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疯顶病,减产很严重!有防治办法吗?

yilucaihong 肥料圈 2018-07-02 09:16:35

玉米疯顶病是玉米上的一种严重病害,一般轻病田病株率为3%~10%,重病田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今天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玉米疯顶病的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玉米疯顶病,减产很严重!有防治办法吗?

一、玉米疯顶病的症状

①苗期的病株叶色浅,心叶黄化扭曲,皱缩、卷缩成“筒状”,分蘖增加,一般3~5个,多者达10个以上(叶色浅、有分蘖是其典型症状)。②成株期发病,表现矮化,节间短。③雄穗被侵染的,正常的花序全部或部分成为变态的小叶,形成一簇小叶似“扫帚状”,有的心叶卷缩呈“牛尾巴状”,或者心叶扭曲呈“卷团状”,叶片皱缩不平。小穗丛生 成“疯顶状”(上部叶片变形多、扭曲严重是其典型症状)。④大多数雄穗不能抽出,也有在茎节上丛生多个分枝。或者雄穗上部正常,下部大量增生呈“绣球团状”,不能产生正常雄花。轻病株雄穗虽可抽出,但部分雄穗变态(雄穗的畸形、变态是识别该病的重点之一)。⑤雌穗受侵染后形似正常,但果穗粗长,苞叶皱缩增厚,顶端出现变态小叶,无花丝;重病株不能抽穗或虽可抽 穗但不能结实。

二、玉米疯顶病的危害

病株从6~8叶开始显症,抽雄后症状明显。①病苗高20~30cm时,可形成分蘖,有时1株有6~10个分蘖,叶片变窄,质地坚韧,叶鞘表面呈疣状。②上部叶和心叶紧卷,严重扭曲成不规则团状或牛尾巴状,植株不抽雄。③抽雄后,雄穗叶化,全部雄穗异常增生,正常的花序全部或部分成为变态的小叶,这些变态叶状花序呈疯顶状,植株高矮不一。④雄穗上部正常,下部大量增生呈团状绣球,不能产生正常雄花。⑤果穗发育不良,不抽花丝,苞叶尖变态为小叶并呈45°角簇生,重者果穗内部全为苞叶,穗成多节茎状,不结实。

玉米疯顶病,减产很严重!有防治办法吗?

二、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①病原菌玉米疯顶病是由大孢指疫霉菌引起的,该病菌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科,指疫霉属,是一种专性寄生菌。侵入寄主后,菌丝主要分布在维管束部门和细胞间,不产生吸器。藏卵器、卵孢子在叶片组织内形成,藏卵器直径65~70μm,卵孢子直径55~58μm。孢囊梗自气孔下菌丝伸出,孢子囊无色,柠檬形,尺度为63.20×40.20μm,2~6个聚生于孢囊梗,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无色,球形,双鞭毛,直径7.50~11μm。但这种无性孢子在玉米上不常见。据报道,大孢指疫霉菌存在专化型。根据病菌形态、症状及其致病性不同区分为四个变种,即:引起玉米疯顶病的大孢指疫霉玉蜀黍变种、大孢指疫霉小麦变种、大孢指疫霉水稻变种和大孢指疫霉高粱变种。大孢指疫霉菌寄主十分广泛,除严重侵染玉米外,还侵染水稻、小麦等140余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

②传播途径国外研究认为,玉米疯顶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在有发病历史的种植区,当玉米播种后至3~4叶期时,如果田间因降雨或灌溉造成积水,病害就会发生。病残体和土壤中的病菌卵孢子是病害的初侵染源。但罗占忠等利用病残体进行的接种诱发试验未能证明这一点,国外也未见成功利用人工接种技术诱发玉米疯顶病的报道,其原因可能是诱发条件未能满足病害发生的要求。另外,也有研究认为是种子带菌,当它遇到适宜的条件时便会发病。但尽管病株所结种子可以带病菌,由于病株结穗率一般不足5%,而且一般不会采收明显发病植株的果穗,即使采收了也会由于种子多数瘪小在种子精选过程中被淘汰掉。因此,这种种子传播病害的几率是极低的。

玉米疯顶病,减产很严重!有防治办法吗?

四、玉米疯顶病的发病条件

玉米苗期是主要感病期,苗期若遇阴雨天气或灌水过多,造成土壤积水最容易发生侵染。据研究,相对湿度达85%以上,病菌卵孢子便会萌发产生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进行初侵染。另外,排水不畅易产生积水的低洼地块,密度过大通透性差的地块也易发病。

五、玉米疯顶病的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良种加强玉米品种资源的抗病性鉴定,选育抗病品种。

②消灭越冬病残播种前,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铲除田边寄主杂草,减少田间病菌量。

③适时播种错开游动孢子侵染玉米幼苗的时期。

④种子处理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0%拌种,有较好的防病作用。

⑤栽培管理合理灌水,整平地面,提高田间排水能力,严防苗期积水;合理密植,避免因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株间湿度大而发病;轮作倒茬,可与棉花、甘薯、豆类等非寄主类作物轮作。

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瑞毒霉100g加水100kg,或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雾,每7d喷1次,连喷2次。若先拔除病株后喷药,防治效果更好。

【肥料圈】小圈子大农业 我们为世界种田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