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加猪友之家微信:***800070767,本文编号:424313。
玉米临储制度于2008年开始实行,最初目的是为了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农民的利益。实行临时收储政策8年以来,玉米提价达50%,尤其是2010年以来,年均提价达10%,极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
中国农科院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介绍,我国玉米是近年面积增加最多、产量增加最快的作物。过去12年,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2.1亿亩,增加产量占粮食总产量增量的57%。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15年全国玉米产量达4,491.6亿斤,而消费量仅为3,500亿斤左右,库存压力巨大。
取消玉米临储给畜牧业带来哪些红利
临储导致的玉米产业面临哪些难题?
近年来,由于临储导致的玉米产业难题备受关注,库存高企、财政压力、国内外差价悬殊、进口冲击、加工企业经营困难等等,倒逼玉米产业做出新的调整。
2016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在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原有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长达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也被解读为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至此,被扭曲的农产品市场将会回归以价格反映供需面的正轨,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在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饲料加工企业中,临储价格的下调无疑是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以利于企业多收、多存、多用、多销,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玉米在饲料加工中成本占比达到6成以上,市场化的玉米价格对于畜牧行业来讲无疑是重大利好。不仅能够去库存,而且使饲料加工企业和广大养殖户得到红利。
01/去库存,养殖业整体提质降成本
程国强研究员表示,当前我国粮食出现产量、库存量与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矛盾现象。
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结果是“库满为患”,仅玉米临储库存高达2.5亿t。据了解,其中存储时间超过或即将超过3年的库存玉米达7,000万t,而库存过久陈化或者霉变,将不再适合生产饲料或者其他深加工。另外,库存成本的烦恼随之而来,国家财政不仅支付巨量的玉米库存资金,还要为高达630亿元巨额库存成本买单。
取消临储收购,有利于去库存,促养殖业整体提质降成本。
以饲料加工为例,在之前玉米供求过剩的局面下,玉米高价导致饲用消费增速趋缓。由于国内玉米较进口玉米价格高了近50%,饲料企业纷纷寻求玉米替代品,加剧国内库存压力。玉米是饲料生产的主要原料,如果不受价格影响,饲料企业则更愿意使用国内优质玉米做配方。取消临储价格保护,饲料企业将成为收储和消费玉米的主要力量,必将提振国内玉米市场消费,减少库存。
据了解,2015年下半年以来,养猪开始有盈利。进入2016年,猪价高位运行,玉米、豆粕饲料原料价格维持低位,养殖户处于盈利阶段。预计玉米价格后市还会下跌,养殖户将继续受益。
02/促进粮改饲,给畜牧业发展带来商机
取消玉米临储的同时,农业部力推农业结构调整,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农业部公布《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指出,“十三五”期间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将大幅度缩减,巩固提升玉米优势区,适当调减非优势区。到2020年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5,000多万亩,折合玉米产量2,100万t。
广义的粮食安全已经将畜牧业饲料纳入统筹范围。当前,人们对于优质肉蛋奶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即对优质饲料的需求更高。因此,将单纯的“粮仓”向“粮仓+肉库+奶罐”转变势在必行。
马有祥司长也表示,通过种养加的紧密结合,饲料粮就地转化,让“粮变肉”、“草变乳”,实现过腹增值,是农业领域“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重要措施。
“镰刀弯”区域玉米调产试点两年的经验表明,粮改饲在种植和养殖两个环节都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减轻粮食收储压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