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暴涨之后不会暴跌?

yi286068034 网络 2016-05-24 07:26:00

  猪友之家行业点评最新消息,本文编号:378764

  生猪市场经过长期低迷之后,已经进入利好时期,猪价超过20元/公斤,同时饲料价格也是历史新低,这样的好时光过去没有过。下一步是急转而下,还是缓慢过渡?传统意义上的猪周期还具有具有指示意义?

生猪价格暴涨之后不会暴跌?

  暴涨之后不会暴跌

  李新建副教授说,疫情、天气、政策、价格等多种因素引起生猪饲养量产生波动,从而使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是猪价起伏的根本原因。其中,由中小散养殖户非理性“追涨杀跌”的行为是主要因素。

  他介绍说,根据《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披露,2014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仅为41.8%。按照年出栏500头以上为规模化猪场的官方标准,也就是说将近60%的猪场为中小散养殖户。散养农户和小型养殖场缺乏市场信息收集能力,其市场行为往往滞后,产品价格高的时候散户养殖热情上升,补栏数量上升,价格低的时候散户热情下降,补栏数量下降,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和产品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去年猪价绝地反弹以来,猪价长期处于高位,但总的来看,这只是前三年价格长期低迷的反弹,具有恢复性和补偿性。而且过去不少养殖户已经为了“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吃了不少苦头,前两年的猪价持续低迷也让不少养殖户印象深刻,而目前虽然猪价高,但相对于仔猪价格一飞冲天,母猪价格却涨幅不大,所以养殖户的补栏态度已经变得谨慎很多。

  同时,近几年环保政策的严格实施,未来不符合政策的养殖场将会陆续关闭,同时提高养猪门槛。据了解,现今已有10个省份已经启动生猪禁养区的划定,或者正在准备启动。禁养区内的生猪规模除搬迁的问题比较突出,这10个省影响了2000多万头的生猪出栏量,有一个省万头以上的规模场在禁养区内就被拆除27座,影响了40多万头的出栏量。因此,环保政策将限制补栏增多,客观上利好猪价。

  再者,技术创新也是一大难题。去年冬季气温低,产房子猪腹泻死亡率高,导致相当一部分猪场在猪价高时无猪可卖;中国的育种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现在基因良好的和供种量大的体系完全是卖方市场,购买良种猪非常难。没有好的种猪,就不能从根源上提高繁殖率和抗病力;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猪场中慢性病原感染的压力也逐步加大,循环加剧,且病原的潜伏期长,净化困难,危害更大,这些难题也影响着猪价。

  猪友之家行业点评最新消息,本文编号:378764

  另外,温氏、牧原股份、大北农、新希望等上市公司确定的养猪项目就覆盖了超过2500万头生猪,投资金额接近300亿,这些项目预计会在未来5年内陆续投建。规模猪场扩张将逐步增加市场的生猪供应。这样看来,在未来几年内增产效果将会逐渐显现。

  依照目前的形势,预计未来母猪存栏量将缓慢增加,猪价从高位转而下跌的过程也将比较和缓,暴跌可能性较小。

  猪周期变长,价格趋稳

  李新建介绍说,所谓猪周期,是指猪价因供需不平衡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动。当生猪供给不足时,猪价就会上涨,刺激养殖规模扩大,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进而使得供给过剩,这又导致猪价下跌,致使养殖规模缩减,大量淘汰母猪,猪市又进入供给不足的局面,猪价上涨。

  他认为,历经数轮市场淘洗,加上政策引导和调控,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标准化规模生产为抵御经营风险、稳定市场供给带来了积极影响。但同时,生猪养殖小、散、乱的产业格局仍然存在;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的弊端长期难破;拼资源、拼生态的路径依赖仍然较重。除了市场调节因素,生猪养殖水平整体相对落后,是造成“猪周期”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常一个完整的猪周期为3~5年。从2003年开始,涵盖了一个涨跌周期的完整猪周期时间分别是3年、4年、5年,明显看出从2013年持续到2015年的3年亏损期,已经使猪周期发生了变化。其中,大企业规模化养殖起了很大作用。据农业部数据,2015年全国约有500万养殖户退出,其中主要是中小规模散养户。只有规模养殖在市场中的份额大幅提升,达到可以主导市场介格的状况,才可以改变猪周期,而目前还有中小散户比例还较大,所以猪周期也会有的,只是时间跨度变得更长。随着产业的升级,养殖走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猪价的周期变化将会趋稳,变得更加合理化。

  (河南科技报 访河南农大副教授、河南省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新建)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