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渗出性皮炎,通常也叫“猪油皮病”,是一种以皮肤油脂样渗出、表皮脱落、小水泡形成以及体表痂皮结壳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多发于寒冷潮湿的冬春季节,哺乳仔猪及刚断奶保育猪多发,通常散发或小范围群发于猪群中,尤其是散养户或小规模猪场较多见,往往由于圈舍简易、饲养环境差、饲料营养不全面等容易诱发,而大中型的养殖场很少发生此病。
猪油皮病主要感染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5-35日龄仔猪较常见),成年猪也偶见轻微的感染,1日龄的新生仔猪也能发生。仔猪由于打斗咬伤、剪牙、断尾、严格磨损等造成的伤口,都可能导致真皮暴露,造成细菌感染。虽然发病率不高,一旦暴发该病,仔猪的发病率高,而且病死率、致残性也高,即使耐过,仔猪的生长速度将受到严重影响。
1、临床症状
发病仔猪开始皮肤发红,眼观很象用巴掌打过,或是热水烫过。病猪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起初体温正常,一至两天后在皮肤潮红处出现2~3毫米大小的微黄色水泡,发病猪有低沉的呻吟和特殊的腥臭味,体温也升高到40℃~41℃。
随着病程的延长,病猪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裂口并渗出液流出。再过几天仔猪会发痒,抖动耳朵,用前肢触及嘴巴,在墙壁围栏蹭痒。由于有液体渗出和体毛的干扰,破损皮肤结痂较慢,尤其是腹部位置。
【技术】谨防仔猪渗出性皮炎!
到发病的中后期发生严重渗出用手触摸有粘腻感。皮肤形成黄褐色结痂,泥土灰尘较多的圈舍,结痂为灰黑色,仔猪全身像个煤球。此时患病仔猪因疼痛和发热吃奶减少伏卧较多。
皮炎现象首先见于眼周,面部,吻突,耳廓,脖颈处很快向腹部,腿间无毛区臀部,四肢扩散,形成糜烂然后结痂。
2、防治措施 (1)加强初生仔猪护理
目前,限位栏饲养母猪严重缺乏运动,导致产程过长,出生仔猪活力差,加上国内规模猪场的技术水平、设施设备、人员等来看,大部分仔猪在出生时被“粗放式”接产,导致活力进一步下降。因此,仔猪出生后采用正确接产五部曲进行接产,具体做法是先保持脐带连着的同时迅速用毛巾擦干口鼻黏液和身体,再用消毒后的绳子结扎断脐(禁止从母猪体内扯出脐带),放入保温箱保温。
(2)加强伤口护理
断脐、剪牙、断尾、打耳号、膝关节磨损、阉割、打架咬伤等,仔猪面临着各种伤口感染。对于剪牙、断尾、阉割这些无法避免的伤口,规范每个操作环节,注意工具的严格消毒,减小创面,及时做好仔猪保健工作。
【技术】谨防仔猪渗出性皮炎!
对于膝关节磨损、肢蹄损伤、转群打架等,要注意产床尖锐部位需及时处理,产床垫麻袋减少磨损,胶布包裹仔猪腕部,转栏后可摆放饲料袋吸引猪群注意力,尽量做好预防措施。如有伤口形成,用伤口处理剂进行喷洒伤口,垂直喷三秒,一天一次;如遇到皮痂较多的仔猪可用温水洗去皮痂,再用菜籽油或其他油进行患病部位的涂抹。
【技术】谨防仔猪渗出性皮炎!
(3)保持环境清洁
仔猪免疫力差,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极易受到感染和伤害。因此产房一定要做好全进全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并且在母猪进产房前进行全身清洗,产前产后也要进行母猪清洗和产床的清洗,清洗完后必须擦干并保持干燥。注意通风换气,注意保温的同时提高空气质量。
展开全文