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吉龙:玉米需求真正好转至少出现在明年6月份

yilucaihong 同花顺财经 2019-09-11 04:44:51

新浪财经讯9月11日消息,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2019中国玉米产业大会”在大连举办。本次大会以“新形势、新工具、新融合”为主题,重点分析当前玉米及相关产业形势。新浪财经全程直播。

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吉龙出席大会并以“新季玉米市场供求分析”为主题发表演讲。

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吉龙冯吉龙表示,从全年来看,非洲猪瘟对玉米市场的影响比年初严重很多。今年年初预估是15-20%,现在的预估是30-40%,影响了3000-4000万吨的水平。未来半年由于缺猪,还是处于低位的需求,晴雨表就是猪价,如果持续上涨一定是缺猪,猪饲料的消费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关于新季玉米市场的供需情况,冯吉龙认为,总的来说,供给是充足的,需求是不给力的,心态是弱的。所以基于这种状态,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由于需求不给力,虽然会有一些好转,但是力度相当有限,是一个缓慢恢复的过程,需求真正好转至少出现在明年6月份。新季玉米上市以后,压力比较大,季节性回落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需求和供给在这里摆着,未来三个月,东北地区有接近一亿吨的玉米上市,这个需要市场承接,还是有压力的,像去年一样的反季节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

“整体今年的玉米市场是比较复杂的,玉米市场化的特点目前还在延续,就是波动幅度大,频率快。过去几年都是一两个月一次波动,今年可能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整体来说,对于我们从事玉米,做贸易的人,我认为方向重要,但是比方向更重要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节奏,获取很好的收益。”冯吉龙指出。

以下为文字实录:

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受大会的安排,由我和大家交流新季玉米的供给的分析。新季的玉米就要上市了,今天影响玉米的市场的因素比较复杂,下面我从供求、心态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我的观点仅是我个人的看法,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我讲一下需求,大家比较关注需求,今年市场的需求起到了很重要的主导作用。我们不得不谈非洲猪瘟的问题。玉米的饲料需求主要是猪料和禽料占主要的成分,猪料占60%。猪料的需求从去年的四季度开始算一个粮食年度,就是10月份至12月份,今年的一季度的一二三月份,虽然我们发生了非洲的猪瘟,但是整体的猪料的需求下降不是很明显,比较突出的就是自配料的市场下降多一点,东北下降多一点,南方几乎没有太多的下降。去年的四季度和今年的一季度整体来说也就下降了10%左右,去年的四季度的粮食的销售以及今年的一季度的粮食的销售还是非常好的。真正的非洲猪瘟对饲料需求的巨大影响,这个是来自于今年的二季度就是4、5、6月份,这个区域主要是两广为重点,后来增加了湖南、湖北、江西以及四川开始出现了大量的非洲猪瘟,整体的下降幅度比较大。这些主产区存栏的下降幅度超过50%,比较严重的是广西,超过了70%。这个区域的下降对二季度以后的猪料需求以及未来的需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月份很严重,8月底的数据看上去基本稳住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猪现在就剩三四成,甚至五成的水平,基本稳住了。进入9月份就是这个月,应该会略微有所回升,但是回升的幅度非常小,比最差的时候有所好转,但是幅度不大。即便大家在8月份开始想尽办法留母猪,最快的仔猪出来也要在明年的四五月份,不管国家出台多少的利好政策,四五月份出栏不了那么多的仔猪。四五月份以后,仔猪可能会增加,这种情况下需求会逐渐好转。前提就是非洲的猪瘟比较稳定,不再重复大面积的爆发,从全年来看,非洲猪瘟对玉米市场的影响比年初严重很多。今年年初的厦门会议上我们预估15-20%,现在的预估是30-40%,影响了3000-4000万吨的水平。未来半年由于缺猪,还是处于低位的需求,晴雨表就是猪价,如果持续上涨一定是缺猪,猪饲料的消费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除了猪料以外,禽料的需求全年都在增长,未来几个月,我们认为会加速增长。平均全年的水平应该增长15%左右。由于禽料带来的增量在500-700万吨的水平,禽料是未来的几个月的需求的亮点。

玉米的第二大需求就是深加工的需求,首先就是新开工的项目,就是2019年新开工的项目,这个需求还是刚性的,新增的项目还是增加需求的,但是老的产能开工率到目前为止明显不如去年,以淀粉为例,比去年的开工率下降了20%,去年淀粉的开工率在80%左右,今年在55-60%左右,这样导致对玉米的深加工的需求的增长出现了乏力,新增产能的量和老产能开工不足之间做了一个对冲。到目前为止,由于整体深加工的产品都处于亏损、严重亏损,或者是亏损的边缘,基本上深加工已经没有能力再承受原料大幅度的上涨,深加工对玉米的拉动力已经明显地减弱,一个是产能过剩,更重要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对深加工的产品的需求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现在产品积压,需求不好。

在淀粉开工率下降20%的情况下,淀粉的库存的水平比去年同比还要增加20%-30%,即便是开工率下降,但是库存还是增加的,高于去年,说明淀粉的需求远不如去年。

目前,深加工整体产能过剩,正经历洗牌的阶段,优胜劣汰,今年秋季新增的深加工还要投产500万吨左右,但是面临一个问题,投产开工就是一个亏损,所以对开工的积极性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刚性的玉米需求的增加,我们在年初的时候预估在700万吨,现在看可能会低于500万吨,明年也不乐观。

上午讲了库存的需求,前两个需求相对刚性,就是饲料和深加工还是有需求的。首先,饲料企业大幅压低库存,去年这个时候大型的饲料企业基本有5-6个月的库存水平,今年这些大型的饲料企业都压低了2-3个月,因此饲料企业压低库存的水平比去年减少了1500万吨以上。目前基本饲料企业的策略就是随采随用,未来几个月由于非洲猪瘟的不确定性和预期的不确定性,基本上还是采取随采随用的策略,现在基本不会有大型饲料企业集团愿意建立大库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态的变化,也是需求的变化。

第二股力量比第一股力量还大,就是贸易商的库存需求,贸易商的看涨预期有的时候,他的库存水平很高,但是今年贸易商囤货受到了伤害,贸易商都在压低库存水平,包括大型的贸易商,和去年这个时候的水平截然相反。主要是因为今年上半年,包括去年的四季度粮过多,现在都在努力地去库存。整体贸易商的库存水平和去年同期相比会减少2000-3000万吨。如果心态变成了预期,去年贸易商屯了3000万,饲料厂屯了1500万,今年结存了4500万,今年要吐出来,这部分的影响远大于非洲猪瘟对玉米的需求的减少的影响。这是核心,这是整体库存的需求。

贸易商由于今年屯粮大部分出现亏损,而且有一部分的贸易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清库,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心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应该说都在去库存的过程中,个别还要等一等,等这一波青黄不接的时候涨一点抛出去,因为离新粮上市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去年这个时候每周成交600万吨,今年就没有人去建立这个库存水平,这个对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综合来看,整个去库存的水平,中间商渠道去库存的水平低压了库存4000万吨以上,为什么?为什么中间商去库存?核心问题就是心态出问题了。去年为什么压库存?因为去年压库存赚钱了,今年赔钱了。所以心态变了以后,再加上目前就是2018年产的新季玉米到目前为止,就是在新玉米大量上市之前,2018年的玉米都卖不完。虽然有一些企业把玉米订单迁出去了,但是没有出库,所以手里有粮的贸易商大部分都积极卖粮,他们不会等到新粮上市后,去年是先拍存粮,和新粮一起卖,今年几乎没有,所以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完全不一样。

这是现在摆在目前变化的一个事实,无论我们如何考虑,饲料需求和去年相比较差,深加工更差,贸易商囤货的需求还差,整个市场的需求是比较差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供给,就是我们的供给情况怎么样?目前成交2100万吨,虽然交钱了,但是没有出库的,钱交了,手续也办了,但是没有真实地供应市场,未来的成交情况也不会很好,现在每周的成交只有20多万吨,而且现在是中储粮400万吨的粮食开始陆续轮换,按照拍卖的底价加上80元钱就出了,所以买拍卖粮不如买中储粮的轮换粮,比拍卖粮略便宜20元,再加上质量的优势,出库容易,所以才能轮出去。

今年的拍卖的底价提高了200元,我个人理解是硬性提高了200元,并不是供需关系让它涨了200元,而是硬性提高了200元,因为需求不给力。硬性提高了200以后,拍卖的价格就成为市场的顶部价,我们初期认为拍卖价应该是底价,但是需求比较差。现在港口的平均价1870元,去了50元的平常的费用,港口的价格是1820元。这种情况下,倒挂50元,所以拍卖已经成了市场的顶部了。

临储玉米估计到今年拍卖后还有5500万吨以上,按照现在的供求关系,明年国内还是不缺玉米,我们还有2000万吨的一次性转储,这个是整个的拍卖供给的情况。

大家比较关注的是新季玉米的供给,老话说的好,八月十五定收成,还有两三天就定收成了。我们没有完全调研,有些相关的机构调研了,我们之前了一些功课,首先就是华北的黄淮包括西北的一部分,我们做了了解。今年整体的产量水平比去年增加500万吨,我所有的比较都是和去年相比,不是比历史,也不是比平均,我觉得这样比更有意义。

大家更关注的是东北的新季玉米的产量,因为我们本身今年种了70万亩的玉米,我们在东北各省都种了,有一些了解,但是没有做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上的数据也是我们自己的数据,包括我们的一个小的区域范围内的一个评估,供大家参考。市场有不同的意见,完全可以理解,我们也是盲人摸象的数据,我们认为吉林、辽宁、内蒙和去年相比是大丰收的,尤其是辽宁和吉林,尤其是辽西和辽北。辽西地区基本上十年最好的年景,葫芦岛、锦州,包括黑山,这一带是十年最好的年景。吉林去年减产的地方是公主岭、四平这些最主要的主产区减产,今年这些区域内都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吉林主要的增产在榆树、农安、德惠、公主岭、四平、梨树这些县,去年这些主产县减产,今年全部恢复性增产,占吉林的70%以上。榆树今年恢复正常了,幅度比较大,农安也是一样的。榆树是全国玉米产量第一的大县,农安排第二,这都是全国的第一第二,他们在恢复生产。白城地区由于今年雨水比较好,和去年比应该是差不多,去年是丰收的。所以我们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三个省,预估增产1500万吨。这个还要收着看,这是拍脑门的数据。

黑龙江两个问题,一个是面积的减少,大豆的补贴的增加,比玉米高200元,还是有影响的,我们在黑龙江种了30万亩的大豆。北方地区,我们都鼓励农民种大豆,因为毕竟260-270每亩地的补贴,相当于一吨大豆补贴2000元,还是合适的。这个地区的玉米的面积是减的,我们评估黑龙江的大豆的面积增加了800-1000万亩。由于面积减少了,玉米产量自然减少,按照黑龙江的平均产量,会带来400万吨的产量的减少。黑龙江东部地区为主的低温多雨,包括低洼地区的涝,也出现了受灾及单产的下降,整个黑龙江东部地区非常不好,应该是历史上最差的一年,产量也不行,质量也不行。但是东部地区不代表黑龙江,去年哈尔滨周边地区受干旱影响也比较严重,而今年受干旱影响并不严重,温度和水平基本和吉林的榆树是挨着的,所以是恢复生产。以阿城、双城为例,这些地区是增加的。黑龙江西部地区今年总体也不错的。所以我们的预估,我们认为黑龙江地区由于面积和单产导致的减产在800万吨,如果往多了想,是1000万吨,就是这个水平。产量降低,质量一定不如去年,这是肯定的,至少要降一个档甚至两个档,这是黑龙江总体的状态。

如果我们把黄淮地区和东北辽吉内蒙加一个综合的分析和思考,我们认为今年新季玉米的总的供给量是好于去年的,1000万吨左右,好于去年1000多万吨,而且最重要的是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好在华北黄淮、吉林、辽宁,辽宁的玉米的物流成本到港口比黑龙江要便宜一毛钱,差200元,吉林要差5-7分钱。优质区域、临港区域的粮食丰收,偏远地区的产量下降,对市场产生影响。辽宁农民卖1800相当于黑龙江农民卖2000,辽宁以黑山为例,20-30元的运费,和黑龙江差200元,这个影响很大。

除了真实的供应,还有潜在的供应,因为玉米是一个能量饲料,整个潜在的供应就是沉化稻谷有接近一亿吨,又过了一年,今年的新稻谷马上上市了,原来四年变成五年,三年变成四年,每年都在沉化,都在增加,最终的结果会变成燃料乙醇或者其它的东西。

小麦的库存,今年小麦是增收的,产量要超过3500万吨,都是对玉米的潜在的替代。现在小麦在河南、山东也就在1.1元左右的水平,如果玉米到了1.1左右,那么小麦就会替代玉米。这是潜在的供给。

还有进口的大麦、高粱,所以我们在供给上面还有潜在的供给。总体来说,今年的总体的库存的结转水平要低于去年2000-3000万吨,由于需求不给力,心态发生变化,目前来看供给不缺粮,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去完玉米的库存,没有去完小麦和水稻的库存之前,玉米不缺,只是结构性的问题,是一个区间的问题,而不是大缺的问题。

整个缺口现在来看,由于心态的变化,非洲猪瘟的影响,以及结转库存变少,大家不结转了,目前还有不到20天,到本年度结束,看不出缺口。2018年剩余的粮,加上今年拍卖的粮接近2000万吨左右结转到下一年,去年结转4500万吨,今年结转2000万吨,比去年少了,原因就是因为心态变了。

新季玉米市场的分析。刚才我们说供给是充足的,需求是不给力的,心态是弱的。所以基于这种状态,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由于需求不给力,虽然会有一些好转,但是力度相当有限,是一个缓慢恢复的过程,需求真正好转至少出现在明年6月份。新季玉米上市以后,压力比较大,季节性回落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需求和供给在这里摆着,未来三个月,东北地区有接近一亿吨的玉米上市,这个需要市场承接,还是有压力的,像去年一样的反季节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

由于市场心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疯狂屯粮的贸易商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格如果不回归到一定的程度,应该没有人敢大量地建立库存,无论是深加工、饲料厂还是贸易商。这是整个市场的一个状态。

对于农民来说,今年是一个考验。去年由于前期严重的惜售,春节后卖粮少卖了一毛钱,今年可能会均衡卖粮。一类农民没有钱的,一类卖粮需要打工的,一类是种田大户,他们都要早卖。还有一类卖粮需要过年,这一部分的农民占的比例比较大。再往后推就是卖粮需要种地,所以是由几种农民构成的,而不是一种农民构成的,还有的农民有钱,也不卖粮,也不在乎。我觉得今年不会出现像去年那样,春节前严重惜售,春节后抛售的局面。今年的春节比较早,1月24日,在元旦前后应该是卖粮的高峰,整体来说农民可能会相对均衡卖粮,可能有钱的人还会留到春节以后卖。

整体今年的玉米市场是比较复杂的,玉米市场化的特点目前还在延续,就是波动幅度大,频率快。过去几年都是一两个月一次波动,今年可能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整体来说,对于我们从事玉米,做贸易的人,我认为方向重要,但是比方向更重要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节奏,获取很好的收益。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分析,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来源: 新浪财经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