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产业爱上“互联网+”的五个理由
4月21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明确指出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着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五大问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约束趋紧,国际竞争加剧,疫病隐患凸显,市场波动加深。
2015年7月4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互联网+”能够提升传统行业,目前,在我国多个行业如金融、零售等领域已经获得验证并成为了共识,那么最近作为农业市场的大红人二师兄——猪产业是否需要“互联网+”?答案很明确。如果爱需要理由,那么五个够不够?
理由一:提升效率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第一波福利就是效率的提升,如信息的获取效率,应用工具的效率等等。对于猪产业而言,由于生产周期较长,提升效率的意义是巨大的。目前行业内通过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分析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提升猪业效率。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一系列快捷方便的信息获取手段,无论是何种维度的信息,如外部的内部的。外部信息方面包括原料、行情、销售等信息。及时获取外部信息,能够准时进行相应的采购、销售决策和饲养计划制定;内部的信息包括猪场内部的种猪发情、疫病、饲喂等信息,实时掌握这些信息可及时调整养殖、生产等操作甚至止损,进而提升了效率。
猪产业“互联网+”模式带来的优势,信息快速获取仅仅是其冰山一角。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对产业带来更多的优化:通过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精确分析,模拟生猪养殖、运输、加工等环节,实现整个链条的效率最优化,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现阶段,行业中出现了一些基于SaaS服务的猪场信息化管理平台,如猪OK管理平台、猪联网等,具有多终端获取实时养殖场和行业市场信息,云分析生产数据等功能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如猪联网通过猪管理、行情宝、猪病通、养猪课堂,提升猪场养殖水平、猪业从业人员素质,将平均PSY水平提升了3头。
理由二:节省资源,减少环境负担
“互联网+”为猪产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提升效率这么简单,更加注重可持续性。从直接效应来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直接减少资源的消耗,如:猪场的记录方式的革新,从过去的纸张记录变为无纸化记录;同时,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精确养殖、控制等能够在生产加工环节减少资源的浪费,如夏天猪舍的温度降至适宜的温度后,控制设备自动断水断电,减少资源浪费。间接地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来减少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污染,以2015年全国生猪生产情况为例,生猪出栏为70825万头,对应的平均存栏母猪头数为4255.67万头,PSY水平为16.6头。举个例子,如果采用猪联网进行管理,提升PSY水平至19.6头,那么,在满足全国生猪供给的情况下,3613.52万头存栏母猪即可满足,可减少642.15万头,相应减少饲料消耗量2825.46万吨,根据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至少可减少1926.45万羊单位的污染。
理由三: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猪产业“互联网+”能够降低生产的成本。很明显,通过提升效率减少相应资源的投入,同时通过精确地控制减少相应投入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相应的配套的智能化管理设备,物联网设备的使用能够减少人员的投入,降低人力成本;随着相应设备的提升,产业总体的管理效率提高,最优规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有效降低单位产出的设备投入成本,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作用。以猪管理为例,单头猪能为养殖户节省成本60元。
不仅如此,猪产业的电子商务平台能够解决传统猪业中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原料供应商、猪场、加工厂、消费市场等产业链主体双方的供需信息进行匹配,减少中间环节,一方面能够有效平稳猪周期,另一方面降低交易成本。目前神州牧易、猪易商城、农牧商城、国家生猪市场等平台都是较成熟的猪业电商平台。以国家生猪市场为例,平均能减少交易成本约30元/头。
理由四:实现溯源,构建品牌基础
“互联网+”对猪产业还提供了品牌价值的创造手段。随着近年来农产品的问题频繁爆发,消费者对于健康、安全、绿色、可溯源等概念的产品需求愈发强烈。然而,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全程溯源一直只是人们心目中一个美好的愿景,一方面产业链各环节数据信息难以做到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市场实际操作的复杂程度为全程溯源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
“互联网+”在猪产业的应用,已经使全程可溯源能够在技术上实现:一方面通过视频、传感器、智能控制终端等物联网设备以及管理平台,实现精确、智能化的管理,同时也能够实现对管理流程的记录,生成该环节的溯源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商务结合严格的管理流程,实现“猪-信息”的同步,完成各环节间的信息传递。
目前猪联网平台通过猪管理搜集溯源信息,配合企联网、猪交易、国家生猪市场对接上下游猪产业链内部的溯源信息,基本能够实现平台内的猪产业链全程溯源。
理由五:政策支持
《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生猪生产保持稳定略增,猪肉保持基本自给,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生猪出栏率、母猪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那么,是不是感觉在哪里见过这些要点呢?按照以往惯例,该规划之后,各地会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支持猪产业做相应的调整发展,一大波政策的红利正向你砸过来,还记得“互联网+”的那一波么,你接不接呢?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