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19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发生接近常年,东北、华北地区玉米螟、黏虫、地下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大斑病发生较重,黄淮海地区玉米螟、棉铃虫、二点委夜蛾、褐斑病发生突出,西南地区以玉米螟、纹枯病、小斑病为主,西北地区以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蚜虫、叶螨为主,预计发生面积10亿亩次。
为做好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全国农技中心特制订本方案。
此外,当前,东北地区气温逐步回升,玉米春播工作已陆续展开。结合今年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全国农技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提出以“及时整地、科学选种、适时精播、合理密植、动态监测”为重点的技术路径,指导各地抓好玉米春播生产。
玉米重大病虫害怎么防控?这套技术方案很实用!
一、防控目标
重点防控玉米螟、黏虫、棉铃虫、地下害虫、大斑病、南方锈病、小斑病、褐斑病等“四虫四病”,防治处置率9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率4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进一步扩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使用面积。
二、防控策略
针对玉米不同种植区域和生育期的重点病虫害,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施秸秆粉碎还田、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实施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赤眼蜂防螟和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三、防控措施
(一)不同区域防控重点
1.北方春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地下害虫、二、三代黏虫、大斑病、茎腐病、玉米线虫矮化病、灰斑病。
2.黄淮海夏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棉铃虫、二代黏虫、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茎腐病、南方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粗缩病。
3.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二、三代黏虫、纹枯病、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
4.西北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蚜虫、叶螨、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茎腐病和大斑病。
玉米重大病虫害怎么防控?这套技术方案很实用!
(二)主要病虫防治技术措施
1.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喷施。
2.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灰飞虱、甜菜夜蛾、黏虫、棉铃虫等苗期害虫:利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3.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咯菌腈・精甲霜、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4.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在玉米心叶末期,选用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褐斑病重发区在玉米8至10叶期用药防治。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可减量增效。
5.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发病初期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喷施生物农药井冈霉素A,或选用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
6.玉米蚜虫:玉米抽雄期,蚜虫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
7.玉米叶螨:播种至出苗前,清除田边地头杂草。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中下部叶背及地头杂草。
8. 棉铃虫: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或卵孵化盛期选用苏云金杆菌制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喷雾防治。
9. 二点委夜蛾:深耕冬闲田,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利用含有丁硫克百威、溴氰虫酰胺等药剂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应急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可采用喷雾、毒饵诱杀或撒毒土等方式。
玉米重大病虫害怎么防控?这套技术方案很实用!
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1.秸秆处理、深耕灭茬技术。采取秸秆综合利用、粉碎还田、深耕土壤、播前灭茬,压低病虫源基数。
2.成虫诱杀技术。在害虫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诱杀,对玉米螟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
3.种子处理技术。根据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包衣。
4.苗期害虫防治技术。根据苗期二代黏虫、蓟马、灰飞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虫剂喷雾防治。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5.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心叶末期,统一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幼虫;根据中后期叶斑病、穗腐病、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和双斑长跗萤叶甲等病虫的发生情况,合理混配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后期病虫为害。推广使用高秆作物喷雾机和航化作业,提升中后期防控作业能力。
6. 赤眼蜂防虫技术。在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害虫产卵初期至卵盛期,选用当地优势蜂种,每亩放蜂1.5万至2万头,每亩设置3个至5个释放点,分两次统一释放。
玉米重大病虫害怎么防控?这套技术方案很实用!
东北地区玉米春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东北地区气温逐步回升,玉米春播工作已陆续展开。去冬今春以来东北玉米主产区降水总体偏少,部分地区土壤缺墒、旱象显现。结合今年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提出以“及时整地、科学选种、适时精播、合理密植、动态监测”为重点的技术路径,指导各地抓好玉米春播生产。
(一)及时整地,做好春播准备。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备耕,及时整地,为适期播种创造良好条件。秋整地块,早春及时镇压保墒;易发生春旱地区和春整地块,要充分利用土壤返浆水,及早整地,及时镇压保墒;易发生春涝地区和低洼地块,要及早清洁农田,利用春季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进行翻耕晾晒散墒和起垄散墒,为适时春播做好准备。
(二)科学选种,优化品种布局。
在玉米优势产区,选择熟期适宜、抗病抗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宜全程机械化的优良品种,严禁玉米跨区种植,确保籽粒安全成熟和玉米高产稳产优质。根据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专用型或通用型青贮玉米优良品种。做好品种科学布局、熟期合理搭配。注意选购高质量包衣种子,预防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有效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
玉米重大病虫害怎么防控?这套技术方案很实用!
(三)适时精播,确保播种质量。
根据气温、土壤墒情和玉米品种生育期等确定最佳播期,适时适墒机械精播,做到用种精准、下籽均匀、深浅一致、种肥隔离、覆土严密、镇压适度,提高播种质量,争取一次播种苗全苗齐苗壮。对土壤墒情较差或易旱地区,可采取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抗旱造墒播种技术,或实行垄沟播种、平播、少免耕播种。对土壤墒情适中地区,一次性完成机械开沟、施肥、播种、起垄、镇压作业,减少土壤搅动,最大限度利用土壤墒情。对土壤湿度大、地温低的地区,应提早起垄散墒、提高地温,适当浅播或浅覆土,并隔天镇压。
(四)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
根据品种特性与生产实际,确定适宜种植密度,构建合理群体结构,为玉米丰产奠定基础。一般生产条件下,亩保苗4000株左右。对于土壤肥力好、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块,可选用耐密型玉米品种,亩保苗可增至4500―5000株。播后及时化学封闭除草,加强苗期管理,提高群体整齐度。对于采用苗后除草剂的地块,注意使用时期和浓度,避免产生药害。
(五)动态监测,强化防灾减灾。
一方面做好旱情应对准备。据国家气象局预测,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我国气候总体偏差,易形成“南涝北旱”。要密切关注天气及土壤墒情变化,通过调整优化品种布局、采用配套抗旱播种技术措施等积极应对。对旱情严重地区,可采取“坐水种”或备好中早熟品种“等雨播种”。另一方面加强病虫监测预警。据分析预测,今年全国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将重于常年,东北地区一代和二代玉米螟、大斑病、粘虫、地下害虫、棉铃虫为害较重。应在选用抗病虫玉米品种及高质量包衣种子基础上,加强病虫害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采用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绿色生产。
文章来源:种植大户参考
素材来源:农业农村部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