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程翔带大家了解一下玉米立体种植模式与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一、黑麦草/玉米/甘薯
1.种植方式作物让茬后的9月中下旬,将田整成畦面,包墒宽333cm,深耕20cm以上,种植多花黑麦草;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硅沟两边及中间50cm内的多花黑麦草刈割,上肥耕翻,按大小行栽玉米,大行距90cm,小行距33cm,株距22cm,每公顷移栽密度82500株左右;7月初在玉米行间栽插甘薯,8月上旬玉米棒头收获后,秸秆及时离田。
种植玉米,玉米与药、肥(草)作物,立体种植模式与技术
2.主要栽培技术
(1)多花黑麦草
①整地:多花黑麦草的种子比较小,整地需精细,为保证播种质量和牧草生长发育良好,要求耕作深度在20cm以上。②播种:最好在九月中下旬播种,最晚也不能晚于十月中旬。一般以条播为宜,作牧草用行距为20~30cm,播后覆细土2cm左右。
③施肥:禾本科作物需要更多的作物,基肥的施用是非常重要的。基肥主要是有机肥,在基肥中添加适量的肥料,一般每公顷基肥施优质有机肥25000~30000kg,高浓度复合肥250~300kg。
④切割利用:切割周期随要喂养的对象而变化。 饲养牛、羊,早期扦插,喂兔、鹅、鱼,生长时切至 30-60 cm。
种植玉米,玉米与药、肥(草)作物,立体种植模式与技术
(2)玉米,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良种,在2月底至3月初采用肥床育苗(如地膜直播推迟至3月底至4月初),3月底至4月上旬移栽定植。移栽前10~15天,将定植玉米行中的多花黑麦草刈割,每公顷施有机肥30000kg左右,45%高浓度复合肥500~600kg,多效锌肥l00~150kg或硫酸锌75~100kg,耕秒整地,喷施化学除草剂,并及时覆盖地膜增温保湿。移栽时按株行距在地膜上开口定植,并用土压实。移栽成活后,及时追施苗肥,在大喇叭口末期重施拔节孕穗肥,促进壮秆大穗的形成,提高产量。中、后期要注意玉米螂和纹枯病的防治,以及田间沟系的配套,以防渍害,造成早衰。
种植玉米,玉米与药、肥(草)作物,立体种植模式与技术
(3)甘薯,从早栽甘薯田剪取藤蔓,修剪成10~15cm、5~6张叶片的苗藤,在6月底7月初玉米重施穗肥,壅土成垄后抢早套栽,每公顷密度为120000株左右。玉米成熟后秸秆及时离田,进行一次中耕施肥,每公顷追施人畜粪15000~20000kg,硫酸钾复合肥250~300kg。进入8月底9月初后,气温逐渐下降,甘薯茎叶生长停止,薯块迅速膨大,此时每公顷追施人畜粪10000~15000kg或尿素50~60kg,以延长和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提高块根的产量。甘薯生长期间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但不耐涝渍,遇雨积水要及时排除,做到雨止田干。在霜降前后适时收获。
种植玉米,玉米与药、肥(草)作物,立体种植模式与技术
二、紫云英/玉米/大豆
1.种植方式9月上中旬将经处理的紫云英(红花草)种子套播于前茬水稻田中,套播期控制在25天左右;水稻收割后,将田整成畦面,包333cm,3月中下旬将紫云英刈青翻埋或3月底刈割作饲用,4月初移栽玉米,按大小行定植,大行距90cm,小行距33cm,株距22cm,每公顷移栽密度80000株左右;7月中下旬套种大豆,穴距20~25cm,每穴3~4粒,密度约60万株左右。
种植玉米,玉米与药、肥(草)作物,立体种植模式与技术
2.主要栽培技术
(1)紫云英(红花草)
①播种:紫云英种子硬实较厚,播前要进行砂磨等硬实处理,或用清水温水浸种24h再捞出晒干,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播种量一般每公顷30~50kg。适宜播种时间为9月上中旬(掌握与前茬水稻的共生期25天左右),最迟10月中旬。播种方式多为撒播。
②田间管理:前茬收割时留茬20~30cm,实行秸秆还田,以增强紫云英的越冬抗寒能力。前茬收割后,开挖好田间一套沟,防止田间积水,影响紫云英根系发育,造成植株生长不良。种植紫云英一般不施基肥。前茬收获后,每公顷施过磷酸钙300~400kg,能促进紫云英的生长,提高固氮能力,增强抗病能力。
种植玉米,玉米与药、肥(草)作物,立体种植模式与技术
(2)玉米,3月中下旬在每公顷施碳酸氢铵300~400kg的情况下将生长旺盛的新鲜紫云英粉碎耕秒翻埋入土,加速紫云英分解。3月底4月初每公顷施有机肥20000kg左右或复合肥400~500kg作玉米基肥,再旋耕一遍,喷施一遍化学除草剂,按大小行距覆盖地膜,四周压实后按株距22cm左右穴播玉米,每穴2粒左右。玉米齐苗至2~3叶期定植,拔去弱小苗,每穴留一苗,结合客水追施苗肥,每公顷施尿素60~80kg。在其见展叶差5叶时重施穗肥,每公顷施尿素150~200kg,促进雌雄穗的生长发育,增加果穗的长度和粗度,提高粒重,增加产量。同时加强田间沟系配套,防旱降渍,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夺取玉米高产。
种植玉米,玉米与药、肥(草)作物,立体种植模式与技术
(3)大豆,在7月上旬,选用优良高产大豆品种,按穴距20~25cm,每穴3~4粒套播于玉米田间,共生期10~15天左右。玉米收获后,在大豆2叶1心前适时进行移苗补缺,每公顷密度50万~60万株,追施一遍复合肥。注重化学除草(尤其是菟丝子)和化学控制措施,防止大豆徒长。
种植玉米,玉米与药、肥(草)作物,立体种植模式与技术
这篇文章关于玉米的相关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这些作用可以帮助到大家遇到所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掉,好了,那我们就下次见吧,谢谢大家的观看与支持!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