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的跨国企业影响力之道

xinluba 网络 2017-04-25 09:07:00

  2007年12月24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陈雪频

  一年一度的“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又拉开了帷幕,并将于明年元旦揭晓。今年的主题是“影响中国,演义全球”,大概意思是,随着全球的经济重心正迅速地由发达国家转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跨国企业也开始通过争夺在中国的影响力,来演义他们在全球的战略格局。

  过去三年,这份“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一直由欧美企业“雄霸天下”,中国企业只是象征性地点缀其中。在许多人看来,跨国企业这个“舶来品”似乎天然地和欧美企业联系在一起,虽然来自中国的联想和华为也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跨国企业,但在很多人看来总是差那么点意思。

  这也难怪,我们一直将联想和华为看作“本土公司国际化”的典范案例,并将这个概念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公司本土化”对应起来。在我们玩了那么多年的概念游戏之后,我们能否换一种思路?在我看来,“国际公司本土化、本地公司国际化”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在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中,并不存在国际公司和本土公司的天然屏障。即便是在中国市场,中国公司面临的也是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在一个各个市场都已经成为全球化市场的今天,讨论国际化和本土化已经没有意义。各种公司都面对同一个问题:如何在一个全球化市场中全球化?

  这种思维的变化也意味着从“中国视野”向“全球视野”的转变。“中国视野”意味着:中国有必要向那些100多年的跨国企业学习,用尽快短的时间走完他们 100多年的国际化道路。“全球视野”则意味着: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中国企业应该换用一种全球化的思维,“以全球应对全球”。

  这种思维变化的背景是一种新趋势的出现――全球的经济重心正迅速地由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国家。根据《世界是新的》书中的论断,在未来25年左右的时间里,亚洲、中东、东欧、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规模将会超过现在的发达国家,21世纪是新兴市场的世纪。

  这也是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这几年一直在呼吁的一种战略思维。为了让他的思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他甚至用了一些在许多中国企业家看来有些疯狂的“点子”来阐述他的思想,比如“入股大众”、“收购沃尔玛”……他认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作,使之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

  有的企业家会问:你说收购就收购啊?再说,即便收购了也未必是你的。当然,操作层面不会那么简单。但是,这毕竟给了我们一种战略思维的路径,那就是中国企业不用重复欧美的跨国公司在过去100多年的国际化路径,完全可以通过资本运作的层面来实现公司的全球化。

  所谓“全球视野”,就是在公司运作的各个层面――无论是资本、人才还是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公司都在全球寻找最具比较优势的地方,然后协同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组织。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国际化”和“本土化”都已经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在于,你如何在一个全球市场完成协作。

  如果说在前几年,这种战略思维对于许多中国企业来说还不可思议。那么,这几年中国企业通过大量的海外并购,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尤其在矿产资源、金融企业方面的并购更是风起云涌。这种趋势和海外企业并购中国企业相得益彰,这种全球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2007年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Thomson Financial的数据显示,2007年迄今,中国买家共斥资292亿美元收购海外公司,而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者收购中国公司的支出为215亿美元。中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收购额首次超过了海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收购额。

  在金融领域,中国企业在最近半年的并购尤其活跃。6月,中投斥资30亿美元认购百仕通集团9.3%的股份。10月,中国工商银行宣布斥资56亿美元收购非洲最大银行南非标准银行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份。11月,中信证券和贝尔斯登各出资10亿美元交换股权。12月份,中投对摩根士丹利的投资50亿美元,并最终持有这家华尔街投行最多9.9%的股份。

  在全球前20家最大市值的公司中,有7家是中国公司。我们暂且不论这些公司估值的合理性有多少,但对于这些公司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实际上,许多公司已经开始利用资本的机会来进行全球扩张。仅以金融行业为例,中国公司在今年就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并购。

  这些并购案件在三年前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但随着新兴市场的兴起,中国资本市场的火热和美国次级贷危机的发生,给了中国企业这样的机会。幸运的是,中国企业抓住了这次机会,这才只是第一小步。

  再说人才,随着次级贷危机的发生,许多美国的资本市场人才也纷纷失业,这个时候,中国公司完全可以聘用那些失业的投资银行家为我所用。在中国高级金融人才严重短缺的今天,这些人至少能够为我所用,并且利用他们的先进经验,并为中国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人才。

  我们可以假设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它在百慕大注册,在英国设立全球总部,在美国上市,在德国建立研发中心,在意大利设立设计中心,在中国设立制造基地,在美国设立营销中心,在印度设立服务中心,向全球销售它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问这家公司是哪个国家的公司,已经没有意义了。

  当我们在为达能和娃哈哈的纷争连篇累牍地报道和分析的时候,是否也能想到一个问题:达能入股中国公司以实现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对于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历程是否也适用呢?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