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瘟鉴别与防治
牛瘟又称烂肠瘟、胆胀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急性病程的特征是黏膜(尤其是消化道黏膜)炎性坏死性变化。我国已基本消灭。
・ 流行病学牦牛易感性最大,其次为犏牛、黄牛、山羊、绵羊、骆驼,鹿及猪也有易感性,发病率100%,病死率90%。
临床症状潜伏期3~9天,最多15天。
急性型:体温突然升高,第二天达41~ 42℃,初兴奋不安,扒地、攻击,而后沉郁,鼻镜干裂、食减渴欲增,反刍缓慢或停止。粪少而干,尿少色深,呼吸、心跳均增数、眼结膜高度潮
红,表面有假膜,角膜不浑浊,眼睑肿胀,流泪(后变脓性),最后呈污灰或微棕色,鼻黏膜潮红有出血点,流透明黏液,后变脓性。口黏膜更具特征性:初潮红、涎增加如丝状流出,不久表面出现灰色或灰白色粟状大突起,初较坚硬,后变软,状如撒麸皮;小突起融成一层均匀灰色或黄色被膜,疏松地附着极易脱落,去膜露出红色易出血烂斑,烂斑边缘不规则,间或发展成为较深的溃疡。体温下降时即腹泻,粪便恶臭带血,可能杂有黏液假膜碎片。尿次多而量少,呈淡黄红色或深棕色。
母牛阴户红肿,阴道黏膜充血,排脓性分泌物,有时混有血,黏膜有灰色或黄色小痂块脱落留暗红色易出血烂斑。
病至后期,迅速消瘦。眼无神,有脓性眼垢,鼻液污浊,口角有泡沫样涎。呼吸困难,发出呻吟,全身震颤,排稀粪,衰竭抽搐而死。病程1-7天,症状在发热后3~4天全都出现。
非典型性:不全部出现典型症状,有以消化道功能紊乱为主,有以呼吸道为主,病程多较短促,也可能延长。特别足经常流行区常出现顿挫型经过,即表现3~4天不适及中度发热,伴
以胃肠卡他症状而痊愈。
病理变化 主要特征在消化道、口腔黏膜(除舌背前部)、咽部、食道均可见充血,烂斑、假膜、瘤胃、瓣胃黏膜上也有出血烂斑,皱胃特别是幽门部呈砖红、暗红和紫红不同色调,黏膜肿胀,黏膜下层水肿浸润,含有圆形或条状小出血,后期皱襞顶部有扁豆大盖有假膜的烂斑。小肠黏膜高度潮红,有时表面坏死及点状或条状出血。回盲瓣有出血,大肠变化与小肠相同,集合淋巴结及孤立淋巴滤泡肿胀突出。直肠高度肿胀暗红色,肝一般无变化,胆囊肿大,充满胆汁,有时混有血液,黏膜有小出血点。脾正常。肾盂、膀胱有卡他性肿胀,有时有小点出血。尿棕色,心内、外膜出血,心肌柔软。呼吸道黏膜潮红肿胀,有点状和条状出血。鼻腔、喉、气管黏膜有烂斑覆假膜。肺常正常或仅有部分充血炎灶。
诊断要点传播迅速,常达100%,体温41 - 42C,眼结膜高度充血,有假膜,有脓性眵,鼻黏膜潮红有出血点,鼻液初黏后脓性,后呈污灰或微棕色。口黏膜潮红,有灰或灰白粟状突
起,融成边缘不规则烂斑,覆灰或黄色被膜。体温下降即拉稀,混有血、黏液假膜碎片、恶臭,尿黄红或深棕色。剖检可见口、咽、食道、瘤胃、瓣胃、皱胃黏膜有充血烂斑、覆假膜,小肠黏膜高度潮红、表面坏死及点状或条状出点,大肠与之相同,胆囊肿大,黏膜有出血点,含有大量胆汁,混有血液。肾盂、膀胱肿胀有出血点,鼻、咽、气管黏膜有烂斑、覆有假膜。
用病牛新鲜淋巴结、脾,制成10倍稀释液接种于兔,经10―14天后,再接种牛瘟兔化毒作交互免疫试验是诊断牛瘟的一种好方法。
类症鉴别
1.牛恶性卡他热类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41~ 42℃),口鼻黏膜充血、坏死、溃烂,腹泻有恶臭,母牛阴户潮红肿胀,眼流泪。不同处:多为散发,并与羊接触有密切关系,有弥漫性
角膜炎及纤维素性虹膜炎,面部肿大。
2.口蹄疫 类似处:有传染性,传播快,体温高(40~41℃),口腔糜烂,流涎。不同处:口腔、蹄部有水疱,眼鼻不发炎,不排恶臭稀粪。
3.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 类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40 - 42C),口黏膜有糜烂,流涎,拉稀、粪恶臭。不同处:传播较缓慢,急性发病率不超过2%,慢性不超过20%,常伴有蹄
叶炎,蹄部有糜烂。
4.传染性口疱性口炎类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4041℃),口黏膜有糜烂,流涎。不同处:口黏膜水疱破裂后所留疡面无假膜覆盖,鼻眼无炎症和分泌物,不排恶臭稀粪,蹄部有
水疱。马也发病。
防治措施没有发生牛瘟地区应加强检疫,防止传人,如见到本病的地区,应立即封锁,并向上级兽医部门报告。消毒畜舍、用具,对病畜除用抗牛瘟血清进行治疗外,无其他药物治
疗。对兽发生牛瘟的地区,每年进行预防接种。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