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的概念:
祖国医学所说的热,不但指体温升高的热,而且也指一些没有发热的现象,如体温不高,但有热象,表现为口干,眼结膜赤红,大便干燥,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等,都属热证,而有些发热并不一定是热证,如外感风寒的发热,只能用辛温解表药.
祖国医学所说的热是从发病的部位,性质和轻重来分的,从部位来分,有热在肌表(表热),应当用解表药;热在脏腑(里热),应当用清热药;热已成结(实热),应当用攻下药,还有热在半表半里,虚热等.
清热药具有降火、燥湿、解毒、凉血、清暑等功用。主要用于热病、瘟疫、痢疾、痈肿疮毒、暑热等证。
应用清热药时应注意:
(1)根据里热证发病原因不一,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体质状况的差异,分为许多种类型,临床表现有气分与血分的差异,又有实热和虚热的不同,还有局部和整体的区别,还要从各属脏腑,分别选用不同脏腑的清热药.
(2) 分清气血虚实,从整个病情来决定主次先后。有表证的宜先解表,或表里同治;因里热积滞而发热时,应先用泻药攻积滞,使热随泻而散;气分热兼有血分热的,宜气血两清。
(3)清热药多数性味苦寒,多用易伤阳气。故对阳气不足,阴虚的患畜,宜慎用。
根据各类清热药的不同功用,可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暑药。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