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来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存在着相互渗透的趋势。本文式图从自然科学的特点的角度来论述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
一、自然科学的特点
自然科学的特点是科学哲学的话题,但对于在几十年前还处于属于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旋涡中的会计来说,看一看自然科学的特点,对于会计理论研究还是很有启示的。
1.自然科学有具体性的特点。自然科学是具体科学,它用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确立了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是具体的、特殊的物质运动,相对于无限世界的永恒问题,它们一般只提出和设法解决现实对象的有限问题。自然科学是从哲学的母腹中分娩出来的,具体研究既是科学与哲学分离的一个标志,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正如一位伟人所说: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那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年来方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2.自然科学具有经验性特点。这表现为注重观察和实验。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物理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他从小就十分注意自然现象和生产现场的观察和分析是分不开的。他的第一项成果是发现钟摆的等时性原理,就是在人们都习以为常的摆动现象上进行实地观测而得出结论。正如他所说的:“我不是要人们一定信服我的话,不过求得各位详察我所做过的事。”实验是近代科学的最伟大的传统。具体科学的独立是与实验方法的建立密不可分的。理论的进展离不开实验及其结果。因为,要取得进展,人们总要扬弃一些旧观点,才能产生一些新思想,但人们很难跳出传统观念的牢笼,也不可能完全获得一个卓有成效的思想。实验却能显示新鲜的发展道路,揭示更深刻的奥妙的特点。现代科学也正是依靠实验、观察,才摆脱了统治学术界达2000多年的一些传统哲学教条,从中世纪禁锢人们头脑的神学中独立出来。以实验为依据,并由实验事实加以检验,使自然哲学转变为现代意义下的真正科学。过去几百年的科学发展的伟大成就,极为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人们把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叫做实验科学。
3.自然科学具有精确性的特点。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重视数学应用。伽利略生活时代的意大利航海造船事业很发达,但造船都是根据模型放大原理先做小船经过实验,认为性能良好,再放大尺寸造大船。可是这种方法造的船常常出事故。伽利略通过计算,揭开了这个谜底。通过他的计算,尺寸放大一倍,则自重将增加八倍。由于强度增长速度低于尺寸增加所带来的自重增长速度,所以船很容易破坏,从此以后造船再不采用模型放大法。伽利略说:“能工巧匠不能成为科学家,是因为不懂数学。”科学要求得到的结论是具体而明晰的,一般都能用公式、数据、图形来表示,其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不是想当然的、模糊的、似是而非的结论。
总结以上的三个特点,可以归纳为重视检验。科学的最终结果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普遍性规范,而是个别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所以可检验性是关键,它是具体性的体现、经验性的基础和精确性的保证。
后来科学哲学对自然科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实证主义学派提出了可证实性标准,波普尔则提出了可否证性标准。但无论是可证实性还是可否证性都重视对理论的检验,它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在于在命题应是可证实的还是可否证的。
二、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
会计研究应接受自然科学精神的洗礼
1.会计理论实际上是一门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在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成熟度大大加快。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被移植到社会科学中,社会科学的成果也推动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两大类科学原先泾渭分明的界限变得日趋模糊,而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趋势。因此,会计理论的研究应主动接受科学精神的洗礼,促进自身的成熟。
而从会计理论自身的发展过程来看,会计理论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自然科学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一直还存在着会计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之争论,直到70年代中后期会计是“信息系统”的观点才被理论界和实务界广为接受。而“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与信息论与系统论的重大影响是分不开的。会计定义的变迁本身就说明了自然科学对会计理论的强大影响。
2.将会计定义为一门科学,不仅仅是会计学术界人士提高自身地位的需要,随着人们这种观念的普遍接受,使它还具有极为重要的“范式”意义。所谓的“ 范式”指的是经过长期争论后逐渐形成的统一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它意味着会计理论的研究者也将采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方法来进行会计理论的研究;它意味着会计理论将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带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如具体性、经验性、精神确性;它还意味着会计理论的发展将有可能用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来给予解释。
重视会计理论的检验
建设会计理论的努力始于20世纪初,以查尔斯斯普拉格于1907年发表的《账户原理》为标志,到20世纪60年代,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才初步形成。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会计理论的发展始终受到会计实务发展的影响。20世纪初,会计理论被要求能够用于规范当时处理混乱的实务。20世纪 40~50年代,会计理论被要求能够给有多种处理方法可选择的实务予以解释,从而成为企业会计人员从事业务的行动指南。而60年代以后,实务中越来越复杂的交易的涌现要求会计理论必须能够提供对新现象的指南。会计实务不仅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和淘汰会计理论的实际战场。只有那些被实务证明了,并运用于实务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
必须承认,以上所述的会计理论的检验与自然科学的检验是不同的。会计
理论的研究者往往只是理论的供给者,而理论能否得到认可,或者淘汰,则完全不可控,是一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过程。而自然科学的理论检验则是在可控制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的检验。这虽然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同有关,但也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会计理论同样要重视检验。只有对会计理论进行检验, 才能推动会计理论走上阔步前进的大道。如我国的关于会计本质的“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的争论,虽不可否认在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只有强调理论的可检验性才能引导对会计本质的概念争论走向具有指导实务处理、准则制定的“范式”。
强调会计理论的检验,必然要引入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将会计研究从纯粹的逻辑推理发展为在一定推理基础之上的、用大量的经验数据来验证结论,强调研究过程,结果能精确地计量、表述,第三者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美国自1968年以来,实证会计研究已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而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则才刚刚起步,但已具备了进行实证研究的基本条件:证券市场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实证研究的课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相关的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强调会计理论的验证,从而引入会计理论的实证研究,并不是要否定会计研究中规范研究的重要性。自然科学研究本身往往就是归纳与演绎并用。因此,笔者认为会计理论的研究中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不能顾此失彼。但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目前的现状来看,从要重视会计理论的检验的角度来说,有必要对会计理论的实证研究方法加以强调。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