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刺沙蚕 Neanthes japonica
俗称沙蚕、水百脚。多毛纲、游走目、沙蚕科。系底栖自由生活型种类。体扁平而长。头部明显,口前叶有2条短触手、2条短而粗壮的触角。眼2对,位于口前叶背面两侧,前对眼间隔宽。围口节有4对触须。吻部可分为8个区,第V区无齿。刚节两侧凸出形成发达的疣足,其上生有许多刚毛,疣足具有运动功能。体背面淡红色或深绿色、黄绿色,腹面黄绿色或粉白色。口前叶及体前部背面常有褐色斑。体长一般为100―190毫米,宽5―10毫米,具90―120个刚节,大者体长可达200毫米。栖息于潮间带下区及潮下带浅水区的泥沙和软泥底质海底,多钻入泥沙中穴居生活,或栖于岩礁缝隙、砾石和贝壳夹缝内及植物丛生的底部生活,喜栖息于河口泥沙滩。随涨落潮运动,白天多潜伏,夜间觅食。生殖季节或觅食时,可游泳。生殖前无多大形态变化。生殖季节常集群浮游于水面排精、产卵,交配产卵后亲体相继死亡。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孵化,5刚节幼虫前营浮游生活,然后幼体下沉于海底营底栖生活,穴居时深度可达20―30厘米。主要食物为藻类、小型动物、腐屑及动植物碎片。雌雄异体,体内受精。近1龄可达性成熟。生殖期4―5月。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北部。与其相似种有双齿围沙蚕 Perinereis aibuhitensis,吻上各区均有齿,体两侧前2对疣足为单叶型,其余均为双叶型;体背面青绿色,体长可达270毫米,宽10毫米,约有230余个刚节;栖息于潮间带上区的泥沙滩;生殖期5―6月。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青岛沧口及锦州沿海较多。常用手捕捉,或用铁锹、尖头铲、三齿耙等挖掘。主要为鱼、虾、蟹类等养殖的饵料。也可供食用,其药用食疗价值较高,具有舒筋活血、温健脾胃等功效。《渤海生物养护规定》规定,在潮间带和其向陆一侧采捕,应当报经省、直辖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办理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按规定采捕。
日本刺沙蚕
日本刺沙蚕
参考资料
水产百科:http://www.59baike.com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