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6 来源:世界营销评论我们的微软观察员给微软开出的5剂良方包括:为Windows瘦身、打造更加清晰的网络战略、拥抱行业标准、狠抓质量控制以及专注软件业务。
对于微软公司而言(Microsoft,下称微软),2008年是否会是个难关?这是个很多人都不曾考虑的问题,毕竟,从刚刚过去的一年来看,微软交出的答卷还算漂亮。2007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微软的销售增长了27%,利润也上涨了23%。另外,微软还不无得意地宣称,自去年1月份推出以来,Windows Vista在接下来几周的销售量达到了Windows XP最畅销时期销售量的两倍。
微软在其他领域内也捷报频传。消费者娱乐市场上,公司的Xbox 360游戏机受9月份游戏巨作Halo 3上市的带动,销量直线飙升。在商业官司方面,微软侵权阿尔卡特-朗讯公司(Alcatel-Lucent)被罚15亿美元巨额赔偿的判决也在8月份被美国地方法院推翻。
除此之外,微软在2007年对软件盗版和伪造的打击活动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这家软件巨头在2007年并非一帆风顺。在过去的一年中,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浮出水面,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那么微软在2008年的日子恐怕不会那么好过了。
摆在微软面前的问题包括:在一个以互联网为导向、在线软件和开放标准日趋盛行的Web 2.0世界里,微软如何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Windows操作系统系列怎样才能走得更远;以及微软内部的质量控制问题。
这些问题之所以会暴露出来,是因为2007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举例而言,许多企业和政府部门出于对成本和兼容性的考虑,对Vista的态度非常冷淡,而Xbox 360游戏机的大规模召回则让微软蒙受了名誉和财务的双重损失,此外,羽翼丰满的竞争对手如谷歌公司(Google,下称谷歌)等等纷纷推出了在线产品,目标直指微软的捞钱工具Office系列软件。
在这些不利事件的夹击下,微软自始自终都没能拿出令人信服的回应。一方面,公司不停地拿出大堆资料和数据来证明Vista的销量火爆,而另一方面,它和电脑厂商合作伙伴却又悄悄地在更新和增加Windows XP的服务和支持。对于Xbox游戏机,微软一开始则坚决否认该产品有任何严重的质量问题。公司还发布了一套貌似清晰实则含混的在线战略,企图将一种不受欢迎的新标准强加给桌面产品用户。
面对这些问题,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在2008年应该做出怎样的举措,才能保证微软在未来的十年里依然能够笑傲商业科技市场呢?
为Windows瘦身
首先,微软应当懂得“少即是多”的道理――在电脑操作系统领域内更是这样――然后再以此为原则设计相应的产品。不管是正式的调研还是坊间传言都显示,很多用户之所以拒绝Vista,就是因为它太过庞大,占用系统资源太多了。
Windows Vista Premium要占用15G的硬盘空间,对电脑配置的要求是1GHz以上的处理器和1G以上的内存。虽然目前市场上新推出的多数电脑都能满足这些要求,并且Windows Vista也确实有一些过人之处,比如华丽的3D流线型界面等,但很多用户却更愿意将大部分的系统资源分配给应用程序,以便操作起来能更加快捷。毕竟,没有人买电脑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操作系统。
微软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公司的一位高层承认Windows已经有些“臃肿”了,他表示微软正在采取一种新的组合手段来开发操作系统,让今后的产品变得更加精简,Windows的下一版本、预计在2010年左右发布的Windows 7,将成为首个体现这一精简理念的产品。“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微软杰出的软件工程师艾里克・特劳德(Eric Traut)在去年的一场大学演讲中表示。
2008年,微软应当沿着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打造清晰明确的网络战略
用户们之所以对臃肿的操作系统说不,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现在在很多人眼里,电脑已经只是一个用于连接网络软件和服务的工具而已。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下称太阳公司)的首席研发官约翰・盖奇(John Gage)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网络即电脑。”在2008年,我们可以说,互联网即电脑。
不过,微软在软件即服务(SaaS)的道路上走得却非常犹豫,甚至完全可以说是无奈而为之。公司在去年10月份一口气推出了Office Live Workspace、Exchange Online及 SharePoint Online一系列托管解决方案。然而,3个月过后,你很难看到谁每天都在使用这些服务,大部分人甚至连它们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一位分析师表示,微软推出的Live品牌在线产品完全就是“一锅乱作一团的大杂烩”。
如果微软想在2008年的网络竞争中胜过雅虎公司(Yahoo,下称雅虎)和谷歌,那就必须立即着手开发一套清晰明确的在线战略,并且让高管、市场人员以及程序员都全力参与进来,将战略执行到底。
这里我建议一个极端的办法:微软应当只开发一种版本的产品,然后让用户来决定到底是在线使用它们,还是将它们安装到本地硬盘上。比方说,你在商店里买了盒装的Office软件后,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它进行操作;而如果你在网上购买,那同样也能获得盒装软件的授权。
像Office Live Workspace这种毫无章法的四不像软件应当彻底抛弃。
采取此种手段,微软可以终结自身网络战略的混乱局面,并拿出谷歌无法匹敌的线上/线下产品。(谷歌的弱点在于,如果用户不能上网的话,就无法使用Google Apps。)
拥抱行业标准
除了主动向网络靠拢外,微软在2008年还应该伸开双臂去拥抱而不是扼杀已有的行业标准。众所周知,微软对科技行业内的各种标准和通用格式从来都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态度,除非它们是出自己手。不过,该公司在2007年妄图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业界的做法实在太过专横。结果,许多用户和颇具影响力的政府机构都弃微软而去。
去年微软最为狼狈的遭遇,当属公司在瑞典的“贿赂门”事件。为了将Office 2007的默认格式OOMXL推广成国际标准,微软瑞典高层企图通过贿赂的手段来收买商业伙伴的投票。微软在瑞典的经理向当地的增值经销商许诺,如果他们加入投票委员会并对OOXML投出赞成票,那微软将向他们提供联合市场支持以及其他方面的好处。
微软总部的高层虽然将自己和这一事件撇清了干系,但是,公司近来向用户和业界强行兜售科技标准的行为却远不止这一起,微软的专横手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今年,微软不能再与公认的标准为敌了,必须顺大势而动。很多用户都发现,OOXML甚至不能完全与先前的微软Word兼容,尤其是有些企业客户,他们已经被微软在格式上劳民伤财的荒唐举动给折磨够了,现在,有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谷歌等推出的开放网络办公软件(如Lotus Symphony),他们可以轻松地更换成在线产品,而不必将整个桌面基础设施卸掉后重建。有了多种选择,谁还会甘愿吊死在一棵树上呢?
微软在2008 年应当勇敢地承认,自己强行推销OOXML的做法是个错误,然后表示将致力于OOXML与ODF(开放文档格式)的跨平台兼容工作,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多种标准。ODF已经获得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批准,现在IBM、太阳公司、谷歌以及OpenOffice.org都支持这一格式。
狠抓质量控制
虽然软件漏洞和硬件故障总是难免的,但2007年微软的很多产品大面积地出现问题却无法用这一理由来搪塞,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微软正面临着一些严重的质量控制问题。Xbox 360由于重大设计缺陷导致微软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召回,并在财报里认列了高达11亿美元的“预期维修开支”,而性能和兼容性也成为了Windows Vista一直挥之不去的问题,如此种种,让人们开始对微软产品的可靠性产生了疑问。
因此,微软在2008年有必要在公司上下搞个“质量整风运动”,将质量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就像比尔・盖茨在2002年亲自将安全问题纳为重中之重,全力实施可信计算(Trustworthy Computing)计划那样。微软也许是该任命一位高管来专门负责质量问题了,这个人物必须眼里揉不得沙子,还要有权力监管公司的无数个部门,他的任务就是要保证产品必须刀枪不入了才能送出公司大门。
质量控制也包括对时间的控制。Windows Vista上市的时间比原定的推迟了好几个月,今年2月即将揭晓的Windows Server 2008也同样不能按时投放市场。企业的IT经理要求他们的供货厂商守时可靠,如果你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那他们就会另寻别家了。
专注软件业务
微软在2008年应当退出数码广告市场。它在这个领域内已经完全被谷歌击败了,即使砸出60亿美元收购Razorfish公司的母公司aQuantive也于事无补。
微软在这个广告行业毫无经验可言,每年由此获得的收入与其他部门相比可以说是少得 可怜。在最近的一个季度里,公司在线服务部门的收入仅为6.71亿美元,还不到它销售总额的5%。微软一心想在这个市场上站稳脚跟,因此投入了大量的高管人力和研发资源,收购起来也出手阔绰,而自己的核心业务却接连出岔子。
尽管如此,微软意欲收购雅虎的传言仍然一直甚嚣尘上。虽然这一举措可以让微软立即冲上搜索广告业老二的位置,但如此一来它就更加偏离自己赖以起家但目前却饱受压力的软件业务了。
想要在数码广告等热门高科技市场上分一杯羹,微软应当从IBM那里学两招。它可以向这些行业内的企业提供软件以及相关的服务,搭它们的顺风车来获取利润,而不必非得亲自去劳神费力。
2008年微软应当公开放弃收购雅虎以及类似的公司,重新专注于自身的产品线。微软如果想在重重挑战面前屹立不倒,最好像比尔・盖茨常说的那样,始终将打造“伟大的软件”作为自己的使命。
倘若微软真能秉持软件根基,拥抱多种标准,加强产品的可靠性,并将开放的网络作为重要的输送平台,那么它在2008年或许能重振往日的雄风。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