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兽低血镁搐搦 Ruminant Hypomagnesemic Tetany
反刍兽低血镁搐搦是低镁血症所致发的一组以感觉过敏、精神兴奋、肌强直或阵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代谢病。包括青草搐搦或蹒跚(grass tetany or stagger)、麦草中毒(wheat pasture poiseoning)、泌乳搐搦(tac-tation tetany)及全乳搐搦(whole-mild tetany)。
1930年由荷兰Sjollema所首报,其后许多国家相继发生,我国亦有报告。常见于泌乳母牛,其次为犊牛(2~4月龄)、肉牛和水牛,干乳牛、公牛、绵羊和山羊也有发生,且多见于放牧的牛、羊。各国发病率差异较大,一般为1~2%,最高可达50%,病死率颇高,乳牛为50%,肉牛为10O%。
病因 主要原因是牧草中镁含量缺乏或存在干扰镁吸收的成分。
1.牧草镁含量不足 火成岩、酸性岩、沉积岩,特别是砂岩和页岩的风化土含镁量低;大量施用钾肥或氮肥的土壤,植物含镁量低;禾本科牧草镁含量低于豆科植物,幼嫩牧草低于成熟牧草。幼嫩禾本科牧草干物质含镁量为O.1~O.2%,而豆科牧草为O.3~O.7%。
2.镁吸收减少 大量施用钾肥的土壤,牧草不仅镁少,而且钾多,可竞争性地抑制肠道对镁的吸收,促进体内镁和钙的排泄。牧草K/Ca+ Mg摩尔比为2.2以上时,极易发生青草搐搦。偏重施用氮肥的牧场,牧草含氮过多,在瘤胃内产生多量的氨,与磷、镁形成不溶性磷酸铵镁,阻碍镁的吸收。机体对镁的吸收和利用因年龄而异,新生犊牛吸收镁的能力很强,可达50%,至3月龄时明显下降,成年母牛对镁的吸收率变动很大,为4~35%。磷、硫酸盐、锰、钠、柠檬酸盐以及脂类亦可影响镁的吸收。
3.天气因素 据调查,95%的病例是发生在平均气温8~
发病机理 体内镁的恒定依赖于镁的生理需要与肠道吸收之间的相对平衡。乳汁镁含量相对恒定,体重
+
++
当血清镁和钙含量,特别是脑脊液镁含量降低时,神经兴奋性增加,表现为感觉过敏,精神兴奋,肌肉痉挛。
症状 因病程类型而不同。
超急性型 病畜突然扬头吼叫,盲目疾走,随后倒地,呈现强直性痉挛,2~3小时内死亡。
急性型 病畜惊恐不安,离群独处,停止采食,盲目疾走或狂奔乱跑。行走时前肢高抬(high-stepping action),四肢僵硬,步态踉跄,常因驱赶而跌倒。倒地后,口吐白沫,牙关紧闭,轧齿,眼球震颤,瞳孔散大,瞬膜外露,全身肌肉强直,间有阵挛。脉搏疾速,可达150次/分,心悸如捣,心音强盛,远扬
亚急性型 起病症状同急性型。病畜频频排粪、排尿,头颈回缩,前弓反张,重症有攻击行为。
慢性型 病初症状不明显,食欲减退,泌乳减少。经数周后,呈现步态强拘,后躯踉跄,头部尤其上唇、腹部及四肢肌肉震颤,感觉过敏,施以微弱的刺激亦可引起强烈的反应。后期感觉丧失,陷入瘫痪状态。
实验室检查,突出而固定的示病性改变是低镁血症,血清镁低于O.4 mmol/L(1.0mg/d1),大多为O.28~0.20 mmol/L,重者可低于0.04 mmol/L;脑脊液镁往往低于0.6 mmol/L,尿镁亦减少。常见的伴随改变是低钙血症和高钾血症。由于血镁下降幅度大于血钙,ca/Mg比值由正常的5.6提高至12.1~17.3。
诊断 在肥嫩牧地或禾本科青绿作物田间放牧的牛、羊,表现兴奋和搐搦等神经症状的,即应怀疑本病。根据血清镁含量降低及镁剂治疗效果卓著,可确定诊断。并应注意与牛急性铅中毒、低钙血症、狂犬病及雀稗麦角真菌毒素中毒等具有兴奋、狂暴症状的疾病相鉴别。
治疗 单独应用镁盐或配合钙盐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常用的镁制剂有,10%、20%或25%硫酸镁液,及含4%氯化镁的25%葡萄糖液,多采用静脉缓慢注射。钙盐和镁盐合用时,一般先注射钙剂,成年牛用量为25%硫酸镁50~100 ml、10%氯化钙100~150 ml,以10%葡萄糖溶液1 000 ml稀释。绵羊和犊牛的用量为成年牛的1/10和1/7。一般在注射后6小时,血清镁即恢复至注射前的水平,几乎无一例外地再度发生低血镁性搐搦。为避免血镁下降过快,可皮下注射25%硫酸镁200 ml,或在饲料中加入氯化镁
预防 为提高牧草镁含量,可于放牧前喷洒镁盐,每2周喷洒1次。按每公顷
由舍饲转为放牧时要逐渐过渡,起初放牧时间不宜过长,每天至少补充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