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鬃山羊
台湾长鬃山羊(英文名Formosan Serow),又称台湾野山羊、台湾羚羊、台湾毡鹿,是台湾特有种的动物,也是台湾唯一的野生牛科动物。由低海拔200公尺的小山,一直到高海拔之玉山南峰、南湖圈谷和雪山圈谷等高山附近,都可以找到台湾长鬃山羊的足迹。目前在1000公尺以上的山区,们的出现机会比较高。台湾长鬃山羊的分类
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牛科之羊亚科(Capainae)的动物,除了我们比较熟知的山羊和绵羊以外,还有髭羚属(Naemorhedus)、臆羚属(Rupicapra)、岩羊属(Pseudois)、麝牛属(Ovibo)和羚牛属(Budorcas)等,们和山羊以及绵羊在外型上并不完全相似。
事实上,长鬃山羊在分类学上的位置,一直都有着极大的争议。们原先被列于羚羊亚科(Antelopes),后来又改列于羊亚科,因为们可以说是介于羊于羚羊之间的动物。这也就是台湾长鬃山羊为什麽又被叫做「台湾羚羊」的缘故。
在被归为羊亚科以后,一开始台湾长鬃山羊被归类于该亚科中的长鬃山羊属。世界上现存的长鬃山羊只有两种,一种是马来长鬃山羊(Carpricornis sumatraensis),另一种是日本长鬃山羊(C. crispus)。而日本长鬃山羊可以再分为日本长鬃山羊(C. crispus crispus)和台湾长鬃山羊(C. crispus swinhoei)两个亚种。
但是,Wilson 和Reeder在1993年又发表了新的分类系统,将台湾长鬃山羊归在髭羚属,学名则变为Naemorhedus swinhoei。过去台湾长鬃山羊被认为是与日本长鬃山羊同种的亚种,但是,如果依照Wilson 和Reeder之新的分类法的话,台湾长鬃山羊就已经独立为台湾的特有种了。
台湾长鬃山羊小档桉
型态特徵:头及躯干长80-114厘米,尾长约6.5厘米,体重25 -35公斤。全体为深褐色,背颈中央一带为黑色。腮、喉部和上颈为浅黄褐色,雌雄皆有一对洞角,呈圆椎状,顶端尖锐且略向后曲,终生不脱落。
分眩河傻秃0200公尺到高海拔之玉山南峰、南湖圈谷和雪山圈谷附近,都有台湾长鬃山羊的分选D壳霸1000公尺以上的山区,们的出现机会较高。
食物:喜食植物及草,如冷杉、铁杉、圆柏的叶子,以及芒草、咬人猫等。
习性:为台湾产唯一牛科动物,清晨与黄昏是其活动高峰,有强烈的领域性,会将身上的分泌液涂在其经常出没路线的树上,表示此路是的。喜单独活动,因其蹄有突出外侧,可轻易绊住岩石表面而活动,常出现于裸露岩石崩塌处和险峻陡峭山区。
台湾长鬃山羊,又称台湾野山羊、台湾羚羊、台湾毡鹿,是台湾特有种的动物,也是台湾唯一的野生牛科动物。由低海拔二百米的小山,一直到高海拔的玉山南峰、南湖圈谷和雪山圈谷等高山附近,都可以找到台湾长鬃山羊的足迹。目前在海拔一千米公尺以上的山区,它们的出现机会比较高。
长鬃山羊为台湾产唯一牛科动物,清晨与黄昏是其活动高峰,有强烈的领域性,会将身上的分泌液涂在其经常出没路线的树上,表示此路是它的。喜单独活动,因其蹄有突出外侧和良好的平衡感,让长鬃山羊可以轻松走在裸露岩石崩塌处和险峻陡峭的山区,这些险恶的地形正是躲避天敌的最佳环境。食物以植物嫩叶和嫩芽为主,也会定期舔食山壁结晶矿物以补充身体所需盐分。
长鬃山羊
新港饴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