灵骨台现场实况,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消除了网络扫墓太过虚拟的遗憾。利用互联网祭祀,杜绝了清明扫墓可能引发的森林火灾,减缓清明期间道路的交通压力,减轻政府的管理成本,节约公共资源,有效地提升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三、弘扬民族传统,彰显社会文明。洞穴葬+互联网模式,建设有大型祭祀广场、VIP家庭视频祭祀室,互联网孝德宗祠、大易孝德手机App以及“VR体验室”,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习俗、不同人群的祭祀习惯,也适宜举办大规模集体祭祀文化和民俗文化系列活动。结合不同城市的实际,配套建设100亩到250亩规模的孝德文化陵园及青少年教育基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节地生态安葬的重大意义,培育和树立文明节俭,忠孝仁义,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

四、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大众。按照国家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大易孝德公司已通过名种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将从每一座建成的智能陵园拿出5%以上的墓位作为公益灵骨位,免费提供给军烈属、五保户,无独遗孤亡骨。推进殡葬改革既要尊重民意,又要懂得民心。可以说,洞宫葬+互联网是殡葬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一件惠及祖先以福荫子孙后代的公德事业,是殡葬改革的伟大创举,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殡葬革命。因此,笔者强烈呼吁,将洞宫葬十互联网作为推进殡葬改革的首选殡葬模式。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