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是恒温动物,冬季寒冷常使猪群或长或短地处于冷应激状态。如果不加合理的预防及有效的管理,冷应激会减慢猪只的生长速度或使猪只患病,给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寒冷季节应尽量避免猪产生冷应激,使其处于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确保其生产潜力充分发挥。
1冷应激对生猪的危害
1.1降低生产性能
环境温度影响猪自由采食饲料的水平和能量的利用。大量研究表明,当舍内环境温度较低时,猪自身需要消耗比适温时更多的能量来产热以维持其正常体温,这会导致其平均日增重下降,采食量增加,但采食的大部分用于维持基本的生理需要;同时,低温加快了胃肠道的蠕动,缩短了食糜在胃肠道内的消化时间,使饲料利用率降低,料肉比增加。据报道,当舍内环境温度低于15℃时,生长育肥猪的采食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每下降1℃采食量增加约19.5g,日增重降低10g~22g。有研究表明,与温暖环境(20℃)相比,处于严重冷应激、昼夜温度变化在-5℃~8℃之间的育肥猪增重速度从1.03kg/天下降至0.75kg/天,料重比从3.73上升至5.33。
1.2 影响猪只健康
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区时,猪表现出血管收缩、皮温下降、竖毛、咬尾、肢体蜷缩或群集等冷应激现象,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幼龄仔猪尤为明显。冷应激会导致仔猪尚未健全的生理机能发生紊乱,如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等,从而加感染的几率,而一旦发病,往往不以某一种单纯性的“病毒性、细菌性、营养性、寄生虫性”疾病单独存在,多是以某一原发病为主,继发或并发其他杂症,比如病毒性疾病继发细菌性感染、寄生虫性疾病继发细菌性感染等。梁显锡等对断奶仔猪舍局部升温,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腹泻率,结果表明,升温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14.1%,腹泻发生率显著降低17.2%。Hayes研究发现,哺乳仔猪遭受持续的低温刺激后,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会降低、有效抗体数量减少,从而降低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疾病发生率升高。Kerr也做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将增加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率,同时导致仔猪哺乳期的死亡率增加。
1.3 繁殖能力下降
冷应激可影响母猪体况,导致生产潜力无法全部发挥。母猪在长时间冷应激下,易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成活率低等现象,降低繁殖效率,甚至影响终身繁殖性能。通常最冷季节往往也是母猪产仔率降低的时候。在轻微的冷应激环境下,公猪的繁殖性能一般不会降低,但在恶劣的饲养条件下,如露天的圈舍饲养,严重的冷应激会使其发生睾丸冻伤,繁殖能力下降或丧失。同时,冷应激会使公猪体况下降,降低精液数量和精子质量,影响配种率。
2应对冷应激的措施
2.1 保持猪舍适宜温湿度是关键
适宜的温度可减少猪只维持自身代谢所需的能量,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饲养成本。低温高湿环境中,猪的毛、皮吸附了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后,导热性增大,会加剧体热的散失,加重低温对猪只的不利影响,而且容易发生关节炎、肌肉炎、神经痛、肠炎、白痢等疾病。中国《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T17824.3-2008)对猪舍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参数的推荐值见表1。
表1猪舍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
空气温度℃ |
相对湿度% |
||||
舒适范围 |
高临界 |
低临界 |
舒适范围 |
高临界 |
低临界 |
|
保育猪舍 |
20~25 |
28 |
16 |
60~70 |
80 |
50 |
生长育肥猪舍 |
15~23 |
27 |
13 |
65~75 |
85 |
50 |
哺乳母猪舍 |
18~22 |
27 |
16 |
60~70 |
80 |
50 |
哺乳仔猪保温箱 |
28~32 |
35 |
27 |
60~70 |
80 |
50 |
空怀妊娠母猪舍 |
15~20 |
27 |
13 |
60~70 |
85 |
50 |
种公猪舍 |
15~20 |
25 |
13 |
60~70 |
85 |
50 |
人为地提高舍温是十分重要的。提高猪舍温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为吊顶、火炉、火墙、暖气、地暖(水热地暖、电热地暖)、保温箱、红外灯等保温供暖法。其中,电热地暖是在需要加热的水泥地下铺设发热电线或电阻丝,通电后通过电线发热使地面发热,达到采暖和保温目的,该法安全,易于安装和维护,使用寿命长,是一种高效、环保、安全、节能的采暖方式,应用前景较好。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如发酵床养猪增温、沼气地热等。沼气地热养猪技术是一项崭新的能源利用模式,通过就地收集猪场猪粪便污物等,沼气发酵产气,燃烧循环热水,加热猪舍地面。沼渣作为有机肥可返田使用,增强土壤肥力,实现生猪养殖―粪便―沼气发酵―锅炉燃气产热―热水循环―加热猪舍地面―沼渣返田循环利用的环保低碳模式。沼气地热养猪技术投入改造费用相对较低,可操作性极强,夜间无需人工看护,可长时间持续供气燃烧加热,一般猪场均可实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冬季增温好方法。
2.2 不可忽视通风
冬季由于保温的需要,猪舍密闭,若通风不畅往往导致舍内空气无法及时更换,出现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和微生物滞留在猪舍内,对猪只的生长健康带来潜在危害。猪舍中有害气体主要来自密集饲养的猪的呼吸、排泄和生产中的有机物分解。有害气体主要包括NH3、H2S、CO2、CO等,其中NH3对猪只的伤害最大。氨气不仅能够影响猪的生产性能、易引发疾病,且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也存在威胁。猪舍内的粉尘是有毒、有害成分如病毒、细菌、放线菌和立克次体等的载体,通风不良时,易引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通风时既要想方设法做到舍内空气流动换气,又不至于受“贼风”的侵袭,保持舍内温差变化不大,减少冷热应激。通风的时间和空气流动速度及通风量应根据猪只大小及有害气体、粉尘含量的多少而定,视具体情况因时因场制宜。一般来讲,坚持有阳光的天气在上午11点到下午2点是换气通风的最佳时间。中国《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T17824.3-2008)对通风量参数的推荐值见表2。
表2猪舍不同季节通风量和风速
猪舍 |
每小时通风量(m3/kg) |
风速(m/s) |
|||
冬季 |
夏季 |
春秋季 |
冬季 |
夏季 |
|
保育猪舍 |
0.3 |
0.70 |
0.55 |
0.30 |
1.00 |
生长育肥猪舍 |
0.35 |
0.65 |
0.50 |
0.30 |
1.00 |
哺乳猪舍 |
0.30 |
0.60 |
0.45 |
0.15 |
0.40 |
空怀妊娠母猪舍 |
0.30 |
0.60 |
0.45 |
0.30 |
1.00 |
种公猪舍 |
0.35 |
0.70 |
0.55 |
0.30 |
1.00 |
2.3 适当调整饲料配方
猪在不同冷应激情况下采食量改变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饲料配方应根据冷应激的长短和强度进行调整。温和的冷应激情况下(10℃以上)可适当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严重冷应激(10℃以下)时能量水平应进一步提高,才能使猪的生长速度受到的影响降至最低。在仔猪、哺乳母猪和育肥猪后期日粮中添加2%~3%的大豆油,油脂可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猪采食量,能满足猪体对较高能量的需要,增强御寒能力。小肽具有抗应激的作用,冬季饲料中可适当使用小肽含量较多的原料。
冷应激对仔猪的影响尤为明显,新生仔猪皮下脂肪薄、能量贮存少,对低温环境异常敏感,其对环境温度的最低要求比母猪高10℃以上。在临界温度下限,仔猪温度每降低1℃,它们每分钟每千克体重需要多产热量25J,是35kg体重猪的4倍。因此,出生后迅速吸吮足够的初乳对于新生仔猪的存活至关重要,冬季仔猪断奶可稍微延后,一般以40~50日龄断奶较好。
2.4 科学接种与保健
通过母猪产前计划性接种猪瘟、蓝耳病、口蹄疫等疫苗。让出生1~3天内仔猪吃足初乳,获得母源抗体保护,确保30日龄以内不会罹患上述重大疫病。30日龄以后结合地方流行病学调查,确立仔猪首免日期,做好相关重大疫病的疫苗程序免疫。还应做好猪场日常的消毒工作,冬季为减少圈舍湿度常使用喷雾的消毒方式。
规模化猪场对出生1~3天仔猪可目的性补给葡萄糖预防新生仔猪低血糖症;补充铁、硒剂(肌注或口服)预防仔猪水肿腹泻症(缺硒性水肿腹泻)及贫血。葡萄糖、生理盐水、复方电解多维(含多种矿微元素和维生素)在个别仔猪发生不同程度腹泻症状时,可经常性饮水添加随饮,既可补充部分营养元素、增强体能和免疫力,又可调节机体电解质代谢平衡。
3小结
冬季天气寒冷,给猪群带来了严重的冷应激,导致猪群生长速度减慢,饲料转化率低,抵抗力下降,甚至患病;而冬季为满足保温需求,密闭猪舍通风不畅会造成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粉尘、微生物等有害物质滋生,同样会引发疾病。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做好温度与通风的协调控制,改善猪舍热环境和空气质量条件,同时,应适当调整饲料配方,加强饲养管理,以保持猪体健康,达到最佳生产效力。
冷应激对生猪养殖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扫一扫,领取百元红包哦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