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管理思想领导素质与能力比较分析

xinluba 网络 2017-04-24 03:44:00

    一、儒家的领导素质行为及能力序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儒家思想对于领导者素质与能力发展要求是有内在规律的。他要求“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发展序列。儒家强调正人先正己,由内而外,由已及人,《大学》中说:“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志;致志在格物。”这里所说的“格物、致志、诚意、正心、修身”,是追求人内心的修养完善;“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为政治民,追求理想的社会。两者合起来就是庄子所说的“内圣外王”。

    二、中西方管理基于领导能力及素质的理论比较:本质、构成特点及方法应用

    1、西方能力与素质理论:本质特点\评价方法及应用

    第一,西方的能力与素质理论:本质特点.西方能力理论认为,能力是具有结构心理特征的总和。研究能力的结构,分析能力的构成因素,理解能力的本质,从而合理设计能力测量的手段。由于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特征,因而出现了研究能力的不同理论。它们的共同基础是能力测量中不同的因素分析法。

    西方素质理论认为,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和生理的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就谈不到能力的发展。生来或早期聋哑的人难以发展音乐能力,双目失明的人无从发展绘画才能,严重的早期脑损伤或脑发育不全的缺陷是智力发展的障碍。

    第二,西方能力与素质理论的关系:构成特点。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但不是能力本身。素质作为先天生成的解刨生理结构,不能现成的决定能力。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能力,只是由于他生来具有一定的解刨生理特点,因而他具有能力发展的一般可能性。只是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解刨生理素质在活动中显露并发展起来,才逐渐形成能力这样的心理特征。

    英国心里学家斯皮尔曼作为实验心理学的先驱,他反对联想理论,著有《智力的性质和认知的原理》、《人的能力》、《创造的心》等”。他对心理统计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他对相关系数概念进行了延伸,导出了等级相关的计算方法。他还创立因素分析的方法,这是他学术上最伟大的成就。

    第三,西方能力理论:评价方法及应用

    斯皮尔曼二因素结构理论的方法表达为:

    1)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所构成。

    2)完成任何一项作业都是由g和s两种因素决定的。

    分析方式:

    1)一个算术推理作业由g+s1决定,而一个言语测验作业由g+s2决定。

    2)两套测验题的结果如果出现正相关,就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因素g;而它们不完全相关,就是因为每种作业包括不同的、无联系的s因素造成的。

    结论:根据这些相关,在能力结构中,第一位的和重要的是一般因素g,各种能力测验就是通过广泛取样而求出g因素。

    另外,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力结构设想,称为“智慧结构”学说。

    1)智慧因素是由操作、材料内容和产品三个变项构成的,像一个长、宽、高三个维度的方块。

    2)每一变项由一些有关的要素组成,因此,他以排列组合的方法,提出智慧可能由120种因素组成。

    2、中国人文哲学关于能力与素质理论分析:原则与本质属性、评价结构及应用

    第一,中国历史上讲究智慧才智:由品引导。所以,对人的品性及素质与能力等的论述是很多的。董仲舒认为人性有品,品有善恶,其所谓的有善有恶是指本体人。他认为,人性可以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并认为,圣人之性,先天即是善的,无须教化;中民之性,需要教育;斗筲之性,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王充认为,性善是中人以上,性恶是中人以下,善恶混是中人之性。韩愈提出“性三品说”,认为上品人性是善的,下品人性是恶的,而中品人性之善恶在于引导。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