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伪狂抗体阳性率高达84% 大规模发病可能性小
从2012年开始,变异伪狂犬开始进入养猪人的视线。各大猪场的转阳案例让养猪人不得不担心:病毒变异了,目前的伪狂犬疫苗能否防得住该病?猪场会不会暴发伪狂犬疾病?对此,专家认为养殖户不必太过恐慌,目前伪狂犬抗体高达84%,大规模暴发疾病的可能性小。
2011年以来,从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开始陆续暴发以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仔猪神经症状并导致大量死亡为主要特征,后被证实为伪狂犬野毒的感染。同时有多个研究院所分离到病毒,并且证实为伪狂犬病毒变异。
据悉,伪狂犬病毒囊膜上已发现的糖蛋白有11种,其中gB、gD是必须糖蛋白,gC、gE是非必须糖蛋白。其中,gB是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诱导中和抗体保护宿主;gC参与病毒的释放,与病毒毒力有关;gD诱导中和抗体;gE是病毒毒力的重要基因。
“从当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新毒株gB、gC、gD基因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gB基因是病毒最主要的保护性抗原基因,现有的疫苗对当前的流行毒株不能够保护或保护力不强,很可能就是因为gB基因的改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所长童光志介绍,变异伪狂犬病病毒抗原性已经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虽然还没有弄清楚是由哪个地方的改变引起,但是现有疫苗免疫血清对变异病毒中和能力较差已成事实。
“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比较分析,新发的伪狂犬病毒流行毒株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基因型。不过从血清型的角度看,它还没有出现新的血清型,跟经典的伪狂犬病毒毒株还属同一个血清型。”正因如此,童光志认为,虽然病毒已经发生变异,但目前的疫苗对新毒株仍有交叉保护性,养殖户不必过份恐慌。
“目前我国的伪狂犬疾病抗体检测达到84%,换句话说,伪狂犬要呈大规模暴发不太可能,无论什么病抗体达到80%以上就基本不太可能大规模暴发。”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介绍,虽然抗体保护率较高,但伪狂犬野毒感染的阳性率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7%左右上升到2014年的26%,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根据陈焕春实验室的数据,2010年对送检猪群猪伪狂犬病临床检测发现gE(目前国内的伪狂犬疫苗基本上都是缺失gE,因此检测到有gE抗体就说明有野毒感染)阳性只有427例,2011年615例,2012年622例,2013年883例,而到了2014年已经达到1158例。
面对野毒感染率的不断上升,以及病毒的变异情况,养殖户在没有变异伪狂犬疫苗的条件下,如何做好该病的防控呢?陈焕春建议,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制定免疫程序。
“在35日龄时免疫一次,75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控制野毒的阳性率。”据陈焕春介绍,根据图中可以看出抗体的消长规律:后备母猪的抗体达到75%,妊娠期间达到99.6%-99.8%随后逐步降低。而保育猪中野毒的阳性率下降到2.22%,所以建议大家在35日龄注射伪狂犬疫苗,调动机体免疫力,猪场特别是种猪场中的伪狂犬野毒阳性率会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在75日龄加强注射一次疫苗,猪场中的gE阳性率可以得到抑制并下降,同时淘汰掉20%阳性率的猪,猪场可以恢复到阴性状态。
此外也有行业人士认为,猪场暴发伪狂犬疾病主因不是病毒变异,而是免疫不合理,出现免疫空白。免疫程序与疫苗特性不对称,商品猪不免疫或免疫剂量不足,没有阻断病毒的循环,导致中大猪野毒感染率居高不下。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