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判断其实很简单,用两个词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征税、不征税。但很少有人去深入了解为什么要征或不征,因为中国现在的文章和培训很少有人在说为什么。那么问题来了,比如说:“餐费发票在税务上如何处理?”大多数人的判断是业务招待费。其实这个判断只是情况之一,从实质看应该有三种情况:一,成本,如在拍摄影视作品时作为道具出现;二,交际费,为生产经营而必须的一些应酬支出;三,个人所得,如果是家庭聚会,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无关则应被视为个人所得。三种情况税务处理的结果是不同的。
税务机关,如果按照我国成熟的司法体系中的公检法来看待。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我认为公安与稽查、检察院与管理、法院与税政(综合),他们是很相近的,这其中的关系可以看出税务的部门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还相互制约。而基层的税务机关属执行部门,有部分业务是靠口耳相传来完成的。因此传来传去就变了味儿,才会出现――12366、税管员、科长、局长、市局有关部门等对同一个问题回答出现不同的现象,其实答案只有一个。
涉税中介机构以“学习文件+‘道听途说’+自己理解+结合企业情况”这样的程序来完成一个税务判断:当前所处的税务环境又让这种判断变得极其复杂。从行业看,当今行业的业务竞赛的参赛题目、考试大纲、对业务的理解也是不全面的。税务判断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事情,正如一个医生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一样,来不得半点儿虚伪和错误,否则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作为企业更想了解的是,税收政策为什么这样写,可操作的空间是否有?风险多大?依据在哪?
现在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一、新所得税法中,对成本、费用列支掌握的原则是事实和依据(不仅仅是指发票),事实与依据相结合,也就是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的结合,只要经济实质是合法、合理并且实际发生的,发票只是适当凭据(法律形式)的一种。必须根据诚实信用的经济和商业实质进行判断,而不仅是法律形式。
而最近,公安部与税务总局联合下发文件《关于开展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国税发12号)及《关于开展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专项整治行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40号)中强调,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包括虚假发票和非法***,均不得用以税前扣除、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可以要求我补齐所有必要的合法、适当凭据,却无权“一棒子打死”!)
两者出现差异,那么这两个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如何掌握?
二、越来越多的公司鼓励员工在家里为公司工作,我们称之为“家包”。公司承担为此所付出的相关费用,那么公司法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的边界应如何掌握?操作空间在哪里?
三、在纳税人没有“偷、逃、抗、骗”的嫌疑时,省级以下税务稽查局是否有权利直接进入企业查账?依据是什么?同理可证,公安机关有权利追缴个人私藏***,是否就意味着公安机关可以随便进入任何一个家庭来搜查***呢?答案不言而喻。
信息是有价的,经过专业分析出的信息是高价的。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进行税务判断,对纳税人是不负责的。同时,还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风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