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良好的母猪胎次结构

liubingbing 互联网 2015-12-15 10:28:00
摘要:母猪2-6胎繁殖性能较好,3-5胎繁殖性能最好,能发挥种猪群最佳繁殖优势。母猪7胎以后繁殖性能开始下降,初产母猪和9胎以上母猪繁殖力显著低于其它胎次。

  1)母猪2-6胎繁殖性能较好,3-5胎繁殖性能最好,能发挥种猪群最佳繁殖优势。母猪7胎以后繁殖性能开始下降,初产母猪和9胎以上母猪繁殖力显著低于其它胎次。

  2)目前被众多猪场所认可的胎次结构为:1胎占20%,2胎占18%,3胎占17%,4胎占16%,5胎占14%,6胎占10%,7胎以上占5%。

  3)想保持高效母猪群,就要扩大2-6胎母猪比例,尤其是3-5胎母猪比例。3-5胎龄母猪所产的仔猪生长最快。因为一头母猪在3~5胎次时它的各器官已达到生长发育完全成熟和旺盛阶段,因而所生后代属于优良个体,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和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实际生产中可加大后备选留力度,因为种猪一旦补充上,只有第1胎成绩较差,从2-6胎繁殖成绩一直保持较为理想状态。但要注意一定选留母系指数较高或生长速度较快、同窝仔数较高的后备母猪。加大后备猪补充力度,也就增加了2-6胎猪群数量,才能够对其他胎次的种猪进行淘汰。同时注意淘汰连续2胎产仔差的母猪,母猪超过7胎要开始加大淘汰,10胎以上母猪全部淘汰。A场母猪6-8胎仍保持较高产仔数,与选留高产母猪有直接关系,然而一味选留高产母猪,忽视了胎次结构,造成高胎次猪数量增加,产健仔数下降。

  4)补充后备数量计算方法为:基础母猪数×母猪更新率/后备母猪利用率。1 000头种猪场选留后备数量为:1 000×40%/70%=571头。

  5)头胎母猪由于身体仍处于成长阶段,一部分采食用于身体发育。泌乳时蛋白质补充不足,∽惺е孛飨浴5贾露夏毯罂栈呈奔涑ぁ⒎登槁矢撸且2胎产仔数低,淘汰率较高,头胎猪的管理应是猪场管理者所重视的问题。7胎以后的母猪,其泌乳力下降较快,仔猪成活率、断奶仔猪数下降迅速。同时其返情、空怀几率有所增加。在生产记录中,许多猪场的母猪平均胎次达到7胎,经历了多次的繁殖和泌乳后,通常有高的死胎率。因此,母猪在7胎后即便是体况很好,也要考虑淘汰了。这也就是7胎以上母猪占比低的原因。建议种猪场利用育种软件选留泌乳力较高的种猪及其后代。可有效加强种猪利用率与繁殖力。

  6)采用末位淘汰法对种猪进行淘汰。想要保持母猪群最佳胎次分布,达到母猪最佳生产力,就必须施行主动淘汰。运用管理手段对种猪群进行管理是精细管理,运用育种软件对种猪群进行管理才是科学管理。利用育种软件在每批次断奶后或季度、年度计算所有母猪母系指数,对母系指数进行高低排名,淘汰倒数10%的种母猪,结合品种、胎次坚持末位淘汰,即可保持种猪群高效生产力。

  如果一个规模化猪场高胎次母猪比例过高,就会影响到产活仔数、仔猪成活率、生长速度、断奶成活率、年分娩窝数等等,可以说不科学的胎次结构就是规模化猪场效益的潜在杀手!作为猪场管理者,要清晰掌握猪群结构情况,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加强管理与措施,对种猪群实施精细化管理,采用育种管理软件对种猪群实施动态科学管理。化被动为主动,化低效为高效,才能构建良好的母猪胎次结构,从而实现母猪高效利用,实现猪场最大效益。

(责任编辑:曾艳)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