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现代农业合作社的顶层设计(上篇)

liwujian 爱畜牧 2015-11-15 11:44:00
现代农业合作社的顶层设计
  中国市场学会农牧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赵明
  合作社并非新生事物,中国在50年代,合作社曾经蓬勃兴起,后因多种原因,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时代留下了合作社失败的阴影。合作社始终是时代的产物,无法脱离于时代而独自成长,我们需要探讨,今天的合作社和50年代的合作社有什么区别,这是极其重要的。简而言之,50年代的合作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合作社,今天的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合作社,其中的区别不言自明。
  中国正在发生什么
  第一是经济新常态。
  什么是新常态?改革开放至今,高速发展已经成为过去,发展速度趋缓。低速能否再回到高速,也不太现实,因为体量已经远超以前,所以低速或一定速度下的匀速发展将成为常态。所谓的新常态代表我们增长速度变慢,我们将同样面临发达国家曾经面临的问题和经历,其实也无可厚非。我们经常看到电视上一些经济学家们分析的L型结构,这个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需要意识到。
  第二个是内外交困。
  货币贬值是世界性问题,虽然人民币贬值5.6%,有人就据此唱衰中国经济不行了,但把一个世界货币动态表拿出来对照,发现人民币贬值比例是最小的,有的国家货币贬值90%。而且大家知道,人民币适当贬值对中国是好事,至少可以促进出口。前几年被迫推进人民币升值,已经使外贸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未必全都是负面的,但至少现阶段的适度贬值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接下来整个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个变化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认为跟你没有关系,那你就错了,实际上所有变化跟我们都有关系,无论直接或者间接,只是重要性和时间性不同而已。
  我有一篇诠释新常态的文章,把新常态解释为多元(互联互通)、多变(创新无限)、多事(利益攸关)。过去我们可以说两耳不闻窗外事,现在不行了。就好像现在开汽车,你可以做到不撞别人,但无法保证别人不撞你。
  有饲料经销和贸易商近期很困惑,觉得自己很努力,本来做得好好的,为什么客户忽然少了,利润也不见了?为什么?因为整个社会环境、行业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且这种变化短期不可逆。
  为什么说内外交困,中国经济差,世界上其他国家也不比中国好,甚至更差。美国本来说触底反弹了,呐喊要加息,进入加息周期,却又不敢执行,只好推迟,说明什么呢?说明前景堪忧。整个世界环境生态不好,某一国家想独善其身是不太现实的。正所谓地球村,地球就是一个村,整个地球互相关联和影响。
  国庆节中国人去日本花了140多亿人民币,好多人写文章就骂,讨伐这种行为,这样的微信内容很多,但是我一条也没有转发。我可以不去,但我不反对别人去。当然,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刚过,就迫不及待赴日本旅游消费,时间点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我们要知道,中日贸易是对等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习别人、把自己的东西做好。国家为什么不阻止,取消航班或提高贸易壁垒不就得了,说明国家是有战略考量的。
  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要思考,这一切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对于我们来说,越处在转型期,机会越多,群体日子都不好过,说明机会来了,最终决定权和发展机会还是在自己手里,就好像我们今天在这里研讨合作社。合作社代表什么?在中国意味着什么?合作社的价值在哪里?这是我们一起探讨的问题核心。
  第三个,阴阳两虚。
  要么靠货币,要么靠信贷。货币是不能发了,因为上一轮货币发多了,李克强总理说为官执政要多为下一任着想,估计是有所感触。中国近年所发货币占全球的一半以上,那么问题就来了:现阶段货币不仅不能多发,可能还得适当收一收。
  货币政策用完了怎么办,搞信贷。我相信政府有一个精心设计,所以推出政策性牛市,本来是准备做一个10年大牛市,引导我们把存款都拿出来,投资股市、债市、理财,间接解决信贷问题。结果政府的意图被境外机构在少数汉奸的配合下利用了,发生了股灾。近期发生的事情不正常,中国股民经历了一天1000多个股票的涨停、跌停、从涨停到跌停、从跌停到涨停,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在中国发生了,这是很不正常的。好多钱从哪来的?不知道。政府开始出来辟谣,后来发现货币不少是从国外来的,李总理智囊团队策划半年,却遇到了汉奸。股民信心遭受毁灭性打击,对试图通过融资、增发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难题,当头浇了一盆冰水。
  我们该怎么做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该怎么做?建议按照下面十六个字去做:调整心态,注重积累,淡化投机,强化投资。
  首先是调整心态,暴利的时代结束了,接下来是稳定消费、薄利多销时代。所以首先要调整心态,你不调整别人调整了,你就麻烦了,谁调整得越早,谁越有机会。
  第二个要注重积累  以前有1万再借1万投资,胆商时代完全靠胆量和资源可以冒险赚到大钱,但是今天不能这样投资了。现在有100万,最好拿一部分钱投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如果我们学美国、欧洲的稳健投资观念也许是错的,会失去很多机会,那个时期应该切断后路。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半发达国家,可以学学欧美国家的分散投资,时代变了,生活成本也大大增加,要注重积累,资产分成几个部分去投资。
  第三个是淡化投机,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如果有人跟你说投资回报率极高,要下意识判断那是不可信的,暴利时代才有这样的机会。现在2分利你就要思考和怀疑了,要么是弹尽粮绝了,弹尽粮绝的时候你还能救他吗,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第四,强化投资,理念决定一切。就好像老师带大家做一个手势,每个人的表现千差万别,为什么有人总是做不好?首先是内心不重视,认为这么简单我还做不了?投资需要战略思维,先予后取,计划先行,价值驱动。
  中国农村正在发生什么
  第一个,十村九空。大家到农村去看看就会感受深刻。我老家所在的小村庄,现在回去只能见到几个人,妇女和老人,现在小孩也少了。
  第二个,小学倒闭。现在很多小学的校舍都养鸡了,不是没老师就是没学生。
  第三个,良田荒芜。40年前多少家庭为了一分田、一棵树都要打架,现在呢,最好的田却长满了草,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局面叫良田荒芜。中国最容易出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吃饭是第一要务。为什么抗日战争时期那么多伪军,因为跟着日本人有饭吃,有饭吃比民族气节更能起作用。政府过去喊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后来发现不是耕地不够,是有地没人种,一亩水稻收入不到500元,还有农资投入、防汛防旱等费用。遇到灾害可能颗粒无收,种植对农民失去吸引力,很多村庄留下了最不能种田的人在家种田。
  第四个,留守事件。包括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对农村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问题和伦理隐患。中国文化倡导四世同堂,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其乐融融。实际上现在每个层次的人都很艰难: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年轻人面临巨大的压力,想想都发愁;特别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这一部分人,既被城市边缘化,又被农村边缘化。
  那么,农村的这部分人都到哪去了?
  去城市打工:农民工
  据统计,这几年最多的时候建筑工地约8000万人,工厂车间约15000万人,服务机构约3000万人,自主创业约2000万人。现在2.8亿人从农村去往城市,如果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这个问题就不会暴露,可实际不是这样。接下来2-3年,将是问题集中爆发期。
  现阶段面临的城市用工状况是:
  1、建筑工地减少,一是建筑工人的力气没地方用,二是工钱少了。
  2、工厂倒闭,现代化流水线生产几乎没有工人,比如我们参观雨润的现代化肉食品加工厂,里面一个人没有,猪胴体进去,火腿肠出来,全部机器人替代,现代化流水线操作。
  3、服务升级,互联网冲击,好多工作农民工做不了,同时对用工数量需求也减少。
  4、创业,现在越来越难,因为难国家才大力扶持。
  未来的城市,将无工可打。这都是国家需要思考的深层次发展问题,这些农民工是让他主动回流还是被动回流?政府当然希望他们主动回去,被动回流是逼着他走,这样就会发生滞留,滞留就容易发生踩踏。比如上海外滩***件,被动回流极易产生社会问题,处理不当会发生灾难!我们不妨思考:如何避免***件,让他们主动回流?
  农民工怎么办
  未来的农民工怎么办?60-70后主要考虑回去后如何养老,80-90后也在苦苦挣扎,焦虑如何置业。
  所以我们要深度思考:城市如何反哺农村?农村如何留住未来?现阶段农村虽然有了很大改善,包括免除农业税、增加社保等等,但现在城市消费对农村冲击超出预期,在农村如果没有一定经济收入作支撑,很难有幸福感。年轻人在农村,就面临孩子上学的高额支出,除非放弃接受教育,虽然现在推行免费教育,事实上,在免费之外,家庭教育支出远高于免费部分,多数农村家庭不堪重负。
  未来的农村,有人,才有未来。
  如何让农村留住人才?年年都在谈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每年一号文件都在提三农问题,最后发现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生态时尚与潮流,过去的若干年,中国人从农村涌入城市,未来几年会大量回流,那就面临解决60-70后养老问题和80-90后置业的问题。
  据我了解,绝大多数农民工也不太想出去,不想去不属于自己的城市流离失所、老少不顾。
  这里有一个插曲,为什么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这么快,超越了世界?因为互联网适合中国、适合中国人,17世纪以前的中国非常强大,农耕文明时代发展得非常好,但在工业文明时期倒退了。中国人喜欢一家人在一起,正所谓工作生活一体化,工业文明时期必须机械化,在家里做不了,中国人适应工业文明不如西方人彻底。互联网时代的特征酷似农耕时代特征:一家人在一起,上班的时候似乎在玩,玩的时候似乎在上班。互联网把这么多人激活了,所以阿里一下就火了。
  农民如何回到农村去创业?总理在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顺应潮流,也符合中国人的发展趋向。
  农村如何拥有双创平台
  我经过长期调研,得出一个数据,如果一个家庭年收入达到8万元,他基本不会出去打工的。我们要算一笔账,想办法保证他的收入能达到8万元。我提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118工程”,即1个家庭+1个农场+8万元年收入。怎么来实现呢?这也是合作社社长要思考的问题,社长要想社员稳定,就要想办法保证社员收入达到8万元。回到我们合作社的运营,如果社长不能保证社员赚钱,你每天请他喝茶他也不感兴趣。
  如何促进家庭农场建设?
  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什么?四众,即众创、众包、众筹、众扶!这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我觉得在家庭农场成长上很实用。家庭农场发展需要四众,李克强总理去基层调研,会一个一个问,有没有众创、有没有众包、有没有众筹、有没有众扶。那么谁来引导农业四众?只有现代农业合作社!讲到这,各位社长重任在肩!接下来国家会大力支持的,所以要看准趋势。
  人生有三势,优势、气势、趋势,比优势还重要的是趋势。武功再好,不如一发烂子弹。对于中国三农未来的发展,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发展是必走的路,国家一定会大力推进,因为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我们一定顺应趋势。各位社长要做符合趋势的事,如果你知难而退,你就会与机会擦肩而过。其次是气势,人活着靠的是气(势),从小父母告诉我们要争一口气,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个“勇”就代表气势。
  如何众创?
  众创就是一起创新,创新不等于发明,当然发明的基础是创新,创新是指要素的重新整合。比如合作社以前做农业,现在介入畜牧业、养殖业,产品包括饲料、疫苗、兽药、养殖用品,这就是要素的重新整合。举个例子,音符从1-7,不同的组合就是不同的音乐,这就是创新,并不是说非得增加一个音符8才算创新。
  同时还要提升整合的方法与能力。现在的合作社不能离开互联网,没有互联网,如何高效管理?大数据从何而来?信息如何分析?
  如何众包?
  众包的实质是优势分工,谁会做什么谁做什么,社员做自己擅长的工作,之前的模式是一个社员做了所有的事。众包类似于医院各科大夫的会诊,而不是一个医生解决所有问题。
  涉及到产业链、资源链、技术链,不同的人拥有资源不同,擅长的技术不同,最终是优势分工。人人都希望自己存在价值和发挥更大价值,让人感觉到自己有价值。合作社的每一位社员都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到“社员人人是砖家,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如何众筹?
  众筹,首先筹的不是钱,而是信用。没有信用有钱有什么用。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信用,你那点钱够几个人骗的。所以众筹首先筹的是信用。你要筹信用,自己首先要讲信用。其次是筹钱,自己筹集是合作社发展必需的,没有一定资金能力,合作社的很多功能无法有效发挥。第三才是筹资源,公共资源、社会资源、个人资源,有机组合后作用于合作社,按照资源提供作用大小,分享成果。
  如何众扶?
  到底扶什么?首先扶的是信心,大家不要抱怨环境不好,别人赔钱你能赚不就行了,更多是思考自己如何做好,多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社会上有一种不正常现象就是好像别人做什么亏了自己就必须亏一样,这种情绪的破坏力是很强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其次是扶能力,持续提升经营能力,这是一个系统训练过程。
  最后扶文化,文化,代表你与人相处的氛围,我们都是一路人,那才好办事。文化不相容,很难合作一起做事。我们需要互帮互助的氛围。
  现在农业合作社的使命
  做合作社必须要有使命感,合作社是区别于企业的另外一种经济形态。
  现在好多合作社成立初期就谈盈利模式是不对的,对于合作社来说,不能算小账,首先要谈的是发展模式,发展包括上升、提高,那是另外一种格局。
  现代农业合作社的使命是:创新模式、外包服务、筹资解困、帮扶发展。
  (续中篇)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