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世界最后一个最大、最好的市场,我们不努力就会被别人挤垮,因为中国这个市场容不下10000多家饲料厂,必须淘汰百分之八九十才能形成规模效益。
王中读后感:
从现在来看,未必会淘汰80%,但从现在的约6700家来看,再淘汰掉3000多家是完全可能的。不过,这约6700家是按照一个生产许可证算一家,弱小的饲料企业淘汰完,开始淘汰弱的集团性企业了刘永行说
美国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了,他们只剩下50多家饲料厂,中国还有六七千家,这表明中国饲料工业还处在乱世出英雄的时代,还处在比较好的盈利状态。据估计,十年以后,中国饲料企业将只能剩下1200家上下,这是必然趋势。韩国销售1000万吨的饲料企业大多数是20万吨上下的厂,规模太小不能生存。在广东,销售20万吨以上的有7~9个,10万吨以上的大约也是20来家,小规模的饲料厂多数已经被淘汰。饲料厂的规模化、集约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我们从众多私营企业中脱颖而出,不是由于市场好、条件好,而是由于我们不随大流,采取了应该采取的措施,在逆境中奋进,在别人认为不可能时做出了成绩。我们看看,市场疲软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市场疲软时我们放弃对绝对值的追求,去追求相对份额,比如占有率能否由5%上升为8%?这跟游泳一样,你顺着水游得动不能说明你好,你逆水而游才能说明你的优秀。所以,在市场疲软时我们要多找主观原因,而不要一味抱怨市场。我们不能改变市场趋势,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王中读后感:
美国应该不止是只有50多家饲料厂,更可能是50多个经营主体(集团)而不是生产主体。我去美国也看到一些饲料厂,规模并不是很大,假定一个工厂一年是20万吨的话,50多家饲料厂的产量只有1000多万吨,还不如一个河南省大,估计可能性不大。我核实到美国现在饲料厂的数字是5970家左右。
其实美国的饲料厂并不少,很多的饲料厂还在,但已经不再生产商品饲料了,有一些是被一些合作社或养殖户租下来做合同制生产。而更多的是那些饲料厂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化企业的一部分,是为自己集团内部的养殖单位消耗了,如美国的“泰森”,这种景象,在中国出现的可能性也很大,不过,单独的产业链企业比例可能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大。我了解到的是现在大约有1/4是商品饲料,其它的都是产业化配套了。
刘永行说
饲料行业运输远利润就丢掉了,它适合于中等规模生产,适合于10万吨、20万吨的规模,但太小了也没有效益。如果不能比较快地形成规模效益,不能形成产品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不能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就会被人家挤垮。所以,我们一定要强起来,这个强是在各个方面,技术上、管理上、生产上、经营上、市场上、决策上、意识上,哪一项不行都要垮掉。
王中读后感:
我向一位曾经在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工作的美国“饲料通”咨询,美国饲料厂的主要产能主要是12-20万吨的规模。对于中国的一些养殖集中区来说,全价饲料如果没有10万吨以上的规模就真的很危险了。事实上,现在做禽料的,现在大致已经是这样了,因为中国的养禽业还是比较成熟的。我非常赞同刘永行先生的看法,全价料厂一是要规模,而是要看系统能力,比的是各个环节的效率。
刘永行说
同样的工厂,外资企业的投资是我们的10倍,这是其致命弱点。要生存下去我们必须走增收节支、降低费用、提高效率之路,走降低成本之路。出现生产瓶颈是盲目增加人、增加设备还是改进工作、提高效率,要想清楚。比如,630变压器在每天工作20小时的情况下,按80%的有效效率,完全可以生产1万吨。高压锅36A应该在50A跳闸,我们是否检查过低压开关。还有一条就是要有积累,资金积累起来很难,亏损起来很快。
王中读后感:
刘永行先生是效率专家,甚至可以成为大师。东方希望旗下的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是行业公认的。在很多所谓的红海领域,如重化工、水泥等,东方希望进入后,马上就能体现这种效率。所以,他们不怕在红海领域投资,他们一进去,就淘汰了很多落后产能和企业。
刘永行说
市场竞争就像生物进化一样弱肉强食,你弱了就要被淘汰,就像荒原上的羊,狼来了强健的就跑掉了,体力差的就被狼吃掉了。这看起来非常残酷,但又非常合理,如果不是这样,羊的后代就会越来越差。正因为有狼存在,羊才会跑得越来越快。市场竞争就是这样,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就是帮助中国淘汰弱者。反过来,我们强大起来了,我们也要淘汰外资企业中的弱者,最终都是强者生存下来。只有面对强手,你才能学到好东西。
王中读后感:
在中国饲料行业发展的初期,外国在华投资的饲料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技术积累、品牌、品质控制等,但那和时候毛利很高。而现在不同了,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重、管理费用高,经营的灵活性差,导致了很多企业节节败退。当然,像正大这一类的企业,积极布局下游食品终端,加大产业链投入,获得了成功的转型,反而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此外,大多数外资企业更遵守国家的税收、劳动、安全法规,也是运营成本高的原因。不过,就目前来看,在竞争中,外资企业恐进一步落于下风。
刘永行说
生命力强的企业都充满危机感。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竞争时代,你必须更强更大更好,才不会被人家挤垮。只要有市场就会有竞争,只要是需方主宰的市场,这种竞争就会非常激烈。
王中读后感:
竞争力和企业的大小不是绝对关系,当然,做全价料的企业,硬件和规模是基本条件。据我们的观察,现在国内的很多饲料企业规模不小,但实则竞争力很差,甚至包括一些集团企业和几个上市公司。在行业大转型的时期,那些大而不强的企业照样会被淘汰,甚至是率先出局。
世界上很多饲料厂都非常大,韩国的都是20万吨的厂,正大在越南有35万吨的厂,中国如果出现这样的厂,将会关掉一大批小厂。目前华北地区3000吨/月的厂还能生存,以后就不行了,我们现在8000吨的厂要努力上万吨。根据我和一些专家的预测,中国现在的饲料厂将倒闭八九成,月销量在3000吨以下的饲料厂必定倒闭。
王中读后感:
我去过越南的一些工厂,正大、嘉吉的规模都很大,中资企业如通威、希望系的规模也很大,起点高,实则上一开始就比国内起点高。在落后的越南,一开始就面临着国家化的竞争,是国际大鳄的竞技场。而中国则不同,中国的民族饲料工业已经彻底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另外,看一个行业的发展,不能全部都以西方国家为蓝本,中国市场的确有它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是和中国国情以及执政理念所决定的。判断中国饲料行业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只有站在中国的角度、世界的高度和中国多元化的背景下综合分析,才能看到一个更清晰的趋势。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