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程开始再造企业生命

xinluba 网络 2017-04-25 09:08:00

  2007年09月17日第一财经日报

  “一个已经进行过流程再造的公司也许需要再次再造,因为商业环境在改变,顾客们期待着更新、更好的技术出现。”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企业再造》、《超越再造》之际,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E-mail专访“

  既然多数公司希望变得简单精干、信息敏捷、反应迅速、效率高、处处为客户着想,为何还有那么多公司结构庞杂、感觉迟钝、行动僵化、因循守旧、屡屡亏损?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一再发现同样的问题。他把解决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流程”上:“令现代企业组织苦恼的并不是任务问题,而是流程问题。”

  哈默注意到,“劳动分工”概念经过近50年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流水线上的工人早已被训练得高效有序。因此,将企业效率低下的责任解释为员工效率低下,往往是一种遮蔽真正问题的回答。实际上,在现代企业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他的岗位上准时、准确、快速地完成任务。麻烦在于,一位员工处理一份文件可能只需5分钟,将文件交到下一个需要处理的部门那里,也许需要一天时间,甚至更久。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不少企业不得不面对这些莫明其妙的拖延问题。工业革命将整套流程分解成一个个任务,制造了单一任务的高效,却无法解决整个流程的效率问题。譬如说,像艾纳特人寿和意外事故保险公司,只需26分钟就可办妥房屋业主的保险申请,实际却要花费28天时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有专门的采购部门,哪怕购买价值不到10美元的小文具,都要在审核、签署、批准等手续上花掉300美元。

  1993年,小路易斯・V.郭士纳接手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时,这位昔日巨人已成为商学院课程中被巨大成功蒙蔽双眼、无法适应市场变革的典型案例。作为IBM过去的客户,郭士纳明了IBM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差距。他不仅要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还要打造一个更灵活机智的组织、一个和谐的整体。在此前后,迪尔公司、杜克电力公司、美国标准公司等美国大公司也意识到了市场提出的挑战,勇敢地作出变革。

  “它们在并未真正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情况下,独立地完成了企业流程的基础部分的变革。上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我研究了一批企业,分析这些企业,提出了‘再造’概念。”90年代中期,迈克尔・哈默与CSC指数公司创始人詹姆斯・钱皮合作的《企业再造》出版, “再造”遂成为美国企业界一再引用、实践的语汇。作为“企业再造”和“业务流程”理念的创始人,哈默被尊为20世纪90年代四位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十余年来,“再造”从一个需要打引号加以解释的词语、一个在当时条件下过于革命性的理念,成为如今再平常不过的管理策略,但哈默的再造并未停止。微处理器和互联网为21世纪的企业再造带来了新的内涵与挑战,已经再造的企业则面对管理上的新机遇。“企业领导者发现,他们不再懂得如何管理他们的企业了。”为此,哈默在新版的《企业再造》中增加研究案例,针对21世纪的社会环境新解“再造”,同时撰写《超越再造》,将再造的核心定向一个由专业人员、流程主持人和流程执行者组成的新型团队,主张培养企业精英的重要性。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