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业正逐渐成为一个高风险行业,从安达信事件开始,无论是在美国、中国,还是世界其它地区,审计行业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公众对审计行业的不信任,上市公司丑闻背后纷沓而至的投资者诉讼……这是包括“四大”在内的会计师事务所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唐建新教授表示,对审计机构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意识的觉醒。但是一味地将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靶子”是否理性倒是有待商榷。公众目前对审计机构的种种责难主要还是来源于对审计责任认识不清、对审计职能期望过度等原因。一个良性发展的审计业是需要完善的市场制度、规范的公司治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等多种因素共同促进的,过度的责难反而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发展。
公众的审计期望与审计责任认定
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与实际操作中的注会审计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很多社会公众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往往认为既然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就应该保证会计报表万无一失,而不应该存在任何误导的会计信息。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却是对审计工作的一种误解。
在探讨审计责任时,我们还得分清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区别。在审计实践中,各国的审计准则强调注会的审计只是对会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九条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序,但不应被认为是对被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其经营效果所做出的承诺”。尤其在被审计公司管理当局蓄意舞弊、外部机构配合造假情形下,审计师要发现虚假财务报表更加困难。该准则中还多处强调:“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会计责任”。即使在发生审计失败时,也不能要求注会承担应由被审单位承担的会计责任。实际上,注会只要而且应该严格按准则要求实施审计,按实际审计情况和结果,出具规范的审计报告,证明被审单位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及会计处理方法是否一致,就应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从审计程序来看,现代审计主要以抽样审计为主,注会在评价审计对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抽取一定的样本进行审查,由此推断总体特征,并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很显然,注册会计师不能保证未被抽查的会计资料中不存在任何差错和舞弊。因而也就不能保证会计报表绝对准确、可靠。当然,这种技术性偏差与某种故意造成的偏差,有质的差别。
另外,审计业高度发达的美国也率先意识到了将个别审计师的违规泛化为对独立审计机构的不信任可能对整个行业产生不良影响。以安达信和安然公司为例,很多人在谈及审计时,仍将所谓的安达信审计师协助安然公司造假,从而导致安达信的垮台作为典型的审计失败案例来讨论。但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表明安达信是参与造假或审计失败,2005年5月美国最高法庭推翻了休斯顿法庭对安达信的有罪判决,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为安达信恢复了名声,但却无法让它起死回生。
从以上不难看出,社会公众不能期望注会的审计能查出被审单位会计报表中的所有错报或漏报,也不能因为会计报表中未查出的错报或漏报就认定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承担全部审计责任。
财务审计和舞弊审计的区别
另外一方面,公众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有误解,认为排除公司欺诈风险是独立外部审计师的责任。而导致这个误解的部分原因是 对“财务审计”与“舞弊审计”两个概念不清。甚至认为“舞弊审计”能查出“财务审计”没有查出的错报,所以“舞弊审计”更加高明。
财务审计,是由独立第三方审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的审核。审核的结果是向公众出具独立意见,表明财务报表是否准确及完整。只有会计师事务所才能从事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工作。
外界经常将舞弊审计与财务审计混为一谈!实际上,舞弊审计是公司欺诈行为被披露后进行的,舞弊审计单位能获得比财务审计时更多的资料与信息,且审计方法也与财务审计不尽相同。这些资产负债表以外的舞弊审计导致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公司情况,这与啃嚼财务报表中数字得出的结果完全是两回事。
是“求全责备”,还是持续发展
强调责任认定并非为审计机构“开脱”,而是要理清我们对包括“四大”在内的独立审计机构今后发展所应持的态度。
几年前,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因银广夏案而落马,国人在对内资事务所失望之际,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而在目前情况下,是一味地对“四大”求全责备,还是反思目前审计高风险的成因,通过制度完善来推动行业内各类独立审计机构的持续良性发展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我们反问一下自己,现在如果没有‘四大’可不可以?结论不言而喻。独立审计机构是市场经济、资本市场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目前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还处在快速发展、逐渐完善的这样一个阶段,关键还是要从源头上疏导、规范,比如说严格监管制度、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真正创建一个让包括国际所和国内所在内的众多注会事务所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唐建新教授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