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与我们无关的管理智慧

xinluba 网络 2017-04-25 09:08:00

  2007年11月08日14:56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作者:王溥

  综观人类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代,为在十分恶劣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繁衍,已经掌握了诸多管理智慧。特别是当人类社会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企业发现为了应对环境的多变更需要科学的管理思想、原理指导其实践。

  为此,众多的管理思想、定理应运而生,成为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需要小心遵守的金科玉律。然而管理现实往往无情地嘲弄那些经典,一些人认为今天的管理不管它是好,还是一团糟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那些所谓的智慧已变成无用的垃圾与我们的生活无关,这似乎在印证明茨伯格所言:“因为管理,社会已经变得难以管理。”

  1.因纽特人的困惑

  在《明茨伯格论管理》一书中讲述了一件曾发生过的事情;“在以前,因纽特人的猎手们能够穿过数十英里的平坦的冻土地带,仅仅依靠他们的直觉引导他们找到要去拜访的朋友的营地。几年前,三个因纽特青年的雪地机动车在离家仅仅几英里的地方抛锚了,他们因找不到回家的路被冻死了。”这看似与我们无关,事实上这个故事不仅令大师不安,也足以令我们所有的管理者深感不安。因为“它从此开始成为我们的社会问题的象征。”

  自英国工业革命到二十世纪初以前,大多的企业主能靠经验经营企业,但往往难以使企业增寿。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使企业认识到了管理现代企业需要科学的思想、制度、技术,需用惯有理性思维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自那以后众多的管理学家、企业家一直在用自己不朽的生命追求着理性的光辉,直到出现对管理科学、技术顶礼膜拜。在今天当企业面临转型时期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挑战时,众多企业因相同的原因正处于冻死的危险之中,因为企业惯以依赖的生存基础――因特网、电子信息技术,组织的运行模式,设计的制度等已使企业感觉迟钝,使管理者的直觉遭到破坏。

  不难看出企业要在巨变环境下免于被冻死的危险,仅依靠已有的习惯、思维定势和行为准则是难以幸免的,需要的是进行自我的革命,找回能应对复杂环境挑战的感知、先觉。这就是重视经营管理企业所需理性、感性知识的掌握,运用知识学习知识,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在新一轮直觉管理的竞争中胜出。

  2.瑞典人的遭遇

  从前,在瑞典有五个人相约去打猎。他们中有一个牧师、两个士兵、一个旅店老板、一个农民。有一天,他们在深山老林走了很远,仍未找到猎物。当他们准备休息的时候,牧师的脚无意踢到一簇苔藓,苔藓下露出一块银色的石头。他们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早就听说这座山蕴藏着丰富的铅和锌,若真的发现了铅矿或锌矿就等于发现了一笔巨额的财富。于是他们约法三章,除非五人集体行动,以后任何人都不得单独到这儿来。七天后石头鉴定的结果出来了,他们发现的是一座银矿。牧师决定把这一信息告知其他四人。但他来到旅店老板家时,却得知老板已死了,原因是老板认为发大财了,今后除喝酒什么事都可以不做,结果喝醉酒从马车上跌下来摔死了。牧师找到那个农民,农民说:“天哪,这是真的?我以为不实在,已将我的那份卖给了别人,只换了100元呀!”牧师又派人将银矿的事告诉两士兵,结果得知是一士兵已枪杀了另一士兵,起因是为了独霸银矿。几个朋友为了银矿死的死,坐牢的坐牢,活着的也不幸福,牧师决定让银矿就埋在山里。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世界许多民族都有类似的传说,它的本意不外是为了告诫后人不要因为拥有了财富,则丧失了做人的本分。

  而当企业获得了社会赋予的资源,成长了,发财了,该怎么做呢?所有企业都会说不会像瑞典传说中的人那样。但现实是人们往往拥有了一座宫殿(财富、资源)则把它变成了一片沙漠(企业破产、财富流失)。对此,在企业界流传着这样的名言:“给你一座宫殿,你把它变成了一片沙漠;给你一片沙漠,你把它变成一座宫殿。”在现实社会中与名言对应的事比比皆是。前不久亚洲足球赛的中国足球队与伊拉克足球队的表现就是最好的佐证。中国足球队拥有伊拉克足球队没有的一切,但他们失去了赛季,失去了足球。伊拉克足球队一无所有,但他们肩负使命、凭借坚韧不仅赢得了冠军,还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在企业界人们常说的,这个企业垮掉是因为“富不过三代”,那个企业有今天的成就是依靠了“白手起家”,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当然企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避免把宫殿变沙漠的悲剧重演,米淇林企业设立的内部合伙人制度;杜邦公司依据集体的利己主义精神制定的家族后代的任用制度;宗申集团选择的股权社会化,家族成员职业化的做法;报喜鸟的去家族化的生存法则等应该算是诸多的企业为摆脱魔咒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努力。全球目前有为数不少的家族企业,不仅摆脱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已实现了富过六代。要把沙漠变成宫殿也并非易事,它需要的是创业者、管理团队对共同梦想的追逐,需要人们具有创业的精神,有优秀的职业品质和超人的管理技能。在企业发展史上往往是那些获得了高成就感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具有这些魅力。

  3.韩召王的逻辑

  组织的存在总是与权责结伴而行的。韩召王在治理他的国家时曾遇到一件烦心的事。一日韩昭王醉酒后和衣而睡,掌帽的担心他着凉,拿衣服盖在他身上,他醒后,问谁给他加盖的衣服。掌衣的说是掌帽的,于是昭王同时处罚了掌衣的和掌帽的。韩昭王同时处罚掌帽的和掌衣的理由是,掌衣的忽略自己的职责,掌帽则超越了职守,就是所谓的越俎代庖,所以两者都该罚。国家是人类社会中最具代表的组织形态,古往今来,任何一个统治者要成功的治理国家,都要对国家事务进行分工,并按需要设计职位、配备人员、明确职责、授予职权,而国家对臣僚工作绩效的考核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其是否尽职尽责、固守本位。

  韩昭王的做法是在告诉我们,无论是成功治理一个国家,还是经营一家企业都必须依照职权与职责等对戒律的要求设计组织,就是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必须根据组织职位的要求对组织内各部门及人员应委以职责、授予职权,做到职务、职责、职权三者一一对应(相等)。这就是亨利?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人员应遵守职权与职责准则。他认为,职权是发号施令的权力和要求服从的欲望。职权与职责是相互联系的,委以责任而不授以相应的权力就是组织上的缺陷。当然职权也不能滥用。马克思在谈到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时也曾明确地指出,有权力存在地方就有责任,有责任存在地方就有权力,权力和责任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责任,权力就会滥用,没有权力责任也难以履行。对掌握了权力,而不负责任的滥用职权者,必须给予惩罚。前些日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犯受贿罪、犯玩忽职守罪被执行死刑,在山西黑砖窑奴工事件发生后,当地近百名官员相继去职或降职,均彰显了职权与职责一致的准则。

  按照职权与职责一致精神设计企业人事制度,在企业发展的早期也有过记载。那是在1840年的美国,在一家有私人经营的铁路上由于发生了两辆火车相撞,导致2人丧命,10人受伤。这一事件的发生在当时引起了美国社会公众的愤怒,纷纷要求铁路公司老板下台,迫于公众的压力,铁路公司老板隐居二线,在社会上招聘了三名铁路工程师经营企业。这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司在人类历史上开始出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造就了领取薪金的职业经理人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赢得持续的成长,更加注重在设计治理结构时体现责权利一致准则的要求。2005年美国波音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 Harry Stonecipher因身陷绯闻,应董事会的要求辞去了波音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职务。在位期间,他为波音公司赢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其辞职虽与波音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没有任何联系,但波音公司的看法是身为一位首席执行官必须以身作则,在职业操守和个人行为方面都要做到无解可击,因为,比权力更重要的是公司的责任,公司的信誉。

  我国企业在进行治理结构安排时常忽略职权与职责一致精神的贯彻,以至在管理中常出现权力大于责任而导致权力滥用,加之存在利益的分配与承担对应的责任和运用权力获得的绩效不相符合的情况,使中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改革中陷入困境,如三九集团原掌门人赵新先滥用职权致使公司陷入崩溃的边缘,应该是较为典型的。

  4.彼得的螺旋

  据说在古代,太阳神阿波罗每天都要驾着四匹神马拉着太阳金车周天巡行,把光明和温暖带给全世界。阿波罗的小儿子法厄同为有这样的父亲骄傲,常在小伙伴面前夸耀,但小伙伴们不信,嘲笑他冒充太阳神之子。于是法厄同恳求父亲让他驾一天金车,以使世人相信的确他是太阳神的儿子。因此事关系太大,一开始阿波罗不答应,但经不起儿子软磨硬泡,他只好把车给儿子,并嘱咐千万小心。法厄同得意洋洋地驾驶着金车升上了天空。哪知四匹马狂烈无比,小小的法厄同很快驾驭不住。结果太阳车偏离轨道,一会儿带着滚滚烈火冲向众神的宫殿,一会儿又猛地向地面冲去,一大片美丽的森林顷刻间变成撒哈拉大沙漠,大地女神该亚发出恐怖的尖叫,宙斯不得不拯救频于毁灭的世界。他向太阳金车掷出雷电,把疯马赶下大海,将法厄同击出太阳车,落到波河里,阿波罗赶紧收回神车,天地才重新恢复秩序。神也有打盹的时候,何况人呢?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西部有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发展出现困难,直至出现职工工资只能由银行贷款支付。职工未曾想到的是,一日上面发来一纸调令,厂长高升了,调往沿海一家创汇实力雄厚的公司当老总。厂内一片哗然,工人们说一个把企业搞糟了的人,职务还在升,这是那家企业的不幸,这话不幸被言中。2004年,由这位不称职的总经理经营的那家沿海公司关门了。

  是哪儿出了错?太阳神阿波罗为什么要把他手中大权,轻易地交给他的小儿子,搞得人间天堂一片混乱?而那些本职工作都无法胜任的人,为什么会得以不断提升?他们的行为最终葬送了企业的前途,影响了组织的声誉。

  彼得的逻辑或许能解我们的困惑。彼得认为:“在层级组织中,每位成员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不胜任者通常是被升到超乎他的体能、社交能力、情绪胜任能力智慧的范围。在公司、行政机关中也必然充塞着不胜任者,当不胜任者人数的增加到足以使层级组织的成熟商数达到一百时,层级组织将无法有效地完成工作。彼得螺旋若疯旋,最后的结局是组织“整体生存的不胜任”。

  彼得逻辑的不朽,是在告诉我们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的事情出错,这是因为每个组织中总有许多人无法胜任他们的工作,这是人类共同的通性。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可能主要源于人们无止境的野心和组织一味地扩权及组织不良的晋升制度。而这一切又是由人们自己设计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构架决定的,尤其是当这个官僚体制大而无当时,无法胜任工作者对组织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就难以避免。而这些问题解决的最好良方是以“益精市”( Excelsior City))为范本,对组织系统进行渐进式的改革。“益精市”是彼得为了消除盲目的权力膨胀,不胜任者占据机构的重要部门对行政机构、企业及环境法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其著作中杜撰的一座城市,意为“日益求精,永远高人一等”。由于“益精市”的领导者看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强调的是城市永无止境的扩张和资源的利用,结果带给这座城市的是,犯罪、暴力、拥挤、污染、官僚以及交通的拥塞等问题。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需要从能源、人性、交通、教育、政治、和平六方面进行系统的渐进改革。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