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会计引入的历史背景
1.西方会计的崛起。西方会计经历了从13世纪到19世纪近700年的发展。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产业革命的深刻影响下,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了以成本会计为立足点,面向公司经营管理的一套较完整的核算体系。会计的实务处理与理论方面已开始朝着现代会计的方向发展转变。
在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心集中在英国和西欧,这一时期的会计技术也以英国和西欧最为先进。到了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发展中心的转移,世界会计发展中心也就从英国和西欧转移到了美国。
2.20世纪初中式会计发展状况。在我国,受到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封建体制的制约,记账技术刚刚完成由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的转变。当时发展得较完善的复式记账法是:“龙门账”、“四脚账”。然而,与借贷记账法相比,它们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账簿组织不够严密,会计核算项目设置不够科学,账户体系不够健全,等等。
由于当时清政府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加上其腐败落后的封建官僚体制,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1840年鸦片战争后),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这时的“中式会计”远远落后于“西方会计”是必然的。
二、新中国成立前,西方会计引入的历史概况
1.学术方面。到了清代末年,一批从日本学成归国的青年学者将西式会计引入我国,并将其传播开来。这一时期有关著作和论述包括:1905年出版的蔡锡勇的遗著《连环账谱》,这是中国第一部介绍和研究西式簿记(借贷复式簿记)的专著。1907年谢霖与孟森合编的《银行簿记学》出版,成为中国继《连环账谱》之后第二部系统介绍西方复式簿记的会计学著作。此后,徐永柞、潘序伦、安绍云、赵锡禹、奚玉书、朱国璋等会计学者又较系统地翻译介绍阐述了西方会计理论及思想。1933年在上海开始发行《会计杂志》、《立信会计季刊》,并出版了《立信会计丛书》,进一步传播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从20世纪20年代至 40年代,由于一些著名学者均有在美国学习的背景,翻译和介绍的西方会计学术著作以美国的为多,而其他国家的较少。其中,美国会计理论家佩顿和利特尔顿合作撰写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由潘序伦翻译介绍到我国,对我国会计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20世纪30年代起至40年代末,中国会计学者自行编著的会计学著作也开始出现。总的说来,数量较少,而且质量不高,但也不乏精品之作,如安绍云用英文所著的《会计学大纲》、《中级会计大纲》,选材精当、解释透彻,在高等院校中发行,用作教材。
2.实务方面。清代末年,尽管在少数企业引进西式簿记的推动下,爱国学者开始利用“西式会计”对“中式会计”进行改良,然而,当时的改良却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至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通过30年代的会计改良与改革之争及其改良与改革方案推行,至40年代,无论政府会计,还是公司会计在革新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然而,由于国民政府的政治、组织制度日趋腐败,并最终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所进行的会计革新也免不了最终流于形式。
三、新中国成立后,西方会计的引入和研究
1.学术界对西方会计的态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经济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但对于西方会计理论的态度和评价,在我国会计界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建国后的前三十年,由于受会计阶级性观点的影响,学术界基本上对西方会计持批判和排斥态度,如将借贷复式记账法视为资本家欺骗工人的手段。从70年代末起,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全盘否定转为批判、借鉴和利用。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在1980年撰文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会计专家提出的理论和制定时原则、程序方法,不能认为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制度,仅仅满足资产阶级的需要,应当说,对我们的企业也是有参考价值的,有必要和可能进行研究和借鉴。”从80年代看,前期我国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上,持比较慎重的态度,有批判有吸收,但到了后期,也有少数中青年会计学者采取了基本接受的拿来主义态度。认为会计有很强的技术性,西方国家可以用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我国。到了90年代后期,不仅会计界有不少人,而且政府高层也有人持有这一观点。不过,会计界的主流仍然是承认西方会计理论有合理的成分和内容,主张批判地吸收、借鉴西方会计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解释和指导我国的会计实践。
2.西方会计引入和研究的阶段性特征。由于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几乎没有引进西方会计理论,这里只说明80年代和90年代的阶段性特征。在整个80年代,西方会计学在我国的引入和研究大体上呈现出以下阶段性特征:
在80年代的上半期,西方会计学的引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重新认识西方会计学时,对某些重要的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介绍;二是偏重于对西方会计学的教科书、实用性资料的引进和介绍,理论性强和学术价值高的著作还不多见;三是开始系统地将中国会计与西方国家的会计进行比较,开创了中国比较会计的先河,丰富了国际会计的内容。
80年代后半期,我国对西方会计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引进和介绍的侧重点已从一般的教科书转向理论专著,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层次也大大提高。这一时期翻译出版的专著主要有:埃尔顿·S·亨德里克森的《会计理论》,布朗和约翰斯顿合著的《巴其阿勒会计论》,埃里克·G·弗兰霍尔茨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A·C·利特尔顿的《会计理论结构》,保罗·加纳的《成本会计的演进》,迈克尔·查特菲尔德的《会计思想史》,D·J·开斯勒和了·R·克劳开特的《经营审计概论》等。这表明我国会计界已不再
满足于对西方会计学一般知识的了解,而是转向对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著作的研究,国内学者开始运用西方会计学原理研究中国的会计问题。与此同时,我国会计学者继续在西方会计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编写了不少描述西方会计和审计的著作,其中包括:葛家澍编著的《通货膨胀会计》、《会计的基本概念》,邢俊芳主编的《国外现代审计》,曾子敬编写的《西方财务会计》,陆延纲编写的《英汉对照西方会计》,文硕编著的《西方会计史》,林志军、苏锡嘉编著的《西方审计学》等。
90年代对西方会计理论的引入和研究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虽然90年代的翻译著作有了较明显的减少,但会计界开始全方位地认识西方会计学,不仅继续介绍以美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而且开始系统介绍欧洲大陆国家的会计理论、方法及制度背景。
二是偏重于对国际会计准则及国外会计的一些新领域进行介绍,理论性强和学术价值高的著作偶有所见。
三是随着我国会计与国际惯例的靠拢,西方国家的会计术语逐步被融入我国会计学,同时与80年代相比翻译著作有了明显减少。
四是开始更多地介绍西方学者的会计研究方法。这一时期实证研究方法、行为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均被介绍到我国。
五是我国仍有不少学者撰写了介绍西方会计学的著作,其中包括:林志军编著的《酉方财务会计》,潜龙撰写的《西方财务会计》,葛家澍、林志军所著的《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李宝震、郝振平编著的《国际审计》,文硕编著的《世界审计史》,羡绪门著的《西方管理审计导论》和《西方财务会计学》,余绪缨等著的《国际管理会计》,王庆成、王化成编著的《西方财务管理》,常勋、陈箭深编写的《国际会计》,汤云为、钱逢胜编著的《会计理论》等等。
四、未来西方会计研究的展望
鉴于目前我国的会计理论水平尤其是基础会计理论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美国以及大多数西方国家,因此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对西方会计、审计的研究工作要不断推向前进,特别是在一些前沿的分支学科的理论研究上,如实证会计研究、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等等,更有待于深化和开拓,水平也有待提高。通过这些研究、交流、学习,使我们不断地吸收西方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在吸收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且内在一致的会计理论体系,指导我国会计实践工作,使我国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走到世界前列,使会计事业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