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巨大作用后,企业界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现代企业必须重视管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这并非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大势所趋,是顺应新体制、新形式的产物。
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财务管理从国家对企业高度集中管理到成为企业管理中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财务管理地位的变迁过程不难看出其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的形势下,企业作为国家的附属。缺乏经营自主权,经济和企业管理始终是围绕着国家统一进行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竞争的主体,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国家对企业的干预越来越少,以市场规律和法律法规为主的调节机制使社会资源流向那些利用效率高、效益好的企业而最终实现合理配置,使投入的资本不断运动和增值。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要求企业作出灵敏的反应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以保证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这就迫使企业注重有效运用资金,合理控制成本和增加盈利,财务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现代企业的性质和目标
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固然重要,但企业经营的目的并不在于此,而在于使投入的资本不断增值。企业一经成立便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并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企业只有在发展中求生存,获得利润实现其存在的价值。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如生产、质量、销售等管理工作,而这些管理工作的轴心是财务管理,并且他们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来。相反,如果缺乏财务管理的观念,其它管理工作再好,产品的价值不能得以实现或不能补偿支出和费用,企业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企业所有者和债权人的目标
所有者和债权人为企业提供了财务资源,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和债权人均处于企业之外,无法对企业资源实施直接的管理,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经营者即企业管理当面来进行的,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和债权人主要通过检验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成果来评价经营管理的好坏。所有者的目标即企业目标,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他关心的是企业盈利能力。债权人的目标是到期收回本金并取得相应的利息收入,他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尽管目标有所不一,但本质都是追求投入资本的盈利性、流动性,追求价值的增值。经营者为实现他们的目标也必须以价值管理为中心,即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财务管理的对象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循环流转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可以说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资金运动、增值过程,财务管理正是实施资金的获得及有效利用的管理工作,是价值管理,它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始终,全面反映。而其它管理主要针对和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如果没有正确的全面价值观,在管理中就难免会失之偏颇而带有盲目性。财务管理之于企业就如同心脏之于人一样重要,他将活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并及时调整企业行为,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始终围绕着企业总目标来展开。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竞争的客观要求,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是由企业追求价值增值的宗旨及财务管理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忽视财务管理的最终结果,不是企业被市场淘汰,就是经营者被所有者淘汰。
二、财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
企业都设有财会部门,专司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之责。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既相互联系又有各自不同的职能。财务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从会计管理中分离出来的一项职能,但财务管理自诞生之日起。其目的作用和所应用的方法技术都和会计管理有很大不同,他们各司其职,不可代替。会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为企业内外利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它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量的记录和反映.同时也为未来财务管理提供依据。会计管理为财务管理服务,对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映,对原始单据的收集、整理、记录、登账和编表都有一个固定模式,方法也是比较确定。财务管理则不然,它目的明确但方法不拘一格,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的观念要深入企业各个职能部门,财务管理是从会计管理中分离出来的,但意义比会计管理要深远得多。
财务管理追求的不是账面利润和眼前利润的最大化
财务管理是从资金角度进行管理,它强调的是在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金的增值。人们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也越来越多地从企业资金运转状况来考虑。高额的账面利润可能掩盖了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实情,应收账款及其坏账的存在,一方面虚增了企业利润,使其多交纳税金;一方面又使企业账面利润可观。但并无资金可用,投资者分不到红利,债权人到期收不回本息。恶性循环的最终结果就是企业破产,而追求眼前利润则易于产生短期行为,使企业战略决策缺乏前瞻性,盲目生产,盲目投资,造成产品积压,投资得不到回收,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是账面利润的最大化,不是眼前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能够实现稳定的利润,并且能同时带来现金净流量。
财务管理不能单纯强调减低成本和费用
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传统意义上的成本管理即为节约成本,减少支出。不错,降低成本必然能增加利润,但成本增加并不意味着利润一定减少,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市场,在市场机制的调控下,物价的变动,产品升级换代越发迅速,这一切使得不同时期的产品成本具有很多不可比因素,简单强调降低
成本使企业生产技术止步不前,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因缺乏竞争而与市场失之交臂,从战略上动摇企业的根基。因此,财务意义上的成本管理是成本效益管理,是要节约效率不同的成本,控制管理不善的费用,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支出,而对那些能够给企业带来结构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及那些虽然眼前增加了负担但从长远看能使企业持续和蓬勃发展的费用支出则必须给予保证。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不是要忽视和否定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的作用。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所强调的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而决不是要忽视和否定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的作用。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的管理,财务管理是其中一项,因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及财务管理本身的特点,财务管理在各项管理中才占据了相当特殊的位置,它的价值管理的观念指导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并且对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反映,但财务计划的完成、财务管理目标乃至企业目标的实现仍然依赖于各项具体细微深入的其它管理工作的配套。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等。企业的其它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不是相互独立和分离的,而应是相互渗透的,是以财务管理的思想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目标,离开了其它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套。财务管理是空中楼阁,没有财务管理的指导,其它管理工作是盲目的。
财务管理不单是财务部门的事
有人认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就是以财务部门为中心。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复杂性及其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它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能够决定的。企业的决策和计划要来自于各个环节的协调,而决策和计划最终要需要由企业的高层来决定并由各个部门来执行和控制。因此,财务管理是一项需要全盘考虑,统一目标,协调一致的工作。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要实现观念的转变,把价值管理的观念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每个人、每个过程和每个环节。这需要各方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实现企业价值,创造更大财富。
三、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应注意的问题
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财务管理摆在了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无疑给企业的财务部门带来了压力。财务部门应变压力为动力,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做好决策的参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要做好以下工作。
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企业的各项管理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都要服务和服从于经营需要,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不搞形式主义,不各自为政,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和相互衔接,单项管理制度或方法的改变要统筹考虑其对整个管理体系的影响。
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相结合的电算化管理,把企业生产情况与财务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并深入分析寻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阻塞漏洞,提高效益。
各项决策包括投融资决策、经营决策等要在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要量力而行,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严密周详的可行性分析和威本效益测算。
加强成本管理,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需要和支持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支出的前提下,对生产和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和预算,并以此来控制成本和费用。它可以有效的节支,杜绝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的铺张浪费,以更低的耗费获取更高的收益。
资金管理要注重现金流量,协调好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间的关系。企业应在资本结构方面处理好权益融资的关系,负债融资中要处理好经营性现金流量与还本压力,长期借款能减少还本压力,却会增加利息支出,因此,长短期借款要适度,合理搭配,动态调整。另外,企业还应在应收账款的管理、原料物资的合理库存、设备购置及多余、老旧设备的处置等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工作,使企业在完成既定目标的前提下,达到资金投入少,回收快,保持良性循环。
资产管理要优化资产结构,以资产增值为目的,剔除或压缩那些亏损性和非生产性资产,强化管理和改造低成本扩张高盈利资产。
加强利润管理。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开辟新的利润来源,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实现结构调整,尤其要加强和扩大实实在在的主营业务利润,客观认识非主营业务和非现金性资产对利润影响的扩大趋势及其利弊,避免短期行为,保证和提高利润质量。
加强风险管理。市场带来机遇也带来了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低风险收益的谨慎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诱惑往往使企业难于定夺,更有企业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进,有血本无归的风险;退,有丢掉市场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衡量风险程度,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通过比较、分析来衡量利弊得失。选择一个较为合适的方案,以较小风险取得较大效益,是现代企业所共同追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出决定之前要针对不同风险制定一系列防范、保全和补偿措施,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事先考虑,使企业在风险降临时不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市场是活跃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应适应这一特点,运用机动灵活的方法和手段,使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其中心作用,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