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教:市值时代CEO应先治理自己嘴巴

xinluba 网络 2017-04-25 09:03:00

  "2008.11.03   来源: 国际航空报 作者:于清教

  CEO说错一句话可使公司市值一天或者几天之内损失十几亿甚至上百亿,你相信吗?

  今年5月陷入“慈善负担论”、“辞职危机”和“退房风波”的王石和万科地产就遭遇了这样的财富“过山车”。从5月14日的22.09元到6月13日的 16.50元,短短一个月时间万科地产股价一路狂跌了5.59元,按万科流通股份94.1385亿股计算,一个月万科便蒸发市值526.2342亿元。

  始于9月的“一袋牛奶”却几乎要摧毁整个牛奶行业,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资本界更是一片惊恐,坚决唱空蒙牛乳业等乳制品上市公司成了美林、摩根等大行的共同选择。9月23日,蒙牛乳业在港一复牌,便暴跌65.75%,最终报收6.85港元,创下自2006年1月以来的低位,当日蒸发市值近50亿港元。牛根生现在再看看自己9月17日连夜迫不及待挂到新浪博客上的文章:《在责任面前,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负起完全的责任》,不知是何滋味? 很显然,做大并管理好公司市值比当初IPO更为艰难且需要智慧、毅力。要使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和价值经营最优化,最终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说起来容易而真要做起来则难于登蜀道。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华尔街金融风暴导致全球经济剧烈震荡的今天,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除了首当其冲捍卫自己公司的主业经营、主动御寒过冬外,危机之下更应尽力避免上市公司市值每况愈下乃至引发坠毁的覆辙。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其一,公司市值是衡量上市公司实力大小的一个新标杆,没有市值保护意识或不善于管理公司市值的企业往往就倒在了危机的风暴眼中,而没有再站起来的可能;其二,公司市值已成为考核经理层绩效好坏的关键指标,也是股东掌握公司经营状况的晴雨表,进而并决定着公司人事、经营等战略是否因此而调整;其三,公司市值决定着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能力的强弱程度,很难想象一个持续贬值的公司能具有多少核心竞争力去整合资源;其四,公司市值也决定着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的高低,价值最大化、最优化才是投资者青睐的根本;其五,公司市值更决定着投资者财富的大小,市值蒸发,遭遇财富贬值首当其害的是股东;其六,公司市值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资本市场乃至经济实力的标志。

  固然,公司市值经营管理需要团队的整体协同作战,但我们为何仍有不少的上市公司市值因为 CEO本人无意或有意的个人行为而遭遇打压呢?由此可见,CEO和品牌的声誉管理多么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只有首先从CEO做起,中国上市公司的市值才能实现来自自身原因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持续、健康增长。如果CEO连自己的嘴巴都管不住,任凭口无遮拦,不分场合不分主题地“大喇叭”,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CEO通过个人做秀建立个人品牌,进而推动企业品牌的发展,本无可厚非,但在如今公众上市公司的市值时代,这就要求CEO要收敛、要从严治理嘴巴。言多必失,少说多做,能说的少说,可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坚决闭嘴。不少CEO被资本市场的得意忘形冲昏了原本清醒的头脑,那种过度包装和证明自我价值的精神统摄了个人膨胀的欲望,淡忘了身后那些监管的眼睛,开始为所欲为起来,这很容易将他们置身于危险边缘。只有那些注重声誉管理的企业和CEO,才会将风险作为一个持续性问题来管理,他们不会等到灾难来袭的时候才重新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

  市值管理是一种长效机制,而非单纯针对股价涨跌的短期行为,这也许会令那些心怀侥幸、急功近利的CEO很沮丧。但实际上,我们所倡导CEO带头做大并管理好公司市值、注重个人言行,并不是经营的终极目的,做大并管理好公司市值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市值为股东乃至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回报。

  CEO带头做大管理公司市值,不仅可有效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扩大融资规模,通过资本在企业组织内的循环为公司的产业竞争提供充足的资金供应,提升公司的产业竞争能力,而且对提升公司整体治理水平,提升公司的经营思维和境界,实现经营管理的升级换代,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对公司的要求,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

  因此,市值时代,CEO们必须加强个人声誉管理的修炼,要首先从治理自己的嘴巴做起,避免个人声誉和公司市值的双重坠落与折翅。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