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坦桑尼亚说professor Li, 很多人都知道。我跟政府官员讲中国的干部如何深入基层搞发展,去村庄教农民种玉米,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只要精耕细作,产量就能翻番。”见到李小云教授,黝黑的面庞上架着一副眼镜,又瘦又高的身材有些驼背,这是经常田野考察落下的“后遗症”。
李小云是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及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荣誉院长,1987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
李小云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发展、扶贫,参与式研究与发展、性别与发展、公民社会与发展,可持续资源管理,国际发展援助,以及中非发展研究。2004年获得首届中国消除贫困奖,201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友成扶贫科学研究成果奖”与“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称号,并于2017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这位出生在陕西的农学家说话语速很快,许多实例都是关于种地,这也许是他经常和农民打交道养成的习惯。他一边和记者唠着嗑,时不时看一眼微信并快敲了几个字回复,这是他在用微信指导工作。“我和坦桑尼亚的工作团队建了一个微信群,通过微信指导他们种玉米。这些玉米大多会被磨成面,再做成口感类似中国发糕的食物Wugali,成为东非地区人们的主食。”
中国农耕小技术 坦桑玉米大丰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教坦桑尼亚农民种玉米
李小云在坦桑尼亚与当地农业官员调研农户情况。
李小云介绍说:“今年是我们中国农业大学的‘玉米密植增产技术’在坦桑尼亚推广示范的第八年,也是我们发起‘千户万亩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示范工程’的第二年。在我们与坦桑尼亚的工作团队所建的微信工作群里,坦桑尼亚的工作伙伴开始不断上传玉米收获的图片。”
李小云在群里问农业技术员Samweli Lbwela,目前玉米收获的产量是多少。对方回复说,他负责的村庄收获的最高产量是每英亩24袋(1袋约等于105公斤)。
Morogoro省农业厅高级农业官员Gambishi也在群里说:“今年的产量很好,以前我们村的产量只有每英亩15-17袋。中国的简单技术,让我们有了大丰收。”
李小云很自豪地说:“小技术,大丰收,这表明只要因地制宜,一项简单的技术可以解决大问题。我们现在已经在坦桑尼亚十个村子开展项目,我的目标是在100个村庄落地。”
小农为主 生产效率低
中国与坦桑尼亚于1964年正式建交,农业一直是中坦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是坦桑尼亚最大贸易伙伴,2018年中坦双边贸易额达39.76亿美元。
2010年,李小云在世界银行坦桑尼亚国别办公室工作期间,参与了国际援助体系与坦桑尼亚政府共同推动的“坦桑尼亚南部粮食走廊建设”的可研论证工作。他深入到位于该走廊的Morogoro省、Iringa省和Mbeya省的农村地区调研农业发展的状况。
坦桑尼亚气候条件优良,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全年分为雨季和旱季。目前,坦桑尼亚以小农为主,平均土地面积3~5英亩/户,家庭规模6~8人/户。坦桑尼亚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由于缺乏有效的灌溉系统,多数农业生产活动在雨季进行。“只要一下雨,农民就下地播种。”李小云说。
玉米是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李小云在调研中发现,农民普遍反映种植玉米缺乏良种、缺乏技术、缺乏资金。他想起1990年代在参与中国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工作时,在农村也常常会听到农民说他们缺技术、缺投入。
“在非洲调研听起来感觉就像在中国农村调研。”李小云说:“在农民的地里现场观察后,我发现,这里大部分农民的玉米种植的密度严重不足,还不主要是所谓的缺乏资金问题。”
李小云在现场做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很多农户的种植密度每英亩大致只有6000到9000株。由于玉米种的很稀,玉米棒子的秃尖率比较小,个体长得好,但是群体数量不足,产量就低,秃尖率低说明肥力还可以,这当然主要也是因为玉米种的比较稀,通风透光很好,单株光合作用充足的原因。
这个发现同时也启发了李小云,就一个较低水平的玉米产量而言,实际上其土壤自然肥力的供给还是相对充足的。他大概估算了一下,这样一种种植方式,农民平均每英亩的产量大致在300公斤到500公斤之间,这个产量非常非常低。
他分析提出,农业的发展涉及到市场、储存、加工等各种环节,也就是价值链。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在非洲强调需求侧,而忽视了供给侧的不足。Morogoro省、Iringa省和Mbeya省普遍存在的饥饿性贫困和收入性贫困从某种意义上讲,首先是与低的土地生产率相联系的。Morogoro省Peapea村农户玉米每英亩最高产量平均为460公斤,最低产量只有350公斤,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密度不够,不全是资金短缺的问题。
中国方案 农民获丰收
2011年,李小云团队设计了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的方案,考虑到农户普遍没钱购买化肥,又设计了以合理密植、间苗、中耕除草保墒为核心的,不施化肥的旱作密植种植技术。因为没有灌溉,化肥的利用率很低,而密植和中耕除草等都是劳动密集,不要过多地外部资金,从而实现玉米在低水平基础上的提升。
中国农耕小技术 坦桑玉米大丰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教坦桑尼亚农民种玉米
李小云(左二)在坦桑尼亚佩雅村调研并指导农作技术。
说服农民接受一件新事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李小云回忆说,从2011年开始在佩雅村开展示范,2012年没有一位农户采用技术,只有村里的技术员Bishenga在自己的地里种了一公顷。Bishenga是个农业技术员,他严格按照“中国专家”的方案,使用“中国的技术”。
事实胜过雄辩。李小云说:“通过提供少量的农户周转资金用于改良品种,最终他当年的产量达到了20多袋,在此之前他只能收获10多袋。”丰收的喜悦让他信心倍增。
眼见为实。Bishenga家的玉米故事在村子里传开了。农民们开始接受来自中国专家的中国技术方案。
“玉米密植种植”这样一个早就在中国农村接受的简单小技术,在坦桑尼亚从2011年1个农民采用开始,到2018年超过1500多农民采用,由一个村拓展到了十多个村。严格采用良种和75x35cm的密度种植并作间苗和中耕除草技术,玉米产量均比未采用技术之前和未采用技术的农户的产量大的多。2013-2014年,Mtego Wa Simba村100多户示范户的产量从每英亩560公斤,增长到每英亩1226公斤。
坦桑农民 日子奔小康
李小云如数家珍般地说起村庄和农民的名字,以及各家的土地面积和玉米收成。“2017年,Wa Simba村的Adam两英亩的土地用来种植玉米和芝麻。在2016年采用中国技术种植玉米以后,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仅在2016年购买了一部手机和一台摩托车,2017年还花了300万先令重新盖了3间新房,生活上的开支也因为增加了收入而变得不再拮据。”
Wa Simba告诉李小云,他现在已经是村里比较富裕的农户,除了生活开支以外,他还有了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到他的小本生意中。他将收来的玉米卖到农贸市场来赚钱,也正是因为项目进入后,全村整体的产量提高,很多农户有了余粮用来售卖,他才有机会做起了这样的小本买卖,赚取利润补贴家用。
李小云总结说:“坦桑尼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很低,没有太多的非农就业,劳动密集相当于增加了农业就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相当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对于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减贫来说意义很大。”
非洲国家十分关注中国农业发展和减贫的经验,很多官员到中国学习和参观中国的农业发展实践。李小云经常对他们说:“中国现在的农业模式不是非洲学习的榜样,我们的化肥用的很多,补贴也很高,你们应该关注一下我们过去农业的发展经验――在缺乏资金、缺乏灌溉、产量较低的情况下,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农业技术最适合你们。”
中国农耕小技术 坦桑玉米大丰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教坦桑尼亚农民种玉米
佩雅村玉米长势良好。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